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用木棍用力搅动。
    旁边有同样的两只木桶,里面是灰白色的泥浆,一桶太稠,一桶太稀,都不合格,不能用来抹陶管。
    时月的肚子已经四个多月了,虽然不大,但灵活性大不如前。
    加上夏日酷暑难耐,她已经很久没出去过了,每天在宫里捣鼓排污。
    蔡机是十天前回来的,不负众望带回了白泥,还带回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发现白泥矿的附近,果然掘出了盐井
    制盐处的人立马开拔到临县,挖盐井去了。
    夏天也是练兵的季节,慕容野最近就拉人演练去了,据说要去五天。
    蔡机用木棍挑起一些,觉得粘稠度可以了∶“我们再试一遍”
    小黑抱来几截陶管,将它们套在一起后来时月又进行了二次改良,将管子一头缩小一点,另一头稍稍放大,使它们可以套在一起。
    蔡机在连接处抹上白泥,将两根管子一套
    多余的白泥被挤出来,他又将这些抹匀在外层的缝上。
    时月直起身,道∶“里面连接的地方也要平整。”
    小黑从另一端伸手进去,把内侧的缝用白泥填平。
    两根管子被粘合在一起,但效果怎么样要看干透之后。
    蔡机说∶“约莫还要两日,就能干透了”
    时月点头,他又问∶“你说的那个化粪池,长什么样啊”
    「化粪」,顾名思义,蔡机能猜到它的用途,但不解是怎么做到的。
    时月站起身,兴致勃勃地请他去看∶“走,我带你去看”
    西南角的那个大坑,就是时月为寝宫安排的化粪池,墙的另一头是太子宫正殿,两处各一个厕所,但共用一个化粪池。
    池子长约一丈,宽五尺,高七尺。
    底层黄土夯实,铺一层小石子,再加土夯实,再铺石子,再加土夯实,最后一遍还是小石子,这回用白泥将它们混合、抹平,等干透后这里就很坚固了。
    然后用砖块搭建化粪池,平均分为三格,每格之间有隔开的墙。
    蔡机居高临下,看着初具形状的池子。
    时月说∶“现在砌砖用的是老方法,还要用白泥把池子从里到外好好抹一遍。”
    一个是为了加固,另一个是起防水作用。
    蔡机绕着大坑走了一圈,忽然被坑旁边的小屋子吸引了视线∶“这就是你说的厕所”
    厕所是一个精致的小木屋,门口引了活水,底下接一个陶盆。
    时月将手伸到水下∶“从里面出来后,要洗手。”
    陶盆中间留了一个孔,水沿着中空的柱子往下流,最终通向了菜地。
    蔡机挑眉,打开小木屋的门
    里面很简单,上面开着一扇小窗,底下是两块木板,而木板底下是空的,隐约可见是一块倾斜的陶板。
    倾斜的方向正是旁边的化粪池。
    厕所还未投入使用,小黑将木板掀起来,底下是个浅坑,全是用平整的陶板砌的,它们向外延伸了一小段距离。
    时月取出图纸,指着左边示意∶“这里就要接管了,管子接进池子底部。”
    屙物从陶板滑入管子,被引入化粪池底。
    蔡机皱眉∶“它要是下不去呢”
    “冲水。”时月道∶“而且这个坡度我特意垫高了不少。”
    “进入第一池以后,它们会腐熟发酵,这上面要盖板,否则很臭。”时月说道。
    蔡机点点头,指着一池和二池之间的洞问∶“那是什么”
    “那个是我留的洞,还需要一根弯头的管子,将第一池满起来后上层的水排去第二池。”
    “同样的,第三池也是一样的。”
    然后第三池就有一根往外接的管了,那个会一直延伸到总系统里。
    时月给他看了景庄的设计图,道∶“我已派人着手挖坑,第一批先挖三百个大的,明年再慢慢把五百个小坑挖出来。”
    小坑是百姓用的,一般一户一个或者两户一个,但如何说服百姓,进他们家里挖坑是个大难题。
    加上现在人手不够,材料也不够,时月准备让他们今年先试用“公共厕所”,满意了明年挖私人厕所就会顺利多了。
    蔡机看得咋舌∶“你这东西好厉害啊。”
    时月颇为得意∶“如果建成了,会更厉害的”
    两人在大坑旁边指指点点,身后忽然有人怯生生地唤∶“妹妹,恩、恩公,饺儿蒸得了,快来尝尝吧。”
    今天蔡机过来太子宫议事,时月就派人把李诗兰接过来了。
    初闻时她不敢来,生怕被嫌麻烦,后来才脸红扑扑地答应了。
    银杏跑过来扶着时月的手∶“您慢些走,奴婢扶着您。”
    时月说∶“我肚子还没大到那个程度啊。”
    银杏很执着地搀着她,时月回头∶“公子机也一起吃吧,我大姐的手艺可好了。”
    蔡机朝廊下看了一眼∶“这怎么好意思”
    李诗兰避开他的眼,害羞地进去了。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时月反问∶“你来给我做工,管你顿饭怎么了”
    蔡机哈哈大笑∶“那恭敬不如从命。”
    桌子放在回廊下,摆了一碟碟漂亮的小点心,时月就那么一形容,没想到李诗兰真做出来了。
    阿菊给时月挟了只小饺子∶“这是二姑娘吩咐的,面和水揉细,擀皮包馅儿。”
    她们不会捏褶子,只是简单地包在一起而已,时月将饺子送入口中是苋菜味的。
    红苋菜的汁水把饺子染成了粉红色,蔡机看了一会,问∶“它有名字吗”
    时月一边嚼着,心说一饺子要啥名字太子宫牌,苋菜馅大饺子
    李诗兰低着头∶“没有,不过小女看它粉嫩如三月桃花,想着叫三春醉也不错。”
    “三春醉”蔡机送了一只入口,苋菜本身没有特别的风味,包成饺子味道平平,胜在颜色好看。
    “好听三春醉很好听。”蔡机笑眯眯吃着∶“李姑娘手艺真好。”
    李诗兰耳根通红,不自觉跟着笑起来∶“多谢恩公。”
    “别叫我恩公了,那都哪本老黄历的事了。”蔡机道∶“叫我名字吧。”
    时月看着两人聊天,冷漠地塞了一只饺子入口。
    肯定是她吃饺子的姿势不对。
    要不怎么看不出,这跟染了紫药水一样的饺子,哪里像桃花了
    三人的饭局,只有两人聊得很开怀,时月这顿饭吃得好寂寞。
    饭局快散的时候,小黑忽然跑过来,递了一封拜帖∶“姑娘,有人求见殿下呢。”
    “咦”时月把饺子塞进嘴里,边嚼边接过来。
    “殿下这几天不在啊,谁递的”
    慕容野和李定邦练兵去了,起码还有两天才会回来。
    时月接过来一看,羊皮卷的绑绳上有好看的花纹。
    “那人有说是谁吗”她慢慢拆开拜帖。
    “他说,他家主人姓墨。”
    “墨”时月嘀咕,还有姓墨的
    同桌的两人也望过来,时月展开以后,顿时“”了。
    祖龙统一文字以前,列国文字各不相同,时月光是学会卫国版篆书,就用了好几个月。
    但很显然,来人就不是卫国的
    这上面的文字她看不懂啊
    蔡机接过来看了一眼,低声∶“是他”
    “他是谁”时月不解。
    “墨子期。”蔡机把羊皮卷还给时月。
    见时月还是不解,蔡机道∶“此人姓墨,名望,字子期。”
    “据说他祖上来自孤竹国。”蔡机指了指上面,意思是孤竹国在北方。
    “在燕齐交界的地方,百年前为燕所灭。”
    孤竹国是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存在时间也很短,时月一时间想不到任何关于它的资料。
    “墨氏一族消失了近百年,几十年前突然在郑国出现,尔后有关于他这支的消息,都是来源于郑国。”
    “他家在郑国做官”时月问。
    “非也。”蔡机摇头∶“哦换个说法你或许有所耳闻。”
    “他们整个家族都是,墨家弟子。”
    “啊”时月失声。
    “墨家”
    墨家与儒、道、法等同为诸子百家之一,思想上主张兼爱非攻、反对铺张浪费,是少数吸收贫苦百姓为弟子的学派。
    墨家领袖叫“巨子”,第一任巨子也被称“科圣”,由此可见,墨家是比较主张科学的学派。
    当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墨家机关术,在一些不知真假的传说里,墨家弟子个个都是大发明家。
    “他是墨家的什么人”
    还是说墨家压根就是他家这不对啊。
    蔡机摇头∶“巧合而已。”
    “墨子期的曾祖父是墨家巨子的亲传弟子,而他的家族又姓墨,巧合而已”
    时月还没从仿佛见到明星本人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这个墨子期是来做什么的”
    她看向羊皮卷上,那些不太熟的文字。
    蔡机想了想∶“大概是来游说卫太子,接受他们思想主张的吧。”

章节目录

后来我带着他的崽跑了(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Arkin2799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Arkin2799并收藏后来我带着他的崽跑了(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