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家人都以为宁建光进宫之后很快就会出毕竟, 只要说清楚就可以了。
    从先帝还在时,宁建光就是和太后前朝后宫相互扶持才能走到现在。
    太后是宁家的女儿, 大家总归是一家人。
    所有人都这样以为。
    但出乎意料的是,直到第二天早上宁建光仍没有出宫, 这一点就很奇怪了。
    哪怕宁建光是太后的亲弟弟, 经常出入宫闱。
    但外臣不能留宿皇宫,这是常识。
    现在宁建光没有回来, 宁家的主心骨成了宁建行。
    他安慰自己忧心忡忡的子侄们,“先帝去时,晗王年幼, 大姐一人在后宫之中,前朝大臣与诸位皇子虎视眈眈各有打算, 那般凶险的境况,我们仍不是走过来了。那些前朝老臣与成年皇子,现在还有几个活着的
    英宗是咱们宁家扶上去的, 先帝诸子之中就他性情柔懦,若不是大姐挑中了他,咱们宁家一路帮他, 这皇位轮不到他坐。现在贵妃有孕, 咱们宁氏一族不仅有从龙之功, 还有大姐与贵妃庇护, 日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太后与咱们是一荣俱荣,不会为了这点小事把大哥怎样的。我下朝之后托人去宫中问一问,有太后和贵妃娘娘在, 大哥不会有什么问题。可能只是出了一点小状况而已。”
    第二天的早上,宁家的子侄们照常上朝。
    这一次的早朝似乎与从前的每一日都没有什么区别,大臣们各抒己见,谈论着大齐各地需要处理的问题,亦或者告诉陛下下面传来的好消息。
    只是宁家的子侄与党羽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另外有一些始终保持沉默的人,今天也在继续保持沉默。
    从太子病重紧闭宫门,不再接见官员来客起,一些人就陷入了沉默。
    他们保持了很久的沉默,以至于让群臣都习以为常了。
    一个人打破了这种沉默,这个人叫许沛,官职并不高,屈屈七品监察御史,满殿的官员属他站的最靠后。
    御史台的诸位大人连日来为灵国公写出的奏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没有一封有用。
    英宗那么忙,哪有空一封封的都看过去。
    老掉牙的论调根本无法引起英宗与群臣的重视,反正御史台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几句话,骂不出新花样来,连宁建光自己听着都觉得不痛不痒。
    这一次却不同,因为许沛弹劾灵国公的并不再是失仪,贪腐,逾越。
    他给了灵国公一个全新的定义,一个更大的罪名,这个罪名是谋反。
    洋洋洒洒数百字,一气呵成罗列了灵国公往日的所作所为,灵国公从前的所作所为没什么稀奇的,御史台的大人们都快给灵国公写出个人小传了。
    稀奇的是,灵国公最近的所作所为,他写出了新的花样。
    首先税赋有三种,种了地,按照土地要交税,生了孩子按照人头要再交一个人头税,此外每年还要服徭役。
    灵国公不但侵占了土地,还将农民变成了他一个人的劳工,无偿服役。
    这一下农民不能再种地,土地不上税,这些人也不会再服徭役。
    赋税是给谁交的
    是给天子交的,收税是天子的特权,那些土地也都是天子的土地。
    所以他抢的不是农民的田地,他抢的是天子的田地子民和税赋。
    做出这个总结之后,他进行了一番愤怒的质问,翻译一下意思就是,你宁建光算老几,抢天子的地,还抢天子的人,还让平民给你服役。
    你居然代行了天子的权力
    你什么居心
    如果到此为止便也就算了。
    但许沛还进一步做了个要命的联想和大胆假设。
    城外匪盗横行,天子脚下居然出现了悍匪。今时今日满殿中没遭到悍匪抢劫的大人屈指可数,他们今日已然敢抢掠百官与亲王,他日未必不会进攻皇宫。
    问题来了,这些匪盗从何而来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们是被灵国公聚集起来的百姓,聚集起来之后又逃走,由民变匪。
    许沛就这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答案的问题进入了更深一步的探究设想。
    这些匪盗真的是那么简单的逃走了吗
    一群百姓怎么可能突然一夜之间就变成匪盗。他们为什么要抢劫,抢起达官贵人都不见手软,连亲王他们都敢抢。
    他们哪来这么大的胆子
    他们抢的又是什么
    若是饥民,抢的应该是粮食,可他们什么都抢,金银珠宝美人书画,甚至于兵器,包罗万象。
    抢的还很有组织和纪律。进退得宜,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在东宫为所欲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梵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梵妾并收藏我在东宫为所欲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