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寸坐在马上,非常的沮丧。
    对于贾宝玉丝毫未曾责备他,甚至连问都没有多问一句,便毫无犹豫的赶他走,他难过又愧疚。
    或许,贾宝玉责问他一番,他还好受一些。
    自从跟随贾宝玉以来,贾宝玉对他不可谓不重视,几乎什么重要的事,都没有避讳他。
    他却枉顾了贾宝玉对他的厚遇。
    骑在马上,小腿踢到的,是一包沉甸甸的东西,那里面是贾宝玉给他的一千两银子,被茗烟给他挂在了他的马上。
    “姜队正,我们二爷脾气那么好的,你究竟做了什么,二爷一定要让你走呢”
    茗烟带着他的两个小弟,一路护送姜寸。
    本来他不想多嘴,但是见姜寸始终神色恹恹,好奇心比较重的他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姜寸看了他一眼,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茗烟也不介意,继续道“说起我们二爷,天底下在没有比他更好,更随和的主子了,我们这些跟着二爷的人,没有一个不感恩戴德。
    我们便是宁愿死了,也不愿离开二爷。
    不过呢,听说你在二皇子殿下的身边,也是红人,想来你自然不一样的。
    嘻嘻,好歹我们也算是一起共事这么久,以后姜大人若是飞黄腾达了,可不要忘了我们呀。”
    对于茗烟而言,要在贾宝玉和姜寸之间选择,他自然毫不犹豫的选择贾宝玉。
    所以,自觉已经看明白的他,言语间多少有了一点挤兑姜寸之意。
    大抵上,就有暗指他忘恩负义之意。
    姜寸对此毫无反应,也不与茗烟搭话。
    却非生气,而是茗烟的话,让他有了些新的思绪。
    他想起了那日在大街上,遇上杜家的两个家丁在街上殴打一对母女,他当时含怒出手,险些将那两个家丁砍成废人。
    当时,贾宝玉什么也没说,却在当晚,单独招见了他,询问了他的过往。
    那些他记忆中尘封的往事,他本来不愿意说,只是贾宝玉很具有亲和力,一番言语之下,他还是对贾宝玉说了实情。
    他原是江南漕运上的一名好汉,有众多兄弟,平时也就帮富商押运船货,纵意江湖,何其快哉。
    只是世道多艰,天不遂人意。
    一次押送官茶从河梁回来,却发现自己年轻的妻子突然亡故。
    人都说是自尽,至于原因,却无人说的明白。
    他恶怒难平,最终还是从兄弟口中得知,原来是她妻子上街采办之时,正碰上当地绿林官兵拉营。
    一官兵头目见色起意,带人将她劫走。而她妻子为了背上未足岁女儿的安危,并未拼死抵抗。
    事后却在将女儿送往娘家之后,未等见他一面,便一根白绫悬梁自尽了。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那官兵头目本来就行事不端,经常出入城中青楼赌馆。在他的蓄意谋算之下,不算很难,便叫那官兵头目人头落地。
    地方守备知道他杀了他的属下,自然不会放过他,若非当时二皇子正派人到漕帮招揽绿林好汉,他岳丈又是上头漕帮有些头脸的人物,帮他引荐了二皇子门下,那件事,自然不会这么不了了之。
    贾宝玉听闻之后,并非如常人一般表现太多的义愤填膺之色,却询问了很多关于绿林官兵在地方上的作为。
    大玄承平多年,地方绿林官兵,少的几百,多的几千近万。
    整个大玄的绿林官兵加起来,足有二三十万
    朝廷对绿林官兵的军饷是控制的很严的,说白了,就是少
    因为绿林官兵大多时候都没什么用,朝廷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不得已,他们自然而然的就开始与地方打交道,收“养兵税”,这些,上头也是默许的。
    军中最重要的便是纪律,一旦这条线破了,古人便已经告诉了世人,什么叫做兵患猛于匪
    最后,贾宝玉如此对他说了一句话“终有一日,我会立于庙堂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大贵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桃李不谙春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李不谙春风并收藏红楼大贵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