晏贞姑笑道“相爷勿忧。有什么担忧可以商量,都可以写进去。好给大家一个约束。”
    赵鼎这才坐下,想了几条“东藩不能减少江南产盐,也不能增加产盐。”
    晏贞姑摇头“这怎么可能那要江南盐场干什么”
    赵鼎又道“那不能乱抬盐价,售价不能高过三十万文,购价不能低过四文”
    晏贞姑还是摇头“售价和进价,我们是不管的。我们只管税收,五千万啊相国。你不想我家没米下锅吧”
    赵鼎皱眉“再怎么样,李郡公家不至于无米下锅,盐户家里可真的要无米下锅了。”
    晏贞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弱肉强食,向来如此。几万盐户受穷,好过让全天下人吃不起盐。相爷放心,不会搞得民不聊生的。江北也没见哪个盐户饿死,反而是几百万百姓称颂盐政。”
    江北不限产销,确实大量盐户破产,因为他们的盐太贵,煮盐正在被晒盐大范围取代,小盐户开始退出食盐生产,要么就是扩大规模,也采用晒盐法。也有大量盐商破产,很多都是做了很多年的老盐商,跟不上时代了。但新一代的盐商,生意做的更大,路子铺的更开。有人甚至因此短短几年间,聚集了百万身家。
    赵鼎问道“是要在江南行江北盐法”
    晏贞姑点头“差不多是这样。而且只有五年,五年后,朝廷觉得不好,大可以改回去啊”
    赵鼎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此时突然觉得五年有些长了,但五年已经探出口,探出了东藩有五千万贯财力,至于多少是底线,他都没勇气再探,万一探出个一亿贯,让朝廷交出十年盐政,他更不敢想象后果。
    反正大局是用盐税收紧藩镇财力,而且朝廷还收到了钱,他还能怎么办
    “既然如此。就这样罢”
    赵鼎都忘记自己是怎么离开房间的,只记得走出屋子后,里面传来放肆的笑声。
    晏孝广那霸道的女儿还说什么“公爷是觉得让天下老百姓吃那么贵的盐,朝廷才收不到两千万贯税钱不划算,想帮帮这些尸位素餐的笨蛋”。
    晏孝广是给自己招了个什么妖孽做女婿
    一直到皇宫里,这个感慨都在赵鼎脑子里徘徊不去。
    皇帝也看了那份契约,也觉得像是一部盐法。其中主要规定了朝廷的行为,基本上是不允许朝廷干涉东藩执掌盐政。东藩在五年中,可以改,可以废,总之五年内,江南盐政东藩说了算。
    “就这样罢”
    赵构也只能这么说,盖了玉玺,写了一个准字,就再也一个字都懒得看了。
    “发大财了”
    拿过盖了玉玺和相印的契约,刚刚离开相府,晏贞姑就忍不住在两个公主面前笑起来。
    越国公主纳闷“能发什么财”
    吴国公主这几年跟李慢侯做生意做上瘾了,也自认是个明白人。
    反驳道“江南盐税一年区区七百五十万贯。算下来还是要亏的。”
    晏贞姑道“江北盐税,每年都有一千两百万贯。江北人口不及江南三成,江北残破远超江南。若江南行江北盐法,产盐量大增。抛去江北食盐私入江南的部分,江南盐市也能再翻一倍。每年盐税怎么都有两千万贯,五年可就是一亿贯。这还不发财了”
    越国公主道“还是让你家公爷好好想想,怎么给朝廷凑五千万贯吧。卖地卖房子,怕是都凑不齐”
    吴国公主露出担忧,李慢侯有多少钱,她很清楚,穷得叮当响,都快入不敷出了。但凡手里有一点活钱,全都砸到了买卖里,突然要拿出五千万贯,别说原来就没有,就算有,大多都占用了。
    晏贞姑道“谁说做买卖一定要自家的钱。这钱可以借啊。二位公主,有没有兴趣一起发财”
    越国公主冷哼一声“感情让我们作保,是看上我们的钱了。我们也没钱,钱都借给朝廷了。”
    晏贞姑摇头“不要你们的钱。你们出面张罗一下,大家一起发财。”
    越国公主道“怎么张罗抛头露面的事情,我们可不想做。”
    跟赵鼎见面这种事也就算了,真让她们去跟平头百姓见面,太掉价。越国公主在扬州做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羞耻极了,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为了几斗米就能跟粗鄙的商人妇把酒言欢呢
    晏贞姑道“这笔钱肯定不能你们来出。这笔钱啊,有的是人愿意出。我们开一厘的息,有的是人借钱”
    淮海公所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宋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人阿Q并收藏宋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