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天歌带着几份大楚邸报,匆匆来到金陵皇宫外,向禁军通禀,求见皇帝。
    虽然他觉得这是一项天大的功绩。
    可终究还不知道,皇帝对大楚邸报的态度。
    项天歌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皇帝是否准许他入宫。
    不多久,一名太监出来带着太子入宫,去见皇帝。
    宫内。
    金銮殿。
    大楚皇帝项燕然心不在焉的看着大楚各郡呈交的奏章,颇为心烦。
    他心意已决,欲推行庚子新政。
    将这大楚天下,内内外外,全部整顿一遍。
    内除诸侯,北征匈奴
    他项燕然要亲手完成这两桩盖世奇功。
    为政之道,在人。
    需要有大臣,执行他这皇帝的意志。
    把一批得力能干的新臣选出来,才能顺利推行新政。
    元宵一过。
    他便把孔寒友叫入宫内,“提点”了一番。
    御史大夫孔寒友身为儒派的领袖,早有变革之心,只是苦等机会。
    得知帝心思变。
    孔寒友欣喜若狂,心领神会,立刻率领众御史们在早朝上,猛烈抨击“举子”,借此抨击举子身后的门阀勋贵集团。
    这都是冲着“岁举制”去的,欲改革这积弊已久的举荐制度。
    朝廷选臣,靠的是举荐。
    凭借这“举荐”制度,各大门阀、勋贵都能举荐自家嫡系子弟,入朝为官。
    如果举子们出色能干,那倒也算了。
    可是,他这个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十余年,亲眼看着举子,年复一年,日益不堪。
    今年的岁举,尤其的废物。
    金陵头号大纨绔小昏侯,居然夺得殿试魁首。可见其他举子,有多么的不堪。
    这些门阀勋贵的举子们尽是一群庸碌之辈。
    这岁举制,也是该改一改了。
    但是,御史们的抨击,明显遇到了朝堂上众门阀、勋贵们的强大阻力,强烈反对。
    从谢主相,王肃副相,到九卿等,他们坚决不同意改制。
    口口声声号称举荐制为“祖制”,就算略有瑕疵,也不能改。顶多,各大门阀勋贵,尽量挑出色的举子,举荐给朝廷。
    甚至平王李荣也沉默不言,虽未反对,也没表示支持。
    小半个月下来,朝臣们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御史台虽然占着上风,战果却寥寥无几。
    想改岁举制,也改不动啊
    这让皇帝项燕然,颇为失望。
    皇帝项燕然忽然听到蔡和大太监来报,说太子求见,欲献上一份“广开言路”的大楚邸报。
    这让他有些惊讶。
    大楚邸报,听着有些新鲜,闻所未闻的新奇之物。
    最重要的是,太子居然想到“广开言路”,这实属难得啊
    项燕然终于准许太子入宫觐见。
    “儿臣,叩见父皇
    元宵之日,吴王世子对父皇出言不逊,儿臣一时气愤,怒刺了他一剑。
    这些日,孩儿心中惶恐,殚精竭虑,寻思弥补过失。
    终于想到一个法子,就是这份广开言路的邸报,每日一份,让天下人评天下事,还请父皇恩准。”
    项天歌来到金銮殿,在皇座跟前,老老实实的跪下,小心翼翼的呈上大楚邸报。
    项燕然一言未发,接过来。
    看了一番。
    还别说,这大楚邸报真不是一般的好看。
    远远比臣子们一本正经的奏章,有趣多了。
    版面的第一页,是时政新闻。
    这些时政新闻,写的规规矩矩,讲大楚皇朝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包括朝廷最近争论的岁举制。
    然后,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楚氏赘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百里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百里玺并收藏楚氏赘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