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跑进堂屋,端着自己的碗过来,尚景接过碗,看了下,都已经洗过,笑了笑,给每人盛了小半碗,吩咐道“现在还有点烫,小心点拿,可别烫着,喝完再给你们盛。”小孩子手不稳,她不敢给他们盛多,怕他们弄泼了,烫到自己就不好了。
    几个小孩也是听话的,乖乖端着碗,吹了吹,小口小口的喝,尚景看着放心,继续转身忙自己的。
    没一会儿,庆宝儿端着碗喊道“小婶,我喝完了,我还要。”
    “我也喝完了。”二虎子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空碗,大虎子跟着递过碗。
    尚景又给几人盛了半碗,第二次喝完,尚景笑了笑又给盛了第三个半碗,但是吩咐道“这可是最后的了,喝完可不能再喝了。”
    几个小的听完,脸顿时垮了,可怜兮兮的看着尚景“不能再喝了点吗小婶婶。”
    “嗯,你看看你们的肚子,晚上尿床,你们娘该要来找我了。”尚景笑着说道。几人刚刚喝了一碗奶粉,现在又喝了三个半碗杨梅汤,她可不敢再给喝了。
    庆宝儿拍了拍自己涨鼓鼓的小肚子,遗憾地道“那好吧”复而又问道“小婶,做杨梅糖嘛”
    二虎子也想起来,立即大声道“裹着厚厚白砂糖的杨梅糖”
    “杨梅糖,可不是一下就能做好的,过几天,我做好了,让你们小叔带点给你们。”尚景耐心解释道。
    “欧耶小婶你还好了,最喜欢小婶”
    “明天还给小婶子捡柴。”
    “谢谢小婶婶。”
    “行了,你们几个够了,喝完赶紧回去。”梁忠义不客气的赶人。
    几人大口喝完碗里的杨梅汤,在大虎子的带领下,又一窝蜂的跑出院外,还一边跑一边喊道“小叔真坏。”
    尚景在旁边不客气地笑了,梁忠义在旁边无奈。
    晚上,梁忠义没有喝到蛇汤,因为中午炖的鸡汤还有,那条可怜的菜花蛇被尚景做成了蛇羹,梁公公吃的满意。
    告别尚景,梁忠义慢悠悠地回到梁家,李杏花看到儿子回来,不得不教育一番,“你别总去尚景哪里吃饭,她一个刚来乡下的知青,粮食还都是跟队长预支的,自己吃食都不容易。”
    “娘,没事,我前段时间有帮景儿卖粮食了,咱们俩够吃的,我都跟景儿说好了,每天去她哪里吃饭,家里不用做我的饭。”梁忠义说道。
    “尚知青跟你还没结婚,你总去她哪里不好。”李杏花没好气说道。
    “没事娘,村里都知道咱们两人下个月成亲,您过两天再上门去提个亲,不会有人说什么的。”梁忠义回答。
    李杏花知道儿子的脾气,也不再多说,只能答应“那好吧,三天后,我找你六婶子帮忙去说亲。”六婶子,其实就是村长的娘亲,今天七十多岁,身子骨还可别硬朗,大家都觉得她是个有福气的老太太,在村里德高望重,提亲这事大家一般都喜欢找她帮忙。”
    李杏花不忘叮嘱道“你记得跟尚景说。”
    “知道了,娘。”梁忠义答应,突然又想起什么,问道“娘,你知道咱们村西山那颗杨梅树是怎么回事嘛”
    “听几个小的说,你和尚景去摘杨梅了”李杏花问道。
    “嗯,景儿让我带回来的杨梅汤浓汁,说让您加水自己煮尝尝。”梁忠义提着手里的竹筒罐子说道。
    “你想问什么”李杏花到不在意什么杨梅汤,不过儿子和未来儿媳妇孝顺,她还是受用的。
    “我们这里看着不适合种杨梅树呀”梁忠义好奇问道。
    “我当你问什么呢就这个呀”李杏花笑着说道,“这是我们这里以前刘地主家种,当年他家太太喜欢吃杨梅,我们这个地不产杨梅,杨梅又不是好运输的水果,刘地主是个爱妻的,特地从南方找了来耐寒的杨梅苗子回来种,当年种了一片园子,最后成活下来的就这一棵,这一颗树也还不爱结果子,隔几年才结一次果,每次果子还酸得要命,也就是尚景舍得废糖,不然这玩意哪里能吃。”
    “刘地主家现在还有人吗”梁忠义问道。
    “当年他们家被拿来批斗,死的死,逃的逃,现在还在村里的就剩下你九福叔了,他原是刘地主家孙子。”
    说道刘九福,梁忠义脑海里有点印象,是个瘦瘦弱弱的四十多岁汉子“徐家上门女婿”
    “可不是就是他,要说他还是我们村有名的读书人,当年可是去过大城市读过书。”李杏花说道,刘地主和善,他们村倒是没有像其他村那么恨地主家,不然刘九福怎么可能好好的在村里生活,徐家姑娘当年是刘九福的丫鬟,刘家出事,她主动提出嫁给对方,让对方作上门。

章节目录

梁公公七零年代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淡墨流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淡墨流离并收藏梁公公七零年代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