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五,会真楼初选。
    这一场初选会持续续三天。
    会真楼最角落的位置都挤满了人,点一杯花茶要五两银子,即便如此,还有大把的人客人被挤在门外进不来,抱怨不已。
    “这回一定要把红馆买下来”夏婆子暗暗发誓,明年,明年的评花榜,她的会真楼里将接纳所有的客人,只要有钱,每个人都能进来,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已经是第三天的深夜,评审官们连看了三天三夜的美人,各式各样,花团锦簇,就算是再好色的人也有些疲劳了,且心中大都已经把十二春的名额定下来了。
    用膝盖想也知道,这是夏婆子的有心安排,按元墨递帖子的时间,阿九应该排在最后一名。
    最后一名有压轴之效,反而更引人注目,所以夏婆子把阿九排在倒数第五名,正是评审官们满脑子“快看完了马上就可以歇歇了”的时候。
    评花榜还有一项,就是客人可以给自己喜欢的美人投绢花,绢花一朵十两银子,绢花多者胜出。
    昨天,元墨斥巨资买了一杯花茶,进来探了探敌情。
    姜其昀没来,看来是没能逃出平公公的手心。
    一名中年男子取代他坐在最正中的主席上,气度不凡,温文尔雅,十分英俊,是玉菰仙最大的恩客,古清古世子。
    大央只有两位异姓王,一是姜家,二便是古家。
    两家的先祖都曾在开国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被封王爵,世袭罔替。
    这位世子颇欣赏玉菰仙,前两年玉菰仙成为花魁,就离不开这位世子,这次显然是因为玉菰仙的关系,所以代替姜其昀来救场。
    女伎则有一半都是熟面孔,也就是去年评花榜时落选的,另一半是新面孔,要么是各家乐坊新买的,要么是去年才貌不足而今年大有进益的。
    总之是琳琅满目,花枝招展,香风阵阵,整个会真楼直如天仙宝境,看得客人们心醉神迷。
    当是此情景,元墨暗暗发誓明年,明年的评花榜一定是在红馆
    选出花魁的乐坊拥有下一届评花榜的初选权,旁的不说,单只这三天的茶水钱,就能赚得满盆满钵。
    此时元墨陪着阿九在厅后,隔着帘子,隐约可以望见大厅的盛况。
    初选行将结束,客人们已喝得半醉,正是最热闹喧哗之时。
    元墨道“阿九,不要紧张,一定要稳住,一旦觉得自己心跳过快,便放缓呼吸,这样,呼吸呼吸”
    阿九半张脸隐在面纱后,一双眼睛露在面纱外,望着元墨,就像月下的深深湖泊,无风无浪。
    呃元墨发现紧张的其实是她自己。
    “红馆,阿九姑娘”
    厅上的司仪唱名。
    元墨的心猛地一跳。
    阿九挑开帘子,离开之前,淡淡道“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声音是熟悉的清冽,也许是隔着一层面纱,变得有些含糊,含糊得,有几分温柔了。
    然而阿九怎么可能温柔呢声音里永远有淡淡的嘲讽,还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不屑。
    元墨一听这话,顿时不紧张了。
    因为紧张已经全部变成了担心
    千万不要用这种语气跟评审官说话啊姐姐求你了
    厅上的喧闹如热浪,客人们的谈笑声、女伎们的嬉闹声、跑的唱诺声、评审官们的商议声潮水一般布满整间大厅。
    隔着细致的竹帘,元墨看着阿九走出去。
    走向辉煌的大厅,走向喧闹的人群。
    走向红馆的未来。
    元墨整个人都在轻轻发抖。
    阿九和任何女伎都不同,她根本管不了。
    虽说是要弹琴,但之前在家里元墨百般央求,阿九都不肯试弹一下,琴艺到底如何,元墨压根儿没谱。
    低低的议论声从外面传来,人们交头接耳
    “怎么还戴着面纱”
    “搞什么名堂”
    “哪家的”
    “红馆。”
    “红馆没听过”
    “乱来”
    “这位姑娘,这样可不成啊。”司仪拦下阿九。
    司仪是天合居的坊主,姓金,一向和夏婆子共进退,这番应夏婆子之邀前来。
    “咱们评花榜,先看的就是脸,你不露脸,叫评审官们怎么办来,我替你摘了”
    她最后一句说得飞快,话才出口,手已经伸了过来。
    元墨暗叫一声不好。
    这姓金的向来和夏婆子狼狈为奸,好得恨不能同穿一条裤子,现在肯定是要为难阿九,打乱红馆的安排。
    元墨正要掀帘子出去,夏婆子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把拖住她的手“二爷,可不能坏了规矩,那地方只有姑娘才能上去。”
    说着,亲亲热热挽着元墨的手,“咱们就在这里好好看戏就成。带面纱呀,真是个好主意,男人们骨子里头都犯贱,越是看不到的东西越想看个清楚,这招最能吊他们胃口了,哎哟,真摘了倒可惜了。”
    厅上“哐当”一声巨响,人群中爆发出一片惊呼声。
    “啊呀”金坊主退开一步,夸张地掩着口,“阿九姑娘,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阿九脸上的面纱尚在,琴却横亘在两人中间的地方,肯定是刚才躲避的时候被金坊主撞下来的。
    元墨心头一沉。
    琴弦断了两根。
    原来摘面纱是假,毁琴是真
    金坊主一脸关切“这下琴弹不成了,阿九姑娘,你还会不会别的”
    阿九还没说话,那边走来一名丫环,手上捧着一具琴,道“这是我家姑娘的琴。我家姑娘说,若是阿九姑娘不嫌弃的话,可以用她的。”
    厅上众人都认得她是玉菰仙的贴身侍女,纷纷道“玉仙子真是菩萨心肠”
    “人美心更美,真不魁是两届花魁”
    “哈哈,过了七夕,便是三届花魁了”
    收买人心扮善良博美名
    好无耻啊
    元墨好恨。
    阿九,别接琴,她一面博个好名声,一面要毁掉你这琴一定有问题
    “多谢玉姑娘的好意,但此琴乃前辈所赠。这位前辈的名字,在座的也许都听过,便是云画情云大家。”
    阿九俯身抱起琴,俯仰之间,动作优雅至极,音色清冷,仿佛从所有人心头流淌而过,“昔年云大家便是以此琴奏十六曲,技惊四座,名传天下。阿九无才,不能再现云大家当年之绝技,但既然携此琴而来,怎忍心让它蒙尘”
    云画情的名字,年轻一辈或许不曾听闻,三十岁以上者却是如雷贯耳,顿时对那具琴肃然起敬,刮目相看。
    元墨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具琴是不是云姨当年用的那具,只有天知道。
    但抬出云姨的名头,厅上气氛已经不同,不少人甚至放下了酒杯,端正了坐姿。
    女伎的才华远比相貌重要,现今乐坊难出大才,渐渐以貌为重,但能让人尊重的,永远不是外貌,而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传闻中的家主大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中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中君并收藏传闻中的家主大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