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言先斩后奏, 拿着热乎乎新到手的银钱在离家不远的街道租了个小铺子。
他阿姐和姐夫围着他转已经有两三月的时间了,若说一开始卖吃食是为了赚钱, 那么到了后面,他阿姐和姐夫便是真的喜欢做这件事。
赵言希望他们能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
赵梨花盯着契约看, 她甚至有过等他成亲后就回家不给他添乱的念头,结果全被这一纸契约打乱了。
“阿姐,钱还能再挣。”之前他也劝过,偏他们怕他在京城日子不好过, 每分钱掰着花。
事情已经这样了, 一租租了半年, 又退不了, 赵梨花还能说什么
见他们心情平静下来,赵言才带他们去铺子里逛了一圈, 地方不大,约摸十五六平方米, 挤一挤能放不少东西。
张高四处乱摸, 道, “这么小怎么就这么贵呢”
赵言转悠了一圈,“京城物价高。”
张高摸着后脑勺叹气, 不一会儿又跟个没事人似的,“我们要先准备开铺子用的物什了。”
“对, ”赵言笑了, 知道他们注意力已经算是转移了。
安置好他们, 赵言开始忙户部的事。
他现在一看见户部的财政收入支出和人口、田赋数据就头疼。
他准备先把模板做出来, 整个国家就相当于一个需要管理的公司,那么改良版的复式记账法也同样可以使用。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其实财政而言,它可比后世的公司记账简单多了,如今支出多在于赈灾或者军队拨款和工程建设 ,收入上税收则占了半分之九十。
二者只要按照记账法的格式把收入支出明细记上去就行,且这个方法讲究左右对称有固定的格式,一目了然,还能看出钱的流向,为什么增为什么减。
而针对人口方面和其它方面的统计,则可以采用最直观的方法,用横排竖列的表格直接填上去。
横排是年份,竖排则是具体的项目,中间还能穿插年份的数据变动,看出增减和趋势。
赵言他有后世的思维在,倒是很快做出来两个样板,将最近两年的数据填上去。
为了过几日统计数据时少受些罪,赵言翌日一早就去找户部侍郎。
相比于手下不得停歇,户部侍郎王全只要负责最后的核对即可 ,当然,若是出了错没发现,他则负主要责任。
赵言拿着两张纸过去时,他正在翻阅手下方才交上来的数据。
“王大人,”小厮引赵言进去,尔后退下。
赵言候在那等他。
“何事”王全抽空抬头看了他一眼,认出他是去年的状元郎。
“王大人,学生昨日整理了一日的数据,只是觉得太过冗杂,一是不方便记录,而是不方便查找,因而我想了个简单的处理办法,大人有没有兴趣看一下”赵言直接说明来意。
王全这才抬起头认真看向他,他拧着眉头,看了半日账本头有些疼,“什么办法”
赵言表情不变,直接将手中的两张纸递过去。
王全手底下还压着一堆要查看的,他让他先放着。
赵言一点都不意外,他心情平静地退出去。
赵言从里头出来时,秦荣走到他身边,不经意地笑着问他,“怎么去了这么久”
“嗯,有些账目不确定想找大人核对一下。”
秦荣哦了一声,也不知信没信,不过赵言却不在意。
他从上午等到晚上天黑前,王全都没过来找他,有些意外却在意料之中。夜里天冷,他披上外袍先行离开。
屋里还掌着三盏灯笼,王全揉着眉头,抬手整理时,才发现下面还压着两张纸。
白日里找他的人不少,他完全想不起赵言来过的事。
他低头撇了一眼纸张上的东西,方要移开视线,目光再次一顿。
小厮已经提好灯笼,“大人,”
王全一抬手示意他别说话,尔后神色不明地捡起上方那张纸。
纸张上的字体牵丝劲挺,而最让他惊讶的,还是这从未见过的一排排的数字排列方式。
王全虽未看过这样的方法,他脑子却不蠢,按照提示去看,疼了一日的脑子忽然变得清晰起来。
很明显,他看懂了,而且他看出上面有一列正是他今日处理过的,他不自觉地对比账本上的,再看看自己手中的,二者立即有了高低之分。
王全在户部待了差不多十五年时间了,他激动地翻过来想看是谁整理的,结果未留名。
脑中莫名闪现一句话,“王大人,你有没有兴趣”
状元郎赵言
王全拿着两张纸急匆匆地想去找人,小厮追上他,“大人,几位大人早就下朝了。”
他脚步一顿,脸上有痛惜之意,“都离开了”
其实不用小厮回答,他也看见隔壁的门已经关上了,黑乎乎的一片。
王全忽然有些懊恼。
小厮疑惑,“大人”
“没事,先回府。”
“是,大人,大人明日便是上元节。”
“上元节”那岂不是休沐日王全更懊恼了,一边往前走一边问,“你知不知道赵大人家在哪”
“赵大人,你说的可是赵状元郎大人”小厮白日也在他旁边候着。
“嗯,”王全脚步不停。若不是夜色深了,他现在就想过去。
“小的不知,小的明日去问问。”小厮忙追上他的步伐。
二人的声音越来越远。
上元节,朝中官员有一日休息时间。又因为太后崇尚节俭,因而近几年宫中都未办上元节灯会。但却不妨碍他们京城民间灯会的举办。
赵梨花和张高二人的心思都被铺子勾去了,他们还想着趁京城灯会的时候赚些钱,当然,主要是为了把本赚回来,给他们家言哥儿存聘礼,能存多少是多少。
明日一整日时间,赵言计划着编写完下一册。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赵梨花晚饭后过来找他。
“阿姐,不用敲门,你直接进来就成。”
赵梨花一听干脆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尾巴小豆子。
她将茶水搁在一旁,“言哥儿,阿姐有事同你说。”
赵言将面前的一本书递给小豆子,道,“阿姐,你说吧。”
赵言看着他道,“阿姐今日去铺子里,听了不少人说,上元节的时候,闺中女子等都会出来放灯许愿,也有男女相约的,你看,你要不要邀一下郡主”
赵梨花后面声音有些小,不过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了,“今年有不少宜嫁娶的日子,你和郡主的婚事最晚也不会拖到年底,能多相处便多相处,感情上来了,之后日子也能过得舒坦一些。”
在某些事情上,赵梨花还是看得很清楚的,何况,身为女子,她也了解女子的想法。
赵言一时哑然,耳根有些红,他哭笑不得,“阿姐,你这,”担心得也太多了吧
不过他还真没想到这事,关键是因为他不知道上元节有这个放灯许愿的习俗。
赵梨花也笑了,“看你自个的想法。”
赵言嗯了一声,只好道,“好,我托人送信告知郡主一声。”
赵梨花笑着退出去,又让
他阿姐和姐夫围着他转已经有两三月的时间了,若说一开始卖吃食是为了赚钱, 那么到了后面,他阿姐和姐夫便是真的喜欢做这件事。
赵言希望他们能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
赵梨花盯着契约看, 她甚至有过等他成亲后就回家不给他添乱的念头,结果全被这一纸契约打乱了。
“阿姐,钱还能再挣。”之前他也劝过,偏他们怕他在京城日子不好过, 每分钱掰着花。
事情已经这样了, 一租租了半年, 又退不了, 赵梨花还能说什么
见他们心情平静下来,赵言才带他们去铺子里逛了一圈, 地方不大,约摸十五六平方米, 挤一挤能放不少东西。
张高四处乱摸, 道, “这么小怎么就这么贵呢”
赵言转悠了一圈,“京城物价高。”
张高摸着后脑勺叹气, 不一会儿又跟个没事人似的,“我们要先准备开铺子用的物什了。”
“对, ”赵言笑了, 知道他们注意力已经算是转移了。
安置好他们, 赵言开始忙户部的事。
他现在一看见户部的财政收入支出和人口、田赋数据就头疼。
他准备先把模板做出来, 整个国家就相当于一个需要管理的公司,那么改良版的复式记账法也同样可以使用。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其实财政而言,它可比后世的公司记账简单多了,如今支出多在于赈灾或者军队拨款和工程建设 ,收入上税收则占了半分之九十。
二者只要按照记账法的格式把收入支出明细记上去就行,且这个方法讲究左右对称有固定的格式,一目了然,还能看出钱的流向,为什么增为什么减。
而针对人口方面和其它方面的统计,则可以采用最直观的方法,用横排竖列的表格直接填上去。
横排是年份,竖排则是具体的项目,中间还能穿插年份的数据变动,看出增减和趋势。
赵言他有后世的思维在,倒是很快做出来两个样板,将最近两年的数据填上去。
为了过几日统计数据时少受些罪,赵言翌日一早就去找户部侍郎。
相比于手下不得停歇,户部侍郎王全只要负责最后的核对即可 ,当然,若是出了错没发现,他则负主要责任。
赵言拿着两张纸过去时,他正在翻阅手下方才交上来的数据。
“王大人,”小厮引赵言进去,尔后退下。
赵言候在那等他。
“何事”王全抽空抬头看了他一眼,认出他是去年的状元郎。
“王大人,学生昨日整理了一日的数据,只是觉得太过冗杂,一是不方便记录,而是不方便查找,因而我想了个简单的处理办法,大人有没有兴趣看一下”赵言直接说明来意。
王全这才抬起头认真看向他,他拧着眉头,看了半日账本头有些疼,“什么办法”
赵言表情不变,直接将手中的两张纸递过去。
王全手底下还压着一堆要查看的,他让他先放着。
赵言一点都不意外,他心情平静地退出去。
赵言从里头出来时,秦荣走到他身边,不经意地笑着问他,“怎么去了这么久”
“嗯,有些账目不确定想找大人核对一下。”
秦荣哦了一声,也不知信没信,不过赵言却不在意。
他从上午等到晚上天黑前,王全都没过来找他,有些意外却在意料之中。夜里天冷,他披上外袍先行离开。
屋里还掌着三盏灯笼,王全揉着眉头,抬手整理时,才发现下面还压着两张纸。
白日里找他的人不少,他完全想不起赵言来过的事。
他低头撇了一眼纸张上的东西,方要移开视线,目光再次一顿。
小厮已经提好灯笼,“大人,”
王全一抬手示意他别说话,尔后神色不明地捡起上方那张纸。
纸张上的字体牵丝劲挺,而最让他惊讶的,还是这从未见过的一排排的数字排列方式。
王全虽未看过这样的方法,他脑子却不蠢,按照提示去看,疼了一日的脑子忽然变得清晰起来。
很明显,他看懂了,而且他看出上面有一列正是他今日处理过的,他不自觉地对比账本上的,再看看自己手中的,二者立即有了高低之分。
王全在户部待了差不多十五年时间了,他激动地翻过来想看是谁整理的,结果未留名。
脑中莫名闪现一句话,“王大人,你有没有兴趣”
状元郎赵言
王全拿着两张纸急匆匆地想去找人,小厮追上他,“大人,几位大人早就下朝了。”
他脚步一顿,脸上有痛惜之意,“都离开了”
其实不用小厮回答,他也看见隔壁的门已经关上了,黑乎乎的一片。
王全忽然有些懊恼。
小厮疑惑,“大人”
“没事,先回府。”
“是,大人,大人明日便是上元节。”
“上元节”那岂不是休沐日王全更懊恼了,一边往前走一边问,“你知不知道赵大人家在哪”
“赵大人,你说的可是赵状元郎大人”小厮白日也在他旁边候着。
“嗯,”王全脚步不停。若不是夜色深了,他现在就想过去。
“小的不知,小的明日去问问。”小厮忙追上他的步伐。
二人的声音越来越远。
上元节,朝中官员有一日休息时间。又因为太后崇尚节俭,因而近几年宫中都未办上元节灯会。但却不妨碍他们京城民间灯会的举办。
赵梨花和张高二人的心思都被铺子勾去了,他们还想着趁京城灯会的时候赚些钱,当然,主要是为了把本赚回来,给他们家言哥儿存聘礼,能存多少是多少。
明日一整日时间,赵言计划着编写完下一册。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赵梨花晚饭后过来找他。
“阿姐,不用敲门,你直接进来就成。”
赵梨花一听干脆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条尾巴小豆子。
她将茶水搁在一旁,“言哥儿,阿姐有事同你说。”
赵言将面前的一本书递给小豆子,道,“阿姐,你说吧。”
赵言看着他道,“阿姐今日去铺子里,听了不少人说,上元节的时候,闺中女子等都会出来放灯许愿,也有男女相约的,你看,你要不要邀一下郡主”
赵梨花后面声音有些小,不过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了,“今年有不少宜嫁娶的日子,你和郡主的婚事最晚也不会拖到年底,能多相处便多相处,感情上来了,之后日子也能过得舒坦一些。”
在某些事情上,赵梨花还是看得很清楚的,何况,身为女子,她也了解女子的想法。
赵言一时哑然,耳根有些红,他哭笑不得,“阿姐,你这,”担心得也太多了吧
不过他还真没想到这事,关键是因为他不知道上元节有这个放灯许愿的习俗。
赵梨花也笑了,“看你自个的想法。”
赵言嗯了一声,只好道,“好,我托人送信告知郡主一声。”
赵梨花笑着退出去,又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