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墨带着人一番忙碌, 收集了院子里所有的雪, 最终堆出一个五寸来高的精致雪人。
    下人们都很开心, 让元墨颇生出几分怜悯可怜的江南人啊。
    姜九怀走过来,见她一脸遗憾的模样,便问“怎么嫌小”
    元墨叹了口气“有什么法子江南的雪统共就这么点大,能堆出这么个小玩意儿已经不错了。”
    姜九怀问“京城的雪大么”
    “那可不这时节, 京城的屋顶、树桠、路面该都是雪了,红馆院子里的雪,一夜就能积上尺来厚,大王扑进去能埋了半截。”
    说起京城的雪,元墨就滔滔不绝, “这边的雪到底是小了, 要堆雪人还是得回京城才有意思家主大人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到时候我给您堆一个比阿宝还要大的。”
    姜九怀看着她眼中有亮晶晶的光,问“你想回京城”
    被发现了
    元墨还觉得自己引诱得挺自然的呢, 没想到一下子就被戳穿了。
    元墨低下头, 叹了口气“我都出来好几个月了, 再不回去,马上都要过年了”
    正月里可是乐坊生意兴隆的时候,旁的乐坊一个月里挣的够维持一年,红馆不才, 半年也是勉强可以撑得下去的。
    再说离家这么久,她想红姑,想云姨,想元宝, 想欢姐,想姑娘们,想大王过年不回红馆,还能叫过年吗
    “那便回去吧。”
    元墨猛然抬头,大喜过望“真的”
    姜九怀微微一笑。如果他说是假的,她的脸是不是又要垮下去
    “真的。”
    “太好啦”元墨喜不自禁,“什么时候动身”
    “你想什么时候”
    “自然是越快越好。”
    “那便三天后吧。”
    “好勒我这就去收拾”
    元墨转身飞跑出去,比兔子迅疾,比鹿矫健,穿过游廊,直奔后院,中途还用力跳了一下,伸手拍到头顶的月洞门。
    姜九怀的目光悠然追逐着她的背影,他身体里面大概有一部分落在她的身上,和她一起飞奔、跳跃,不然,他心中怎么会有这样的轻盈和快活呢
    不管在哪里过年,对他来说都一样。
    一样冷清。
    一样孤独。
    他的世界很大,拥有姜家无垠的权力,他的世界也很小,从来就只有一个人。
    是到此刻,他才发现原来在哪里过年,对元墨来说竟有这么大的不同。
    在扬州过年,元墨的脸会一直垮到胸脯上,在京城过年,她就会开心得像个小孩。
    真是又愚蠢,又奇妙。
    姜家家主出门,行装少说要收拾了好几天的,三天后动身,已经是十分仓促了。
    姜三爷第一个不满,因为桃林居士忌日正在这几日。
    玉翁和桃林居士的知己之情,乃是江南人人交口称赞的一段佳话。桃林居士已经死去数年了,但每一年祭日,姜三爷都会去他的墓前结庐而居,伴上几天,以寄哀思。
    但这样一来,便无法为姜九怀送行了。
    送不送行,姜九怀并不介意,让姜三爷只管去。
    元墨收拾东西的时候,问姜九怀“这回去京城,要不要把平公公接回来”
    姜九怀不置可否。
    元墨明白这其实就是松动的意思了,回头让小七悄悄把平公公接来。
    小七一脸感动“二爷您真是以德报怨宽宏大量慈悲为怀”
    元墨这句式怎么这么耳熟
    平公公来了,却没有好脸色。
    元墨道“先委屈公公几天,等上了船,再让公公去服侍家主大人,可好”上船之前,一切都是变数,上船之后,姜九怀总不能让平公公扔下水。
    平公公冷冰冰道“如今是二爷说了算,二爷怎么说,咱家怎么办。”眼神却是“咱家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你那点弯弯道道根本不够咱家看的”。
    元墨的想法很简单。
    白一不在了,她肯定有一天也会回红馆,姜九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管怎么样,希望平公公能一直陪着他。
    但平公公不信。
    平公公终生都在皇家与姜家这两处浸淫,多年来见惯尔虞我诈,有一条道理最清楚,那就是自己送上门的好处,往往都是陷阱。
    他满心都在提防元墨搞出什么妖蛾子。
    元墨一要收拾行李可不只是来时的那只包袱,如今的二爷拥有好几箱子的财富,全是各色人等孝敬的。
    二要去月心庭替言妩赎身,三还有七七八八的杂事,总之是忙得不可开交。
    朱夫人原想接手月心庭的,但朱大双见罪于姜家,月心庭的生意一落千丈,朱夫人支撑不下去,顿时打起了退堂鼓,准备关了月心庭,收拾东西回娘家去。
    乐坊关张,坊里的姑娘,或转去别家,或自赎其身,皆由自便。
    月心庭在扬州独占鳌头这许多年,一朝风流雨散,须得将新老恩客普同一请,让姑娘们与恩客话个别,也是让姑娘们另寻生路意思,这便是“谢花宴”。
    元墨来为言妩赎身,正赶上这场谢花宴。
    元墨本要带言妩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传闻中的家主大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中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中君并收藏传闻中的家主大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