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阳村四周环绕着山,树木荫郁,晨间,整个村庄被一层清凉的雾水笼罩着,鸟鸣水涧涧。
    赵言头上顶着小啾,一踏出房门,脖子上一阵冷意,他转头回房间加了件宽松的短袄,寻着声进灶房。
    赵梨花一见他便走过来捂着他的手,替他掖了掖衣服,触碰到温热的手便放心了,“近来天冷,多穿点,灶下还是热乎的,去烤烤。”
    灶台口搬着一张矮凳子,赵言走过去坐下,等身上温暖些许,他低头瞧了眼,火灭了,依稀有火星,“阿姐,要烧火吗”
    赵梨花舀干净锅里的水,“阿姐来吧,你去洗洗脸。”
    赵言闻言站起来迈着小腿去角落洗脸,没一会又回来了,坐在灶台口烧火。
    赵梨花取了早间吃的粮食,“洗完脸了”
    “洗完了,”灶下的火噼里啪啦,赵言身子往后退了退。
    “阿姐,吃完饭我跟你去捡柴火。”
    他说的柴火是枯枝烂叶,引火用的,大的柴火棍他们姐弟俩力气不够,坎半天枯树坎不了两根 ,每年都是悄悄从桃婶子那买的。
    “阿姐自己去,你家里待着,”赵梨花拒绝了,山里可不如平地好走。
    早饭后,赵梨花果真自己一个人走了,跟着她的还有张高这人。
    田地和族人的事,也得等他们捡了这柴火再说,赵梨花这两日太忙,昨夜姐弟俩才发现明后两日煮饭都没柴火烧了。找桃婶子聊天的计划亦往后推两天。
    赵言在家待着实在无聊,他去隔壁找铁柱。
    铁柱一听见他的声儿就出来了,“石头”
    “铁柱,去不去捡竹笋壳 ”
    竹笋壳是从竹子上褪下来的外壳,也叫竹壳,是个引火的好玩意儿。
    “好啊,奶我跟石头捡竹笋壳去了”
    “诶,等一会,”桃婶子闻声从屋里出来,瞧见两手空空的大孙子,给他们一人一个竹篾篓子,又交代铁柱,“用这个装,装完直接拖到你石头哥家去,”
    每年夏秋季节,村里都有许多捡竹笋壳的娃,那玩意儿在村口的竹林里多的是,不过桃婶子家不用,她儿子一有空就上山弄柴火,不缺这玩意儿。
    铁柱听都没听清,欢天喜地拉着石头跑了。
    桃婶子还想着要套石头话,是关于买地的事,琢磨了一晚上是越想越可行,结果他大孙子直接把人拉走了,她一口气憋在胸口,差点没缓上来。
    赵言脸蛋憋得通红,他发现自己的力气还不如一个小屁孩的。
    “铁柱,停下来,”赵言喘着气,小屁孩还挺会跑的。
    “石头哥,咋啦”铁柱脸蛋红扑扑的,气息均匀。
    这就是常年上山下河的娃和常年蹲院子里娃的区别。
    “天气热,咱们慢慢走。”赵言说了个小谎。
    铁柱点点头表示知道,只过了一会,他这边拔株草,那边摘个叶子,蹦蹦跳跳一路上就没停过。
    村口这片竹林不大,靠着后山。
    赵言走近小竹林,已经有好几个娃在那捡,这玩意儿不重,装满一大筐还不如篮子重。
    “哇,好多哦,”铁柱低呼一声,“石头哥,咱们赶紧捡。”
    赵言明显感觉到小屁孩话音一落,离他们近的几个娃加快了捡的速度。
    “铁柱,你别扎着手,”瞧着他弯腰捡,赵言赶紧提醒他,竹笋壳正面顺滑,背面长了灰白色的毛,扎在手上能痒半天。
    “知道啦”铁柱捡了好几个。
    赵言一边捡,一边塞严实了,竹笋壳占地方,若是随便塞进篮子,塞几块就满了。
    半个时辰后,两个小屁孩拖着满满的一筐干竹壳,铁柱走在前头,一边拖一边掉,赵言还得半路停下来捡,回到家,铁柱扔下就不想动了。
    赵言将竹笋壳倒进院子,拉着铁柱捡的那份去隔壁。
    “桃婶子”
    “诶,这么快回来了我家铁柱又赖在你家了。”
    赵言抿嘴一笑,“外头太阳晒,婶娘,这是铁柱捡的,我给你放哪儿”
    “你这娃,你还特意拿过来,你叔几个捡了好多柴火,咱不缺,赶紧拿回去。”
    桃婶子还想讨好这娃呢。她知道这娃是赵梨花的命。
    “婶子,我给你放这了。”赵言扔下东西就跑。
    桃婶子无奈,拎着筐去了趟隔壁,一进门就见她家铁柱赖坐在地上吃山李子。
    “铁柱,石头呢”
    她话音一落,赵言拎着个破壶出来了。
    铁柱站起来,“走,石头,我们赶紧挖蚯蚓去。”
    “婶子,”赵言一眼就瞧见了地上的筐。
    “东西我给你先放这了,别又拿回来了啊。”
    铁柱迫不及待拉着他出门,村里的男娃子总有些特殊的爱好,挖蚯蚓捉虫子摸鱼。
    这半上午,赵言捡了竹壳,揪了烂叶子挖了蚯蚓喂了鸡。
    刘氏半道上偷偷问了好几个人,这才摸到了赵家的院门口。
    赵言洗手时感觉到炙热的视线,他一转身,只见一个穿着灰蓝色粗布麻衣、头上包裹着头巾约摸五十出头的陌生妇人一直往他院子看。
    赵言视线与她对上,莫名觉得这人有些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成农家子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甜甜的汤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甜甜的汤圆并收藏穿成农家子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