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的卫生间,听到有人在干呕,当时我以为是有人喝醉了,现在想想可能是我们宿舍楼里有小姑娘在催吐。如果有已经有进食障碍的朋友看到这条回复,能够鼓起勇气接受治疗,家人朋友都会理解你的,早治疗还是可以早康复的。希望大家都好
能够引起一些人对进食障碍这种心理疾病的重视,陆鸣觉得他就算成功了。
他也看了一些从专业角度评价这部微电影的影评。
陆鸣是一个诗人化的导演,但他的作品却没有浪漫主义色彩强烈的电影作品的通病人物脸谱化、戏剧感强烈、缺少生活色彩等。陆鸣还是很踏实地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他的诗性体现在对一种绝对美感的追求和浪漫随性的镜头变化。
如果说国内大导因诗人特质而备受质疑的原因是不接地气,那陆鸣可能是一个热衷于写格律诗的诗人,他很重视故事的结构、线索、伏笔,很喜欢设置故事视角的转变,表现生活的无序性和荒诞性,他和国内前几代导演不同,他在意的是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异化,他的表现手法和解读角度都是完全现代的,是一个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零零后对社会做出的解读。
当然,这一切的评价是陆鸣后来当导演取得一些成绩后,影评人回过头来做出的评价。
此时此刻,陆鸣看到的针对这部微电影的影评更多的还是关于故事内容的讨论,偶有对镜头使用的探讨。陆鸣的这次尝试并没有受到学术派导演的关注,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那么关心网络热点,而是在研究欧洲三大电影节今年的评委团偏好什么题材、风格的电影,自己要怎么拉投资。
陆鸣作为流量,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自然受到论坛广泛关注。内娱的鄙视链是电影咖大于电视剧咖大于爱豆,而导演则是跳脱于这一既定规则的另一维度的存在。艾草看完这部短片,第一时间就开始全论坛发帖开吹,陆鸣黑粉也不甘寂寞,开始带节奏贬低这部微电影。
艾草的夸赞角度也有些莫名,很多艾草在论坛开帖的主题是“太感人了,看哭了”云云,并没有涉及到对微电影结构、主旨、镜头的分析,不过这也很正常,流量粉丝一般的控评和安利口径是数据多么多么一骑绝尘、票房如何、收视率如何、代言销量如何、时尚资源如何,还很少会涉及导演功底。甚至在夸赞爱豆演技的时候,很多粉丝也会选择“哭戏”这种爆发力强的桥段来作为例证,好像自己哭得很伤心,能把观众也感动哭了就是实力的证明。
不过艾草还算不上最夸张的,陆鸣黑粉的切入角度更胜一筹。豆瓣花组的一栋高楼,一小时就有5000多回复,标题是“陆鸣拍这种电影,是不是心理阴暗”,帖子里艾草与黑粉激情batte,讨论这属不属于尬嘲,偶尔有几个想正经讨论剧情、驳斥标题的路人,也被楼里的粉黑大战氛围劝退了,只留下粉丝与黑粉你来我往、互相谩骂。
客观来说,陆鸣在短片里的演技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但因为微电影导演那一栏写着“陆鸣”两个字,陆鸣演技如何也就成为了次要的问题,大家都谈论起了陆鸣导演水平如何。
导演是在粉丝们心目中娱乐行业鄙视链中比电影大咖更高的存在。
陆鸣黑粉执着于批评他不过是某某之流的三流导演,靠煽情博取一些关注和眼泪,是平庸之作。而艾草则把这部微电影吹成颇有昆汀风范,陆鸣就是中国电影的明日之星。
陆鸣坐在客厅的沙发里,揉了揉太阳穴,他开始回想自己青春期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科幻作品或游戏在网上和所谓对家batte。他成为流量好多年了,也还是想不通一部分粉丝和黑粉为什么那么真情实感的问题。他很感激自己的粉丝让他能够有站上更大舞台的机会,因为这些陌生人的支持,他才有了流量,有了话语权和选择权,他才能在父母离婚后像自己13岁暗自立下的誓言那样,不依靠父母而尽早实现经济独立。但他也会看到一些粉丝会因为自己而在互联网上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或是遭受人身攻击。
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又觉得以他的立场,他什么也做不了。
拿起面前的酒杯,陆鸣喝了一口百利甜,他酒量不太行,一个人在家醉酒不好收场,只能喝喝这种低度数甜酒。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一条新消息,来自乔思语。
“你这个月去见过李医生了吗你现在情况怎么样失忆对你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影响吗还需要定期回访,进行心理咨询吗”
能够引起一些人对进食障碍这种心理疾病的重视,陆鸣觉得他就算成功了。
他也看了一些从专业角度评价这部微电影的影评。
陆鸣是一个诗人化的导演,但他的作品却没有浪漫主义色彩强烈的电影作品的通病人物脸谱化、戏剧感强烈、缺少生活色彩等。陆鸣还是很踏实地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他的诗性体现在对一种绝对美感的追求和浪漫随性的镜头变化。
如果说国内大导因诗人特质而备受质疑的原因是不接地气,那陆鸣可能是一个热衷于写格律诗的诗人,他很重视故事的结构、线索、伏笔,很喜欢设置故事视角的转变,表现生活的无序性和荒诞性,他和国内前几代导演不同,他在意的是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异化,他的表现手法和解读角度都是完全现代的,是一个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零零后对社会做出的解读。
当然,这一切的评价是陆鸣后来当导演取得一些成绩后,影评人回过头来做出的评价。
此时此刻,陆鸣看到的针对这部微电影的影评更多的还是关于故事内容的讨论,偶有对镜头使用的探讨。陆鸣的这次尝试并没有受到学术派导演的关注,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那么关心网络热点,而是在研究欧洲三大电影节今年的评委团偏好什么题材、风格的电影,自己要怎么拉投资。
陆鸣作为流量,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自然受到论坛广泛关注。内娱的鄙视链是电影咖大于电视剧咖大于爱豆,而导演则是跳脱于这一既定规则的另一维度的存在。艾草看完这部短片,第一时间就开始全论坛发帖开吹,陆鸣黑粉也不甘寂寞,开始带节奏贬低这部微电影。
艾草的夸赞角度也有些莫名,很多艾草在论坛开帖的主题是“太感人了,看哭了”云云,并没有涉及到对微电影结构、主旨、镜头的分析,不过这也很正常,流量粉丝一般的控评和安利口径是数据多么多么一骑绝尘、票房如何、收视率如何、代言销量如何、时尚资源如何,还很少会涉及导演功底。甚至在夸赞爱豆演技的时候,很多粉丝也会选择“哭戏”这种爆发力强的桥段来作为例证,好像自己哭得很伤心,能把观众也感动哭了就是实力的证明。
不过艾草还算不上最夸张的,陆鸣黑粉的切入角度更胜一筹。豆瓣花组的一栋高楼,一小时就有5000多回复,标题是“陆鸣拍这种电影,是不是心理阴暗”,帖子里艾草与黑粉激情batte,讨论这属不属于尬嘲,偶尔有几个想正经讨论剧情、驳斥标题的路人,也被楼里的粉黑大战氛围劝退了,只留下粉丝与黑粉你来我往、互相谩骂。
客观来说,陆鸣在短片里的演技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但因为微电影导演那一栏写着“陆鸣”两个字,陆鸣演技如何也就成为了次要的问题,大家都谈论起了陆鸣导演水平如何。
导演是在粉丝们心目中娱乐行业鄙视链中比电影大咖更高的存在。
陆鸣黑粉执着于批评他不过是某某之流的三流导演,靠煽情博取一些关注和眼泪,是平庸之作。而艾草则把这部微电影吹成颇有昆汀风范,陆鸣就是中国电影的明日之星。
陆鸣坐在客厅的沙发里,揉了揉太阳穴,他开始回想自己青春期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科幻作品或游戏在网上和所谓对家batte。他成为流量好多年了,也还是想不通一部分粉丝和黑粉为什么那么真情实感的问题。他很感激自己的粉丝让他能够有站上更大舞台的机会,因为这些陌生人的支持,他才有了流量,有了话语权和选择权,他才能在父母离婚后像自己13岁暗自立下的誓言那样,不依靠父母而尽早实现经济独立。但他也会看到一些粉丝会因为自己而在互联网上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或是遭受人身攻击。
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又觉得以他的立场,他什么也做不了。
拿起面前的酒杯,陆鸣喝了一口百利甜,他酒量不太行,一个人在家醉酒不好收场,只能喝喝这种低度数甜酒。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一条新消息,来自乔思语。
“你这个月去见过李医生了吗你现在情况怎么样失忆对你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影响吗还需要定期回访,进行心理咨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