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将军。”平公公开品, 声音虽轻, 神情却极郑重。
    白一一听不是用的化名, 连忙应道“在。”
    “去查一查这人的来历,看看他身边都有些什么人,或者跟江湖上那些使毒使蛊的人有没有来往。”
    果然不愧是平公公,主子逛乐坊, 就要把女伎查个清楚明白,真是我辈楷模。白一这样想着,恭敬道“是,属下定会将言妩的来历查得清楚明白”
    话没说完,就被平公公咬牙打断“我说的是那姓元的”
    白一讶然地向元墨望去。元墨正拉着主子的衣袖, 同主子咬耳朵, 虽然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但看主子眉眼和悦, 嘴角还噙着一丝笑意, 就可以知道主子的心情显然极好。
    “公公, 自从元坊主来到主子身边,主子笑的次数,比从前加起来都要多。”白一诚恳地道,“不论元坊主身份如何, 他能令主子开心,总是好的。”
    平公公一声长叹“正是因为他太能令主子开心了。”
    从皇宫到姜家,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站在顶峰的主人因为寂寞而宠信一些小人物,情绪渐渐为这些小人物所左右, 最终这些小人物透过主人的手去影响大局,引发不可预测的变故。
    这些小人物越能左右主人,就越危险。
    平公公看着宛娘捧来一架古琴,姜九怀一舒袖,指尖拔动琴弦,琴声淙淙响起。
    他竟然能说动了主子为一个女伎奏琴
    平公公只觉得眼前一暗。
    而元墨在旁边托腮看着,只觉得,姜九怀弹琴的样子,真好看啊。
    她不由又想起了当初阿九一曲倾城的模样。
    他舒指、振腕、抬手乐声仿佛是自九天之上摄取而来,透过丝弦在人间布放。
    好像再没有什么能比古琴更衬姜九怀了,一样的高远、疏冷、遥不可及又美妙动人。
    声艺俱佳,秀色可餐啊
    姜九怀瞥了她一眼,垂下眼睛的时候,嘴角的笑意微微加深,手一拂,曲调一变,转为明快跳脱,流丽畅达。
    这曲子元墨很熟悉,是腊梅常弹的琵琶曲黄莺啼,没想到还能用古琴弹,更没想到姜九怀居然会弹。
    平公公和白一的下巴已经双双落地。
    主子竟然会弹这种乐坊小调还弹得这么开心
    晚风微拂,船身在湖水中微微荡漾,画舫的正厅灯火又明亮又柔和,这一个瞬间世界好像变得有所不同,姜九怀带笑的目光望过来,像是春风一样唤醒她身上一种隐秘的、轻快的欢喜,它像春天的绿芽那样破土而出,从心尖一直漫到指尖。
    这一个瞬间,画舫中好像只剩他们两个人了,其它人都像是消失在了空气中。
    元墨端起酒杯,就以这琴声与眸光下酒,仰头一饮而尽。
    忽地,楼上一声弦响,响起了琴声。
    竟然也是黄莺啼。
    元墨微笑。
    成了。
    姜家那位三爷人称“玉翁”,风流旷达,大有古风。言妩姑娘能入他的眼,琴艺显然非同寻常,一首诗扇敲不开言妩姑娘的门,一首琴曲说不定可以。
    黄莺啼是初学者的入门曲目,腊梅天资有限,难的全学不会,元墨也不勉强她,反正能弹出点动听的声音能娱人耳目就不错了。
    但这样简单的曲子,在两位高手的手中一下子变得好听了十倍,尤其是两琴合奏,琴声如同珍珠迸溅,颗颗饱满圆润,一声接一声,真的像是有千百只黄莺一起啼鸣,声声宛转。声音仿佛能直接形成画面,画舫中黄莺飞舞,直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好”
    元墨大赞。
    她终于知道客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听曲子了,好的曲子听了真让人忍不住多喝两杯。
    而就在这个时候,又一缕琴声由远及近,飘飘悠悠,穿风度水而来。
    这琴声可不是活泼稍皮的黄莺啼,它异常低郁,仿佛一个失落的男子在伤心之地徘徊不去,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楼上的琴声刹时断绝,片刻后再度响起,琴声中大有劝慰之意。
    “外面是怀君,楼上是明珠。”姜九怀停下来道。
    怀君是思念之曲,明珠有开解之意。
    元墨点头“不愧是扬州花魁,果然是仰慕者众多。”
    即使是对音律不太熟,她也听得出外面的仰慕者对言妩用情颇深,而言妩却一直好言相拒,琴声虽然柔和,却一直很坚定。
    但外面的琴声却也是不折不挠,迂回不去,并且渐渐有激烈之意。
    “拖泥带水,扰人清闲。”姜九怀微一皱眉,手指拂过琴弦,杀伐之乐铮然而出,金戈铁马之意中挟带着森然怒意,仿若九天上的神明宣泄自己的不悦。
    楼上与外面的琴声皆停,像是被神明的怒气镇压。
    元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传闻中的家主大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中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中君并收藏传闻中的家主大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