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岳州位于江南鱼米之地,辖内凡四十二县, 十四余万户, 丁口五十万。
从江阴侯受封此地之后, 一直是京城一大粮仓。
一朝天翻地覆,临近州县快马飞报,奏文八百里加急呈递, 说杜氏蓄起反志,更无异于在朝廷腹心之上狠狠地捅了一刀。
天子闻人觉在朝会上安坐如山,一双深沉的眼却将满朝的文武都看定了。
杜季明汗出如浆。
他最近一直在京中流连, 虽然知道岳州族中对他此行并不抱太大希望,但他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加之他毕竟还是杜氏名正言顺的侯爷, 对族中的声音也一向弹压得住。
明明上个月还好好的。
他最近频繁出入宫闱,跟长公主也已经有了默契
他想起那个远远见过几回的小少女,对方最近在京中的名声, 他身边的人也时时关注着。
稳得住局面沉得住气,性情、风仪俱佳, 加上合适的出身。
是他选了又选, 最适合做江阴侯府主母的女孩。
长公主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暧昧不明,到如今已经渐渐有点头的趋势。
长公主,对了,长公主。
他微微抬起头来,极快地在御座之后掠了一眼。
猩红地衣铺上丹墀,九龙蟠珠的王座之后, 珠帘静静地垂着,大殿里没有一丝风,龙眼大的真珠一动不动,静悄悄地落在那里。
空荡荡的。
杜季明脑中有一瞬的空白。
这些日子以来,会坐在那里陪伴天子上朝的长公主呢
他整个人都怔住了。
头顶上有不带情绪的微哑声音响起来,仿佛在唤他的名字“杜爱卿,意下如何啊”
杜季明背上、手心都沁出了细细密密的冷汗。
满朝都寂静,分明每个人都低着头,杜季明却依然感受到身后无数的视线暗暗落在他的身上。
还有头顶那束不带情绪的目光。
如芒在背。
他忽然跪了下来,道“臣对陛下一片忠心臣自高祖以来,深蒙皇恩,纵有奸人从中作祟,实不能改臣耿耿之心。”
他“砰砰”地磕着头,心中念头电光石火般地轮转。
江阴发生了什么事,他这个杜氏家主竟然一无所知。
既然他们行事之前不曾考虑过他这个族长的安危,那也不能怪他自保。
他高声道“臣今日原本也有一桩私心,想请求陛下的垂恩成全。”
“臣歆慕明珠公主殿下多年”
“哦”
天子至此似乎终于有了一点动容,语气里带上了一点缓和之意,道“竟有此事”
杜季明蓦地松了口气。
他心中翻江倒海,死死地伏在地上,声音里没有露出一点异样来“陛下容禀。臣对明珠公主之意,天地可鉴”
有那么一刻钟,他不知道自己之前究竟都说了什么。
只是天子似乎十分满意,嘉许和安抚他“朕知道杜爱卿是国之栋梁。昔日老杜卿还在的时候,也时常为你的终身大事担忧,只是没想到你用情如此之久,却又藏得如此之深。”
甚至当场为他和闻人泠赐下了婚事。
一卷明黄色的圣旨薄薄一折,就将此事轻轻定调了。
明珠公主的婚事迁延已久,如今终于定了下来,阁老们都觉得欣慰,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杜季明是真的爱慕闻人泠也好,还是只是借此来向皇帝表忠心也罢,却不是一件值得关注和讨论的事了。
散了朝,闻人觉被内侍们前呼后拥地回了上书房。
杜季明在大殿上没有找到的长公主闻人亭,正坐在书案后看着奏章和密信,看见闻人觉进屋,把手头的事匆匆放下了,快步迎了上来。
一众内侍都退在了门外,只有贴身服侍天子二十余年的大内相褚茗留在房中,低着头站在帘栊底下,不去窥视内间的响动。
闻人亭搀住了闻人觉的手,就将一方帕子挡在了他的口唇边。
闻人觉身形微微晃了晃,旋就忍耐不住地咳了几声。
斑驳的血点喷溅在手帕上。
闻人亭感受到他身子稳住了,才将帕子收回来,像是被素面上的殷红色刺痛了眼似的,扭过头去,匆匆地将手帕包住了。
她低声道“你睡一会吧。”
她微微低着头,忽然感觉到发间一凉,旋又一暖。冕旒上的珠玉从她鬓边滚落下去,君王将他的额轻轻地抵在了她的发顶。
他只克制地停留了一瞬,就抬起了头,温声道“好。”
闻人亭心如刀绞。
褚茗知机地走过来,跟着闻人亭一起把闻人觉搀到了榻上,又站在一边装作木柱子似的了。
闻
岳州位于江南鱼米之地,辖内凡四十二县, 十四余万户, 丁口五十万。
从江阴侯受封此地之后, 一直是京城一大粮仓。
一朝天翻地覆,临近州县快马飞报,奏文八百里加急呈递, 说杜氏蓄起反志,更无异于在朝廷腹心之上狠狠地捅了一刀。
天子闻人觉在朝会上安坐如山,一双深沉的眼却将满朝的文武都看定了。
杜季明汗出如浆。
他最近一直在京中流连, 虽然知道岳州族中对他此行并不抱太大希望,但他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加之他毕竟还是杜氏名正言顺的侯爷, 对族中的声音也一向弹压得住。
明明上个月还好好的。
他最近频繁出入宫闱,跟长公主也已经有了默契
他想起那个远远见过几回的小少女,对方最近在京中的名声, 他身边的人也时时关注着。
稳得住局面沉得住气,性情、风仪俱佳, 加上合适的出身。
是他选了又选, 最适合做江阴侯府主母的女孩。
长公主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暧昧不明,到如今已经渐渐有点头的趋势。
长公主,对了,长公主。
他微微抬起头来,极快地在御座之后掠了一眼。
猩红地衣铺上丹墀,九龙蟠珠的王座之后, 珠帘静静地垂着,大殿里没有一丝风,龙眼大的真珠一动不动,静悄悄地落在那里。
空荡荡的。
杜季明脑中有一瞬的空白。
这些日子以来,会坐在那里陪伴天子上朝的长公主呢
他整个人都怔住了。
头顶上有不带情绪的微哑声音响起来,仿佛在唤他的名字“杜爱卿,意下如何啊”
杜季明背上、手心都沁出了细细密密的冷汗。
满朝都寂静,分明每个人都低着头,杜季明却依然感受到身后无数的视线暗暗落在他的身上。
还有头顶那束不带情绪的目光。
如芒在背。
他忽然跪了下来,道“臣对陛下一片忠心臣自高祖以来,深蒙皇恩,纵有奸人从中作祟,实不能改臣耿耿之心。”
他“砰砰”地磕着头,心中念头电光石火般地轮转。
江阴发生了什么事,他这个杜氏家主竟然一无所知。
既然他们行事之前不曾考虑过他这个族长的安危,那也不能怪他自保。
他高声道“臣今日原本也有一桩私心,想请求陛下的垂恩成全。”
“臣歆慕明珠公主殿下多年”
“哦”
天子至此似乎终于有了一点动容,语气里带上了一点缓和之意,道“竟有此事”
杜季明蓦地松了口气。
他心中翻江倒海,死死地伏在地上,声音里没有露出一点异样来“陛下容禀。臣对明珠公主之意,天地可鉴”
有那么一刻钟,他不知道自己之前究竟都说了什么。
只是天子似乎十分满意,嘉许和安抚他“朕知道杜爱卿是国之栋梁。昔日老杜卿还在的时候,也时常为你的终身大事担忧,只是没想到你用情如此之久,却又藏得如此之深。”
甚至当场为他和闻人泠赐下了婚事。
一卷明黄色的圣旨薄薄一折,就将此事轻轻定调了。
明珠公主的婚事迁延已久,如今终于定了下来,阁老们都觉得欣慰,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杜季明是真的爱慕闻人泠也好,还是只是借此来向皇帝表忠心也罢,却不是一件值得关注和讨论的事了。
散了朝,闻人觉被内侍们前呼后拥地回了上书房。
杜季明在大殿上没有找到的长公主闻人亭,正坐在书案后看着奏章和密信,看见闻人觉进屋,把手头的事匆匆放下了,快步迎了上来。
一众内侍都退在了门外,只有贴身服侍天子二十余年的大内相褚茗留在房中,低着头站在帘栊底下,不去窥视内间的响动。
闻人亭搀住了闻人觉的手,就将一方帕子挡在了他的口唇边。
闻人觉身形微微晃了晃,旋就忍耐不住地咳了几声。
斑驳的血点喷溅在手帕上。
闻人亭感受到他身子稳住了,才将帕子收回来,像是被素面上的殷红色刺痛了眼似的,扭过头去,匆匆地将手帕包住了。
她低声道“你睡一会吧。”
她微微低着头,忽然感觉到发间一凉,旋又一暖。冕旒上的珠玉从她鬓边滚落下去,君王将他的额轻轻地抵在了她的发顶。
他只克制地停留了一瞬,就抬起了头,温声道“好。”
闻人亭心如刀绞。
褚茗知机地走过来,跟着闻人亭一起把闻人觉搀到了榻上,又站在一边装作木柱子似的了。
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