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秀出了偏殿之后,便去找丞相孔寒友,和御史大夫王肃,将他成功劝服了皇帝的消息,告知二人。
    孔寒友和王肃二位三公大臣,都是心头波澜,有些激动。
    大局已定,只等在朝堂上,最后的确定了。
    皇帝项燕然和众王侯朝臣们吃完晚膳,喝喝茶,歇了近一个时辰,养足了精神。
    再次上朝。
    已经是夜里戌时,夜色颇深。
    金銮殿的各个角落,点燃了烛台上的灯烛,准备通宵达旦,商讨出一个选官的新制来。
    这是皇帝的庚子新政,大楚头等大事,不能再拖下去。
    “众位卿家,考虑的怎么样了对新制,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皇帝项燕然,俯瞰众臣们,问道。
    殿内,众臣们彼此相视一眼,没有三公领头表态,他们默不作声。
    小昏侯和孔寒友、王肃,以及皇帝之间的密谈,其实至今仅限于他们四五个人知道,并未被公开给众臣们知道。
    他们几人就是怕万一有其他人激烈反对科举制,闹起来,大费周折,提前把这件事情给搅黄了。
    但是,尽管高度保密。
    众王侯朝臣们还是亲眼看到了,小昏侯在金銮殿内和丞相孔寒友、御史大夫王肃私下秘密商议,甚至还去偏殿找了皇上,在秘密商议着什么大事。
    很大可能,小昏侯在从中撮合,让儒派和门阀勋贵派彼此妥协,取得一个共识。
    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以及儒派领袖孔寒友,以及门阀勋贵派领袖王肃,他们三个来拿定主意。
    皇帝和两位大臣要是意见不一样,众臣们当然会争吵,闹得不可开交。
    但他们三个要是意见一致,那么其余大臣们顶多提提意见,哪怕争吵,也不影响最终的决定。
    此时,却见。
    楚天秀立刻双手奉上,一个折子,高声道
    “皇上,臣有本上奏”
    “臣这几日苦思冥想,设计了一套科举制。
    科举制,允许天下才俊自荐参加朝廷考试,无需公卿大臣推荐,以公开公平的考试,决定名次,以名次决定否录取为官吏。
    科举制考试一共四轮,分别为县试、郡试、国试和殿试。
    每一轮考试,遴选出其中最出色的一批,分别名为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
    通过第三轮国试,方可为吏。
    皇上亲自主持的殿试,所录取的进士,方可授官。
    科举制的详情,尽在奏折内,请皇上过目。”
    除了早就知道情况的皇帝项燕然、丞相孔寒友,还有御史大夫王肃几人,面色如常,毫无惊讶。
    其余众王侯、朝臣们一听都大吃一惊,有些懵了。
    怎么不是之前商讨的中正制
    而是小昏侯另外提出的科举
    科举制
    自举
    允许天下才能之辈,自荐参加四轮考试,成为官吏
    这个变化也太大了吧
    完全废掉了王侯、公卿高官的举荐之权,连中正官也不存在了,再也不受任何限制。
    小昏侯哪里来的自信,众臣会支持他
    “臣,支持科举制。”
    丞相孔寒友一步上前,代表儒派的利益,沉声道。
    儒派官员们彼此相视,但是很快想通了其中的关键,顿时欣喜起来。
    孔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楚氏赘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百里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百里玺并收藏楚氏赘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