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002 (1/2)
五日后,亲眼盯着新磨盘完工的二公子,终于想起宁王世子的事。
拍着脑壳骂自己糊涂,妹妹当时肯定是强颜欢笑,他居然没瞧出来
石匠小心地刷洗石磨“二公子,您看这样成吗”
沙盘图纸已经有些乱了,李锦乐对比了一下,觉得一模一样“好来几个人,给我抬到牛车上去”
牛是珍贵的牲口,每天都有仆人刷洗得干干净净,可是两台石磨还是太重了,一头牛拉不动。
李锦乐当机立断,派人去拉第二头牛,总算顺利把石磨拉走。
现在是悼公二年,卫国刚结束长达十年的战乱,迎来新君主,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濮阳街头,贫苦百姓三三两两,个个面黄肌瘦,颧骨高突。普通百姓走路,贵族们则乘坐牛车。
至于马,那是国家财产,都在军营好生养着呢。
牛车慢悠悠朝丞相邸走去,路上偶有好奇的眼光,家奴甩着鞭子,十分嚣张“看什么看当心打瞎你们的眼睛”
穷人连忙避开,免得遭皮肉之苦。
“驾,驾”身后忽然传来马蹄哒哒的声音。
李锦乐躺在牛车上看去,乐了“大哥”
李定邦一拉马缰“吁二弟,在此做甚”
李家一门两官,除了丞相李绰,还有嫡长子李定邦,在卫军里是个军官。
李锦乐吐了草“月儿要我拉石磨回家。”
“石磨”李定邦看向牛车,圆滚滚的石磨上有簇新的凿刻痕迹。
“一起回去。”李定邦把马缰交给家奴,爬上牛车和弟弟一起坐。
李锦乐挪挪屁股“那敢情好,大哥有十日不曾回家了,阿娘和妹妹该想你了。”
“军中忙。”
使臣刚从鲁国回来,据说和谈并不顺利,有打仗的可能,朝中从上到下一片愁云惨雾。
这些事李定邦不便多说,掏出怀里一个布兜“棋子豆,拿去给小妹吃。”
妹妹时月喜欢吃这个,但是白面珍贵,今年麦的收成又不好,所以每次休沐李定邦都会带一些回来。
李锦乐抓了一点塞进嘴里“还和小时候一样好吃”
卫国非常弱小,夹在周边几个大国之间,显得楚楚可怜。在悼公登基之前,曾接连被赵国、齐国打进都城,蹂躏了好几年。像李锦乐这辈人,就没几个没当过小俘虏的。
李定邦眼中一动,摸弟弟后脑勺“以后不会了。”
李锦乐嘎嘣嘎嘣嚼,兄弟相视一笑。
时月正在院子里散步,听到外面乱糟糟的,李锦乐指挥家奴把石磨搬了进来,放在院子中间。
“妹妹”他装模作样地擦汗。
“哎,来了”时月连忙走出去,一眼看到挺拔的李定邦,弱弱地行礼“大哥。”
李定邦不苟言笑,点点头。
时月转头去看石磨分为上下两部分,下磨经过她的改良多了一个槽,纹理清晰,中间安着木轴。
石匠技术很好,下人已经把它洗得干干净净。
时月眼前一亮,忙叫银杏把屋里泡着的菽拿来。
“二哥,帮我安上。”时月抱着铜皿。
李锦乐开始装石磨,李定邦看了一眼“菽”
菽,就是大豆,卫国主要产出之一。但因大豆里有低聚糖,这东西不能被人体吸收,食用太多大豆会胀气,放屁,肠胃不舒服,所以贵族里只把菽豆当做配菜,只有底层贫民才将它当饭吃。
目前食菽的方法主要有一、烹煮,二、制酱,三、炒制。
虽然也能吃,但大豆用处那么多,豆腐、豆浆、豆皮、豆渣能吃能用能喂猪,哪个不比白煮强
石磨安好了,时月把湿哒哒的黄豆舀进上磨的洞里,转动磨杆。
“嘎啦嘎啦。”滞涩的摩擦声,随着豆子被磨碎后润滑,顺利了许多。
时月磨了一会就觉得累,看着李锦乐“二哥帮我”
李锦乐撸起大袖,却被另一双手接过。
李定邦一言不发地接手帮妹妹磨豆子,边问“是这样磨”
他出身行伍,力气大得多,很快边缘就有白色的浆体流下。
“哇”李锦乐看呆了,围观的小丫头们都看呆了。
时月慢慢往里面添豆子,对银杏说“银杏啊,拿个陶皿来接”
她忘记给石磨准备合适的桌子,银杏捧着陶皿跪在石磨边,不错眼珠地盯着“姑娘,这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吃”时月眼睛亮亮的。
做豆腐的过程副产品极多,不仅有豆浆,还有腐竹、油豆皮、豆渣可以说样样都是宝贝
李定邦兄弟接力磨了一下午,这东西太新奇了,两位少爷甚至没让家仆替,亲自磨完了所有的豆子。
满满一桶豆浆,时月将它们送到厨房。
她已经提前用布扎好了过滤的口袋,准备一口大釜,口袋套在里面,豆浆则倒进口袋里。
房梁悬着绳子,将口袋一吊过滤的豆浆慢慢流进釜里。
时月踩在石头上,慢慢揉搓口袋,帮豆浆顺利流出来。
过了好半晌,口袋里全是清香扑鼻的豆渣,釜里则是滤好的豆浆。
“烧火,小一点,将它们煮开。”时月吩咐家奴烧火,转头看见李定邦兄弟在门口探头探脑。
她提着豆渣出去“大哥、二哥。”
时月猜到两人会有很多
拍着脑壳骂自己糊涂,妹妹当时肯定是强颜欢笑,他居然没瞧出来
石匠小心地刷洗石磨“二公子,您看这样成吗”
沙盘图纸已经有些乱了,李锦乐对比了一下,觉得一模一样“好来几个人,给我抬到牛车上去”
牛是珍贵的牲口,每天都有仆人刷洗得干干净净,可是两台石磨还是太重了,一头牛拉不动。
李锦乐当机立断,派人去拉第二头牛,总算顺利把石磨拉走。
现在是悼公二年,卫国刚结束长达十年的战乱,迎来新君主,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濮阳街头,贫苦百姓三三两两,个个面黄肌瘦,颧骨高突。普通百姓走路,贵族们则乘坐牛车。
至于马,那是国家财产,都在军营好生养着呢。
牛车慢悠悠朝丞相邸走去,路上偶有好奇的眼光,家奴甩着鞭子,十分嚣张“看什么看当心打瞎你们的眼睛”
穷人连忙避开,免得遭皮肉之苦。
“驾,驾”身后忽然传来马蹄哒哒的声音。
李锦乐躺在牛车上看去,乐了“大哥”
李定邦一拉马缰“吁二弟,在此做甚”
李家一门两官,除了丞相李绰,还有嫡长子李定邦,在卫军里是个军官。
李锦乐吐了草“月儿要我拉石磨回家。”
“石磨”李定邦看向牛车,圆滚滚的石磨上有簇新的凿刻痕迹。
“一起回去。”李定邦把马缰交给家奴,爬上牛车和弟弟一起坐。
李锦乐挪挪屁股“那敢情好,大哥有十日不曾回家了,阿娘和妹妹该想你了。”
“军中忙。”
使臣刚从鲁国回来,据说和谈并不顺利,有打仗的可能,朝中从上到下一片愁云惨雾。
这些事李定邦不便多说,掏出怀里一个布兜“棋子豆,拿去给小妹吃。”
妹妹时月喜欢吃这个,但是白面珍贵,今年麦的收成又不好,所以每次休沐李定邦都会带一些回来。
李锦乐抓了一点塞进嘴里“还和小时候一样好吃”
卫国非常弱小,夹在周边几个大国之间,显得楚楚可怜。在悼公登基之前,曾接连被赵国、齐国打进都城,蹂躏了好几年。像李锦乐这辈人,就没几个没当过小俘虏的。
李定邦眼中一动,摸弟弟后脑勺“以后不会了。”
李锦乐嘎嘣嘎嘣嚼,兄弟相视一笑。
时月正在院子里散步,听到外面乱糟糟的,李锦乐指挥家奴把石磨搬了进来,放在院子中间。
“妹妹”他装模作样地擦汗。
“哎,来了”时月连忙走出去,一眼看到挺拔的李定邦,弱弱地行礼“大哥。”
李定邦不苟言笑,点点头。
时月转头去看石磨分为上下两部分,下磨经过她的改良多了一个槽,纹理清晰,中间安着木轴。
石匠技术很好,下人已经把它洗得干干净净。
时月眼前一亮,忙叫银杏把屋里泡着的菽拿来。
“二哥,帮我安上。”时月抱着铜皿。
李锦乐开始装石磨,李定邦看了一眼“菽”
菽,就是大豆,卫国主要产出之一。但因大豆里有低聚糖,这东西不能被人体吸收,食用太多大豆会胀气,放屁,肠胃不舒服,所以贵族里只把菽豆当做配菜,只有底层贫民才将它当饭吃。
目前食菽的方法主要有一、烹煮,二、制酱,三、炒制。
虽然也能吃,但大豆用处那么多,豆腐、豆浆、豆皮、豆渣能吃能用能喂猪,哪个不比白煮强
石磨安好了,时月把湿哒哒的黄豆舀进上磨的洞里,转动磨杆。
“嘎啦嘎啦。”滞涩的摩擦声,随着豆子被磨碎后润滑,顺利了许多。
时月磨了一会就觉得累,看着李锦乐“二哥帮我”
李锦乐撸起大袖,却被另一双手接过。
李定邦一言不发地接手帮妹妹磨豆子,边问“是这样磨”
他出身行伍,力气大得多,很快边缘就有白色的浆体流下。
“哇”李锦乐看呆了,围观的小丫头们都看呆了。
时月慢慢往里面添豆子,对银杏说“银杏啊,拿个陶皿来接”
她忘记给石磨准备合适的桌子,银杏捧着陶皿跪在石磨边,不错眼珠地盯着“姑娘,这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吃”时月眼睛亮亮的。
做豆腐的过程副产品极多,不仅有豆浆,还有腐竹、油豆皮、豆渣可以说样样都是宝贝
李定邦兄弟接力磨了一下午,这东西太新奇了,两位少爷甚至没让家仆替,亲自磨完了所有的豆子。
满满一桶豆浆,时月将它们送到厨房。
她已经提前用布扎好了过滤的口袋,准备一口大釜,口袋套在里面,豆浆则倒进口袋里。
房梁悬着绳子,将口袋一吊过滤的豆浆慢慢流进釜里。
时月踩在石头上,慢慢揉搓口袋,帮豆浆顺利流出来。
过了好半晌,口袋里全是清香扑鼻的豆渣,釜里则是滤好的豆浆。
“烧火,小一点,将它们煮开。”时月吩咐家奴烧火,转头看见李定邦兄弟在门口探头探脑。
她提着豆渣出去“大哥、二哥。”
时月猜到两人会有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