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去跟李红军请了假,农闲期间,李红军没为难两人,爽快答应。
    “娘,你把这兔子和鸡的做了,今天景儿在咱们家吃饭。”梁忠义从自己屋里拿了一只兔子和一只鸡,加上昨天买的三斤大米。
    李杏花听到尚景要在她家吃饭,连忙高兴地招呼人坐下,倒了红糖水给她甜嘴儿,吩咐道“你先坐,大娘有点事要跟你忠义哥说。”说着,把梁忠义往厨房里拉。
    “这些你又去哪来的”警惕地看了眼坐在客厅的尚景,悄悄问道。
    “兔子和鸡是我今天上山抓的,大米是昨天去镇上买的。”梁忠义照实回答。
    “你这小兔崽子,这是不是又是尚知青给的钱和票吧”李杏花问道。
    梁忠义点了点头。
    看着梁忠义理所当然的样子,把李杏花给气得“你你”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后只能叮嘱道“等会我拿钱和票给你,你给我还给尚知青去,知道不知道”
    “我可不去,拿了,景儿也不会要的,娘你还不如好好做一顿,让景儿吃好。”梁忠义如实说道。
    “算了,我懒得不管你们了,我去做饭。”想想尚知青大方的性格,李杏花也无奈,懒得理她这个儿子,转身处理手里的肉去。
    李杏花觉得,幸好她家闺女不像尚知青这样,不然她非得气死,可现在,人家尚知青偏向她儿子,她还能说什么,也不知道尚知青是怎么眼瞎了,能看上她儿子,李杏花心里嘀咕。
    梁公公不管李杏花,拉着尚景就往他房里走,拿出今天山上摘的杏子,“景儿你看这是什么”
    尚景看到两颗熟透的杏子,觉得她的阿义哥哥越活越幼稚了,不过自己的夫君自己宠,还能怎么样,配合回答“杏。”
    “景儿看好了”梁忠义手里的两颗杏一晃眼不见了。
    “咦阿义哥哥这是”尚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景儿还记我从普照寺老秃驴那里得来的那块玉佩吗”梁忠义问道。
    尚景点了点头,她记得那是阿义哥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手的。
    “你看景儿。”说着,梁忠义拉开衣服,露出胸口的印记。
    尚景看到和那块玉佩一摸一样的印记,烙印在阿义哥哥胸口,伸手摸了摸“怎么回事”
    梁忠义眼睛幽深,捉住在他胸口乱摸的两只小手,平静下来,把昨天、今天的发现告诉尚景。
    “这东西会不会对阿义哥哥不利”尚景问道,这是她最关心的。
    “我能感觉到,它不会对我们不利。”梁忠义肯定地回答,又说道“不知道为什么,直觉告诉我,这玉佩不仅不会对我们不利,还会给予我们莫大的好处。”
    “那就好。”尚景点了点头,相信阿义哥哥的判断。
    “景儿,你快看”说着梁忠义手一挥,前面的地上出现十几个箱子,尚景打开箱子,里面全是她和阿义哥哥上辈子用惯之物,衣服、首饰、布匹、瓷器、茶叶、被褥、兵器、金银珠宝、书本字画,一应俱全。
    “阿义哥哥”尚景站着,看到眼前的这些熟悉的东西,充满了她和阿义哥哥的回忆。
    “这些放在景儿陵墓中的,不知道怎么都跟过来了。”梁忠义轻轻的搂着尚景说,然后感叹道“不过这样也好,本来还怕景儿要跟着阿义哥哥又要吃苦了,现在有了这些,咱们也不用担心了。”能不吃苦,他当然不会想着让景儿跟他吃苦。
    “景儿,我想咱们尽快结婚,你住知青点不方便,我不想景儿每天下地干农活。”说着,拉起尚景的手,干了两天农活,手里泛着红印子,他心疼得不得了,“景儿的手,怎么可以这样糟蹋。”
    “本来我想着,咱们结婚,你嫁过来,咱两先在梁家占住,再想办法,挣钱建房子,不过现在有了这样东西,我觉得可以马上准备建房子的事。”梁忠义抱着怀里的尚景,慢慢地说着自己的计划。
    “梁家房子也不宽裕,现在爹娘一间,大哥大嫂一间,二哥家一间,我占一间,最后一间原来是梁小妹的,她嫁了,现在五个小崽子住里面。大妮子今年七岁,大虎子八岁了,不好再住一间,我寻思着咱们出去建房,这间屋子留给小辈,我娘会同意的。”在他们那时候男女七岁不同席,虽然这里没有大鸿朝对男女大防严格,但是也不赞同七八岁兄妹还睡一个屋的。
    “可我们的钱没有明路。”这是尚景担心的问题,这个国家对买卖管的严,想有个明路的来钱方法难,大家都一起干活,谁家大概有多少钱,大家心里清楚。
    “我打听过建房子的地基,可以向队里申请,我们先不用建多好了,我想着就一个两室一厅的,青砖,我拿点好茶叶,通通关系能联系到,院子,我去河边多捡点石头,现在有空间不怕难运回来,这样算起来应该不用给多少钱,三百块差不多可以,这钱我们就说是你从娘家借的,谁也查不到。”这也是知青的好处,大家谁也不知道谁的底细。
    “行,按阿义哥哥说的办。”尚景完全信任梁忠义,能尽快嫁给阿义哥哥,她当然也乐意,笑着道“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梁公公七零年代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淡墨流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淡墨流离并收藏梁公公七零年代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