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们送贾政、贾宝玉出了后宫便不再跟随。
    走在皇宫的前庭,贾宝玉忽然问贾政道“老爷可知道皇后娘娘年庚几何”
    “混账皇后娘娘的凤辰也是你等能随意打听的”
    贾宝玉垂头,在贾政看不见的地方,嘴唇一阵攒动,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娘娘乃是前内阁叶相的嫡孙女,为后十多年,朝野盛赞皇后娘娘贤明。陛下对皇后娘娘亦是颇为信重,此次若非皇后娘娘在陛下面前力荐,你姐姐也不能获封皇妃,掌一宫之事。
    你当记得皇后娘娘对我贾家的大恩,再让我听到你对皇后娘娘有一丝不敬的言辞,你可仔细我揭你的皮”
    贾政看了贾宝玉一眼,冷哼道。
    对于贾政随时随地表现出来他严父的“威严”,贾宝玉已经能够收放自如的左耳进右耳出了。至少,今日的贾政不像半年前那样,左一个“孽障”,又一个“该死的畜生”,如此一对比,混账二字,听起来倒也显得顺耳了
    仿若没心没肺,贾宝玉继续追问道“那皇后娘娘可有嫡出的皇子”
    贾政闻言,却忽然一叹道“或许这也是天妒贤明,皇后娘娘至今无所出。陛下感于皇后娘娘的贤德,将二皇子过继到皇后娘娘的名下”
    “我之前听皇后娘娘提及“灏儿”二字,可是二皇子的名号”
    “正是。二皇子殿下乃是当今陛下潜邸所出,尊讳景灏。”
    元景灏吗,名字倒是挺顺耳的。而且排行老二,又母承皇后,贾宝玉瞬间意识到,这个皇子或许不能忽略。
    他正有心研究一下皇家里面的人和事,反正也还要等贾母等人出宫,索性贾宝玉就打破砂锅问到底“二皇子殿下品性如何”
    贾政眉头一皱,他觉得贾宝玉今天话有点多了。
    不过念及贾宝玉近来表现不错,特别是今日,接圣旨,送朝服,让他有些满意。正好此时出了西华门,与等在此地的贾赦、贾珍等人见过面,便招贾宝玉进官轿之内,与他分说这些朝堂之事。
    “当今二皇子乃是陛下潜邸之时云妃所出,后来云妃因病薨逝,陛下怜其孤弱无依,便将其交由皇后娘娘抚养。后来更是直接过继于端仁皇后娘娘,从此一直居于东宫。
    如今这二皇子殿下虽不过舞象之年男子十五至二十岁,却天生聪慧,机敏善辩,而且温文尔雅,谦恭有礼,人多谓其有古之贤者之风。”
    贾政说着说着,或许是真的对这位二皇子的印象不错,居然又小声道“近来有阁臣谏言陛下立储,便有大臣上奏折请立二皇子为太子”
    贾宝玉猛然一惊,居然这么快就转到了立储这个问题上来了。
    贾宝玉就算没经历过皇家夺嫡之事,但是前世看影视剧,这一世读史书,这样的事实在不算罕见。
    更何况,贾宝玉并非愚人,一听贾政说起朝廷议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端仁皇后心腹的元春就封妃了,还是正位皇妃,贾宝玉不得不考虑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那陛下是如何裁定的”
    贾政眼中显现一抹疑惑,道“当今陛下并未表态,只是将所有奏折留中不发,且在朝中明言此事再议陛下似乎暂时还没有立储的打算。”
    贾宝玉心中咯噔一声,一种不好的预感笼罩心头。
    一般来说,除非皇帝很年轻,否则都是要立储君的。当今皇帝据闻已过不惑之年,在这个世道绝对不算年轻了。
    对于大臣们请求立储的要求不表态,要么真的是像贾政猜测的那样,皇帝自己还不想立储要么就是,大臣们议选的对象不中他的意。
    贾宝玉觉得背后有些抽风,要是前者还好,一切都好说。
    要是后者
    “那大皇子人物品性如何”贾宝玉小心翼翼的问道。
    贾政面无表情的道“大皇子乃是陛下潜邸之时的王妃所出,先王妃早逝,陛下继位后追封为孝贤皇后。大皇子今已过弱冠,因为自小体弱多病,少在人前出没,品性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不过有传言,大皇子作风不正。”
    见贾政看了自己一眼,又有改口之嫌,贾宝玉不难猜出,所谓作风不正,大概就是什么贪花好色之类的。
    体弱多病,还作风不正听起来像是没什么威胁啊。
    倒是先王妃所出,比过继到皇后名下的二皇子多了一个长子的优势。但在不知道皇帝与两位正室感情如何的情况下,差别不大。
    没分析出个所以然的贾宝玉继续问道“那陛下其他皇子呢”
    贾政也看出来贾宝玉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大贵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桃李不谙春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李不谙春风并收藏红楼大贵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