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二公子甄宝玉,从小体弱多病,见不得风,从出生之日起就由奶母等专人照看,外人无从得见。属下等多方暗中探寻,找到其奶母一家,却得知其奶母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病逝。
至于其余的照管人等,皆无从查起。
不过听闻甄家二公子从小天资聪慧,异于常人。
一岁能话,三岁学字,五岁即能学诗
在十二岁那年,失足掉入河中,后来虽然得救,却变得痴傻不堪。
甄家四方寻求名医,皆不见任何起色”
“其生辰几时”
“丙寅年四月二十六日亥时。”
汇报的人下去了,书房之内只剩太上皇和冯祥。
太上皇目光沉沉,他手指轻轻的敲击着紫檀桌案,忽幽然问了一句“元祏死的那年,是什么时节”
冯祥抬头,此时屋内无多余的人,太上皇自然是在问他,因此躬身回答“回万岁爷,老奴记得,是六月末。”
“那义忠王府的案子呢。”
“七月中旬”
“七月中旬”太上皇喃喃念了一声,忽然手指一收,沉声道“乙丑年七月中旬,丙寅年四月,呵呵,九个月,刚好九个月的时间,足够他瞒天过海了。
好,很好,不愧是朕的发小,原来朕还骂他粗鄙没有城府,原来,竟一直都是装的,把朕都瞒过去了,好得很呐”
太上皇语气阴沉,若是熟悉他的人闻言,必然知道,这代表着太上皇龙心生怒,必有人有生死之祸
“万岁爷息怒,想必甄将军只是怜女爱孙心切,不得已而为之,并非有意欺瞒太上皇”
冯祥小声劝慰了一句。
“怜女爱孙不得已而为之”
太上皇看了冯祥一眼,冯祥立跪地请罪,言自己说错了话。
不过太上皇也并未深责,只叫他起身,然后又释然道“不过,朕倒是得谢谢他,到底给祏儿留了一条血脉”
冯祥一听,便知道,太上皇心中已经相信了包冉的话。
他心中也不禁高兴起来。
义忠王爷的事,一直以来都是太上皇心中一块心病。如今知道义忠亲王爷尚有血脉留存于世,太上皇应该可以释怀一些了。
想到这里,冯祥不禁建议道“既然知道了七王子殿下的所在,那万岁爷是不是下旨将小殿下接回京来”
“接回京来那你觉得,大明宫里的那位,晚上还能睡得着觉”
太上皇讥讽道。
冯祥顿时不敢再多言。
仅仅从太上皇这一句话当中,他就看出来,太上皇对景泰帝有多么嫌恶。
他知道原因,因为,他也不喜欢景泰帝
作为太上皇身边的老人,冯祥知道,自太上皇登基之初,为了天下安定,也为了尽早弥补长兄在位时遗留下来的祸患,不得不常年亲征在外。
但是皇族中从来不乏野心家,他们哪里知道太上皇的苦心孤诣,竟趁前方战事胶着,在京中发动政变,令太上皇一夜之间痛失七子
至此之后,太上皇愈发重视他的每一个皇儿,但是天家总是残酷的,到了太上皇晚年,他的一十三个皇儿当中,竟然只剩下三个,更是在晚年,太上皇已经六十四岁高龄的时候,失去了他最喜欢的三皇子
原本四皇子景泰帝在所有皇子中虽不算出色,但一直中规中矩,守成有余。他又是太上皇当年幸存下来的皇子,太上皇对他,其实也是报以厚望的。
但是不知何时起,这个老老实实的皇子,开始变得沉默、阴鸷。
后来,义忠亲王府的惨案,更是与他脱不了干系
如此绝情绝意,甚至是丧心病狂的人,谁能喜欢的了
只不过,太上皇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最后还是将大玄的重任,交到了他的身上。
这就是帝王的思量,不以对错、喜恶行事。
屋内沉默了很久,太上皇许是思忆了许多,他再次以自言自语的口吻道“冯祥,你知道,为什么元祏一死,他就敢胆大妄为,甚至一次次触碰朕的底线吗”
冯祥沉默,静听。
“因为他知道,在朕的心中,便是所有的儿子加起来,都不如大玄的江山社稷重要
他知道,元祏一死,朕只有他一个选择。
呵,多么强大的自信。”
太上皇自嘲一笑。
冯祥劝道“万岁爷,您累了,该歇息了。”
太上皇置若罔闻,想了想,又是一叹
“把派出去的人都收回来吧。既然甄啸为了他做了这么多事,朕已经老了,又何必再让他卷入这些恩恩怨怨当中来
以后你们也不必再提这件事,就当什么都不知道,让他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也好。”
冯祥点头,又道“那小殿下的病”
“甄家并非寒门小户,若是他们都医不好,就算接来京中,让太医出手,又有什么用呢
太医,从来不是医治疑难杂症的
就这样吧,或许傻一点,对他来说,反而更好。”
冯祥听了,心头一叹。
太上皇的意思,既然都傻了,接回京城又有何用无端碍某人的眼罢了。
世上万般病都好治,唯独痴傻,药石无医。
“对了,画一张他的画像,秘密送来。”
“是。”
从王府回来,时间已经较晚。
不过贾宝玉还是过问了林之孝家的还有周瑞
至于其余的照管人等,皆无从查起。
不过听闻甄家二公子从小天资聪慧,异于常人。
一岁能话,三岁学字,五岁即能学诗
在十二岁那年,失足掉入河中,后来虽然得救,却变得痴傻不堪。
甄家四方寻求名医,皆不见任何起色”
“其生辰几时”
“丙寅年四月二十六日亥时。”
汇报的人下去了,书房之内只剩太上皇和冯祥。
太上皇目光沉沉,他手指轻轻的敲击着紫檀桌案,忽幽然问了一句“元祏死的那年,是什么时节”
冯祥抬头,此时屋内无多余的人,太上皇自然是在问他,因此躬身回答“回万岁爷,老奴记得,是六月末。”
“那义忠王府的案子呢。”
“七月中旬”
“七月中旬”太上皇喃喃念了一声,忽然手指一收,沉声道“乙丑年七月中旬,丙寅年四月,呵呵,九个月,刚好九个月的时间,足够他瞒天过海了。
好,很好,不愧是朕的发小,原来朕还骂他粗鄙没有城府,原来,竟一直都是装的,把朕都瞒过去了,好得很呐”
太上皇语气阴沉,若是熟悉他的人闻言,必然知道,这代表着太上皇龙心生怒,必有人有生死之祸
“万岁爷息怒,想必甄将军只是怜女爱孙心切,不得已而为之,并非有意欺瞒太上皇”
冯祥小声劝慰了一句。
“怜女爱孙不得已而为之”
太上皇看了冯祥一眼,冯祥立跪地请罪,言自己说错了话。
不过太上皇也并未深责,只叫他起身,然后又释然道“不过,朕倒是得谢谢他,到底给祏儿留了一条血脉”
冯祥一听,便知道,太上皇心中已经相信了包冉的话。
他心中也不禁高兴起来。
义忠王爷的事,一直以来都是太上皇心中一块心病。如今知道义忠亲王爷尚有血脉留存于世,太上皇应该可以释怀一些了。
想到这里,冯祥不禁建议道“既然知道了七王子殿下的所在,那万岁爷是不是下旨将小殿下接回京来”
“接回京来那你觉得,大明宫里的那位,晚上还能睡得着觉”
太上皇讥讽道。
冯祥顿时不敢再多言。
仅仅从太上皇这一句话当中,他就看出来,太上皇对景泰帝有多么嫌恶。
他知道原因,因为,他也不喜欢景泰帝
作为太上皇身边的老人,冯祥知道,自太上皇登基之初,为了天下安定,也为了尽早弥补长兄在位时遗留下来的祸患,不得不常年亲征在外。
但是皇族中从来不乏野心家,他们哪里知道太上皇的苦心孤诣,竟趁前方战事胶着,在京中发动政变,令太上皇一夜之间痛失七子
至此之后,太上皇愈发重视他的每一个皇儿,但是天家总是残酷的,到了太上皇晚年,他的一十三个皇儿当中,竟然只剩下三个,更是在晚年,太上皇已经六十四岁高龄的时候,失去了他最喜欢的三皇子
原本四皇子景泰帝在所有皇子中虽不算出色,但一直中规中矩,守成有余。他又是太上皇当年幸存下来的皇子,太上皇对他,其实也是报以厚望的。
但是不知何时起,这个老老实实的皇子,开始变得沉默、阴鸷。
后来,义忠亲王府的惨案,更是与他脱不了干系
如此绝情绝意,甚至是丧心病狂的人,谁能喜欢的了
只不过,太上皇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最后还是将大玄的重任,交到了他的身上。
这就是帝王的思量,不以对错、喜恶行事。
屋内沉默了很久,太上皇许是思忆了许多,他再次以自言自语的口吻道“冯祥,你知道,为什么元祏一死,他就敢胆大妄为,甚至一次次触碰朕的底线吗”
冯祥沉默,静听。
“因为他知道,在朕的心中,便是所有的儿子加起来,都不如大玄的江山社稷重要
他知道,元祏一死,朕只有他一个选择。
呵,多么强大的自信。”
太上皇自嘲一笑。
冯祥劝道“万岁爷,您累了,该歇息了。”
太上皇置若罔闻,想了想,又是一叹
“把派出去的人都收回来吧。既然甄啸为了他做了这么多事,朕已经老了,又何必再让他卷入这些恩恩怨怨当中来
以后你们也不必再提这件事,就当什么都不知道,让他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也好。”
冯祥点头,又道“那小殿下的病”
“甄家并非寒门小户,若是他们都医不好,就算接来京中,让太医出手,又有什么用呢
太医,从来不是医治疑难杂症的
就这样吧,或许傻一点,对他来说,反而更好。”
冯祥听了,心头一叹。
太上皇的意思,既然都傻了,接回京城又有何用无端碍某人的眼罢了。
世上万般病都好治,唯独痴傻,药石无医。
“对了,画一张他的画像,秘密送来。”
“是。”
从王府回来,时间已经较晚。
不过贾宝玉还是过问了林之孝家的还有周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