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郡主沉浸其中, 直至察觉声音近在耳边, 她有所察觉地抬起头,望进一双认真而温和眸中。赵言愣了下, 随后极其自然地抬手摸了摸她的长发, “要不要继续”
她指尖压下书的一角,“好,”
夫妇二人在书房中待了半日, 后半段时间的气氛有些旖旎,不过依然未越过规矩。
赵言难得休假,午后又陪着她休息了小半刻。
感情就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从生疏到融洽, 再到一体。
赵梨花和张高从铺子那边回到家中时, 才发觉新婚夫妇二人眉眼间多了些情思。他们对了对眼神, 甚是欣慰。
承欢郡主成亲的第三日。
仁寿殿, 四周寂静无声,香炉袅袅生烟, 一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在上方靠坐着, 微眯着眼睛休息,着碧绿色宫装的宫女在其后执扇子缓缓扇动着。
直到一位老嬷嬷匆匆而来,笑道,“启禀太后, 他们夫妇二人已在殿外候着。”
“传, ”老妇人也就是太后笑道。
“是, ”老嬷嬷笑着退下。
新婚夫妇相携而来, 给仁寿殿添了三分亮丽的颜色。
“荣安拜见皇祖母,”女子语气中带着自然的亲呢之态。
“臣拜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赵言掀开衣摆跪下,守着规矩未抬起头。
“好好好,都起来吧。”太后的视线扫过二人,笑着朝承欢郡主招手。“荣安,”
二人起身,承欢郡主看了她夫君一眼,这才旎旎走上前去,自然握住太后的手,柔声道,“皇祖母,”
她今日穿了一身讨长辈喜欢的红色锦绣描花长裙,玉带束腰,梳着妇人妆 ,薄施粉黛,可见其脸蛋白里透红。
太后见状也放心了,轻拍了拍她的手。
两道视线落在他的身上,赵言保持谦恭的姿态。
“状元郎可否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太后心情很好地问道。
赵言行了一礼,缓缓抬起头,只是视线却错过太后,避免直视于她。
“好好好,皇帝果然没有哄骗哀家,真是容貌上乘。”太后脾性慈和,笑了两声。
赵言眼皮跳了一下,拱手只道不敢当。
就在这会儿,老嬷嬷附身在太后耳边说了两句话,随后退下。
她视线落在赵言身上,笑道,“先带状元郎去偏殿休息吧,不要怠慢了。”
赵言一时不解,直至听到外头女子的交谈声,他主动跟着退下避嫌,“臣告退,”
离开之前,他视线与承欢郡主对视了一秒。
过来瞧热闹的是仁元帝的几个公主,以及后宫的几位娘娘。
一群人进来问好后便打量荣安的精神面貌,探知她的婚后生活。
才喝了杯茶,待太后不耐,打发她们离去,荣安才被她问了些嫁人之后的事。
“你舅舅近来政务繁忙,过两日再召见状元郎。”太后与她解释。
无外人在,祖孙二人谈话自在不少,只是依然守着规矩。
承欢郡主知道舅舅以国事为主的性子,体贴道,“还是以国事为紧。”
“嗯,”太后放下手中的佛珠。
老嬷嬷机灵地挥手让四周的宫女先退下。
承欢郡主有所察,便听她以平常语气问道,“他待你如何若是不好,哀家可为你做主。”
一旁的老嬷嬷头一低,只有她知道太后是什么意思。
“皇祖母,他待我很好。”承欢郡主愣了下便缓缓道来,声音温柔似水,眼底带了笑意。
太后听她语气不似作假,欣慰,“那就好,说明你舅舅眼光好。哀家希望咱们荣安长乐无忧啊。”
承欢郡主眼眶一热,笑容柔和,“多谢皇祖母,荣安会长乐无忧的。”
祖孙二人接着又聊了不少事。
赵言在偏殿喝了一杯茶,踱步到窗边,外头是一个小花园,六月份,外头的太阳正大,他看着近处的景色,思绪早就飘了。
时间慢慢地流逝,待承欢郡主过来时,赵言正拿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听见声响,他揉揉眉头站起,承欢郡主身高比他矮了一头,轻声道,“夫君。”
赵言放下书嗯了一声,自然地过去牵住她的,问,“可是要留下来陪一陪太后”
承欢郡主笑着摇头,“皇祖母去休息了。”
“好。” 二人相顾无言。
长公主与仁元帝是一母同胞的关系,姐弟关系极好,后来在皇位的争夺中,长公主为了助力仁元帝夺取皇位,嫁了一位将军,生下女儿荣安,只可惜所嫁非人,失了性命。
承欢郡主的性子随了长公主,温柔大方,虽从小受宠,却不骄不傲,反而更得太后和皇上宠爱。
这也是承欢郡主出嫁后回门会直接进宫的缘故。
赵言牵着她的手,“先陪你回一趟长公主府”
“好,”
二人找老嬷嬷告知了一声,尔后出宫。
抵达长公主府,赵言并未急着离开,携她在府中逛了逛,出来时已经天黑了。
他接过清芍递来的外袍,掀开披在她身上,修长的指尖绕过长袍的带子,缓缓系上。
“多谢夫君,”承欢郡主被他仔细照顾着,心尖触动。
二人是挨着坐的,听到这话,赵言嗯了一声。
到了府门前,清芍和清荷方要上来帮忙,赵言自己直接候在马车一旁,见她从马车出来,伸手扶她下来。
指尖下的手臂坚硬有力,踩在地面之后,承欢郡主低头跟上他。
大门后,一个小
她指尖压下书的一角,“好,”
夫妇二人在书房中待了半日, 后半段时间的气氛有些旖旎,不过依然未越过规矩。
赵言难得休假,午后又陪着她休息了小半刻。
感情就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从生疏到融洽, 再到一体。
赵梨花和张高从铺子那边回到家中时, 才发觉新婚夫妇二人眉眼间多了些情思。他们对了对眼神, 甚是欣慰。
承欢郡主成亲的第三日。
仁寿殿, 四周寂静无声,香炉袅袅生烟, 一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在上方靠坐着, 微眯着眼睛休息,着碧绿色宫装的宫女在其后执扇子缓缓扇动着。
直到一位老嬷嬷匆匆而来,笑道,“启禀太后, 他们夫妇二人已在殿外候着。”
“传, ”老妇人也就是太后笑道。
“是, ”老嬷嬷笑着退下。
新婚夫妇相携而来, 给仁寿殿添了三分亮丽的颜色。
“荣安拜见皇祖母,”女子语气中带着自然的亲呢之态。
“臣拜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赵言掀开衣摆跪下,守着规矩未抬起头。
“好好好,都起来吧。”太后的视线扫过二人,笑着朝承欢郡主招手。“荣安,”
二人起身,承欢郡主看了她夫君一眼,这才旎旎走上前去,自然握住太后的手,柔声道,“皇祖母,”
她今日穿了一身讨长辈喜欢的红色锦绣描花长裙,玉带束腰,梳着妇人妆 ,薄施粉黛,可见其脸蛋白里透红。
太后见状也放心了,轻拍了拍她的手。
两道视线落在他的身上,赵言保持谦恭的姿态。
“状元郎可否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太后心情很好地问道。
赵言行了一礼,缓缓抬起头,只是视线却错过太后,避免直视于她。
“好好好,皇帝果然没有哄骗哀家,真是容貌上乘。”太后脾性慈和,笑了两声。
赵言眼皮跳了一下,拱手只道不敢当。
就在这会儿,老嬷嬷附身在太后耳边说了两句话,随后退下。
她视线落在赵言身上,笑道,“先带状元郎去偏殿休息吧,不要怠慢了。”
赵言一时不解,直至听到外头女子的交谈声,他主动跟着退下避嫌,“臣告退,”
离开之前,他视线与承欢郡主对视了一秒。
过来瞧热闹的是仁元帝的几个公主,以及后宫的几位娘娘。
一群人进来问好后便打量荣安的精神面貌,探知她的婚后生活。
才喝了杯茶,待太后不耐,打发她们离去,荣安才被她问了些嫁人之后的事。
“你舅舅近来政务繁忙,过两日再召见状元郎。”太后与她解释。
无外人在,祖孙二人谈话自在不少,只是依然守着规矩。
承欢郡主知道舅舅以国事为主的性子,体贴道,“还是以国事为紧。”
“嗯,”太后放下手中的佛珠。
老嬷嬷机灵地挥手让四周的宫女先退下。
承欢郡主有所察,便听她以平常语气问道,“他待你如何若是不好,哀家可为你做主。”
一旁的老嬷嬷头一低,只有她知道太后是什么意思。
“皇祖母,他待我很好。”承欢郡主愣了下便缓缓道来,声音温柔似水,眼底带了笑意。
太后听她语气不似作假,欣慰,“那就好,说明你舅舅眼光好。哀家希望咱们荣安长乐无忧啊。”
承欢郡主眼眶一热,笑容柔和,“多谢皇祖母,荣安会长乐无忧的。”
祖孙二人接着又聊了不少事。
赵言在偏殿喝了一杯茶,踱步到窗边,外头是一个小花园,六月份,外头的太阳正大,他看着近处的景色,思绪早就飘了。
时间慢慢地流逝,待承欢郡主过来时,赵言正拿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听见声响,他揉揉眉头站起,承欢郡主身高比他矮了一头,轻声道,“夫君。”
赵言放下书嗯了一声,自然地过去牵住她的,问,“可是要留下来陪一陪太后”
承欢郡主笑着摇头,“皇祖母去休息了。”
“好。” 二人相顾无言。
长公主与仁元帝是一母同胞的关系,姐弟关系极好,后来在皇位的争夺中,长公主为了助力仁元帝夺取皇位,嫁了一位将军,生下女儿荣安,只可惜所嫁非人,失了性命。
承欢郡主的性子随了长公主,温柔大方,虽从小受宠,却不骄不傲,反而更得太后和皇上宠爱。
这也是承欢郡主出嫁后回门会直接进宫的缘故。
赵言牵着她的手,“先陪你回一趟长公主府”
“好,”
二人找老嬷嬷告知了一声,尔后出宫。
抵达长公主府,赵言并未急着离开,携她在府中逛了逛,出来时已经天黑了。
他接过清芍递来的外袍,掀开披在她身上,修长的指尖绕过长袍的带子,缓缓系上。
“多谢夫君,”承欢郡主被他仔细照顾着,心尖触动。
二人是挨着坐的,听到这话,赵言嗯了一声。
到了府门前,清芍和清荷方要上来帮忙,赵言自己直接候在马车一旁,见她从马车出来,伸手扶她下来。
指尖下的手臂坚硬有力,踩在地面之后,承欢郡主低头跟上他。
大门后,一个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