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 殷城和魏依然趁夜悄无声息的回了京城。
    殷城自行入朝,而魏依然便在天明时分, 在赵勋的陪同下上山祭奠李明昌和李宝珊。
    坐在两座紧挨的坟前,魏依然黯然神伤, “干爹, 依然没能照顾好姐姐,让您失望了。”
    赵勋在旁边安抚道:“你当时自身难保, 已经尽力,掌柜的是明事理的人, 他泉下有知会明白的。况且陈岩利已死, 李宝珊总算是该瞑目了。”
    魏依然点点头,“死是死了, 就是死的太容易, 便宜了他。找一匹马,拖着他到尸体在干爹和姐姐坟前跑, 他尸身何时碎烂,何时罢休。”
    “是。”
    这日早朝,殷城在百官毫无准备的状况下, 忽现朝堂。
    天喜看见他, 病弱的身体为之一振,好似看见了希望。“殷卿家终于凯旋而归。”
    殷城站在殿中, 躬身插手,“臣奉旨监军北疆,如今北疆平定, 臣特来缴旨。”
    天喜皇帝张了张嘴,没说话先咳了一阵,然后喘息道:“殷卿家于危难时平定北疆,此乃大功,擢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赐蟒袍。”
    “臣谢陛下隆恩。”
    殿内之人有人高兴有人郁闷,但都不出声,因为实至名归,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可能不赏不封。
    董万庭倒是平静,却气坏了站在天喜身边的符全海。他处心积虑的帮着董家办事,如今什么也没捞到,他司礼监掌印的春秋大梦就此告吹,岂不叫人气愤。
    殷城随后从袖中摸出一份奏折双手上呈,“陛下,臣前往北疆之时,沿途发现许多地方有官吏私吞田亩,隐匿瞒报,致使国税不收,百姓困苦。臣手中这份,便是臣沿途所查,其中只十数人,竟瞒报田亩上千顷,私吞税银不计其数。”
    殷城一番话,殿内一片哗然,不知他一回来就拿这个事来说是什么意思。
    难道
    众官员里,没有一个不紧张的,因为他们之中,九成就是吞并土地还不上税的那一类人。
    不过,皇帝很清楚,因为这就是他密旨里的内容,只是故意与殷城演这场戏罢了。
    天喜不亏是演技派,拿到奏折这么一看,当即龙颜大怒,先是一顿狂咳,“国库连年空虚,入不敷出,朕每年精简宫内用度,原来,都是给这些人节省了”
    天喜震怒,殿内官员个个心虚匍匐在地。
    殷城躬身接着道:“陛下,私吞田亩,隐匿瞒报并非偶然之事,这些人长年侵吞国税,奴役贫苦,实乃国之蛀虫,当早日肃清,方可使国库充盈,百姓安泰。”
    天喜沉思点头,“嗯,言之有理。那么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百官心存怨念,但并不敢开口,因为这个时候,谁说不愿意,八成事先就得拿他开刀。
    天喜也早就料到了这个情形,嘴角一挑,“好,既然众卿家无异议,此事便交由东厂与户部合办。”
    “臣等遵旨”
    退朝之时,董氏父子转身刚走,殷城随后喊了一声,“董阁老且留步。”
    董家父子闻声相视一眼,随即转身。董万庭保持着他惯有的笑容,“殷厂公大功归来,可喜可贺呀。”
    殷城双手搭在身前,不冷不热道:“阁老费尽心思,千里迢迢送我夫人到我身边,这件事,殷城牢记在心,日后定当重重感激。”
    董万庭眯一眯眼睛,皮笑肉不笑的抿抿嘴,“听说你与夫人感情深重,老夫这也是成人之美,替陛下慰劳有功之臣,无需客套。”
    说罢,董万庭转身,在转身的刹那,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顿消,换而是森然的神情。
    董世英小声在他耳边道:“这个殷城着实狡猾,派来亲信,还用大队人马保护一辆空车返回,引我们上当,自己却带着女人抄小路赶了回京,杀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董万庭眼角抽动,“他一回来,便要清丈田亩,明摆是冲我们来的。你去叮嘱户部,定要做到滴水不漏。”
    “知道了,我这就去。”
    董氏父子边出殿门,边耳语盘算,身后殷城微抬下巴,轻蔑的注视二人。正在他要将视线挪开之时,忽然董世英袖口处,一抹若隐若现的紫色引起了他的注意。
    嗯那个不是
    他忽然想起之前四白眼刺客留下的那条特殊的布料。
    难道那刺客当真是董万庭派的这么说我府上的奸细仍在可是,为何这数月来,竟丝毫没有动静呢
    怀揣疑惑,殷城来到长庆宫。
    此时的长庆宫已大不如前,宫内冷清异常,院内只有刘锦在打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嫁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枫铃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枫铃杳并收藏嫁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