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54 九公子出招 (1/2)
有青王这座本地最大的靠山扶持, 又有新米作群众基础, 沈氏米行入主海州等地的米市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其他几家米行都眼巴巴地盼望着、盼望着, 就等着沈家的米哪天忽然断了货, 告了罄,好让他们重新开张,粉墨登场。
可是这米啊,源源不断地从码头上运送而来, 好像都没空停歇似的。
这下米行老板们可都坐不住了, 眼看着六月即至,南方要迎来一年一度的黄梅雨天,这雨水一起,仓库里囤积的粮食便很容易发霉变质
就算是运气好没发霉,待到九月,田里的新稻上了市,冲入米市市场, 这些屯粮可就真的要砸在手里了
一两个家底本就不够厚的小老板憋不住了, 于是打开了商铺做回了生意,可是却发现这一闭门, 活生生把自己的财路给断了
开张几日, 铺子前很少有人驻足, 百姓大多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还有人直接骂出了粗话,要他们滚出海州米市。
这些利欲熏心的老板这才知道,之前关门抬价的事, 早已被萧陆川派人在城中传开了。
按照傅君恒的说法,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让对方也知道众口铄金的痛楚。
更何况,他们传的还是事实。
知道这些店铺老板暗地里做的那些缺德勾当,百姓如今又不缺米粮的售卖渠道,哪里还会去照顾他们生意呢
自当远而鄙之
更何况,这些老板店里卖的都是去年秋季的陈米,而沈氏几家米店如今卖的,可都是当季收上来的新米。
你这老旧陈米还敢卖得跟新米一样贵当所有人都是傻子不成
两个小老板急了,赶忙将事情告诉了其他老板,这下老板们可都懵圈了。
一时闭门一时爽啊,可一直闭门却没法一直爽啊
说到底,他们关门还是蓝家出的馊主意,于是老板们又纷纷跑去蓝家讨个说法。
蓝家此时却把大门紧紧闭着,说什么家主抱恙,谢绝会客。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蓝家主营药材,没有米市的生意。
米店老板们慌了,纷纷打开店铺,想出了各种花招来吸引新老客户,还把米价压得比沈玖的新米低了两成,想要以价格取胜。
可是这生意人的声誉一旦受了损,想要弥补回来,就不是一点蝇头小利能弥补得了的
几家老板把自家米的价格一降再降,米价牌子一换再换,总算,在喝了好几天的西北风之后,他们终于有了一点点回旋的余地。
这天,海州城来了一艘打着“王”字旗号的商船。
商船上下来了一位仪表堂堂、气质不凡的富家子弟,一来到此地,便钻进了米市看货。
米行的老板们远远观望,看着这位小爷的打扮便知其家底不薄,再看这人的谈吐举止,不会有错,那真正是个长年累月在商场里打转的人物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冒出了鬼主意,急忙派人将那位贵人从沈家铺子门前给偷偷拽回了自家铺子。
他们一问就知道,这位小爷并不了解之前城里发生的事情,只是奇怪为何几家店铺米价如此之低,却还无人问津。
“唉,实不相瞒啊”几家米店的老板想破了脑袋找说辞,“眼下是百姓最需要米的时候,咱们就想着给父老乡亲们谋些福,把这些大米低价卖出去,也算给子孙积福了但是咱也得实话实说,我们店里的米是陈米,沈家卖的是新米。这南疆百姓手里头有些钱了,便好个口感食欲,宁可去花大价钱买新米,不知勤俭”
倘若有当地的百姓在场,恐怕就得指着这几个不要脸的米行老板,骂他们个狗血淋头了。
只可惜,这几家店铺门口空空荡荡,自然也没有人听见他们这番颠倒是非的措辞。
这位小爷因为着急赶路,也没怎么继续深入探问,看了货,谈定了价格后,大手一挥,直接把这几家店铺的米都收了去,让这些店铺的老板们着实松了一口气。
卖掉了所有的屯米,他们心里变得踏实,变得得意,于是看向沈玖的目光也变得不屑了起来。
虽然亏了点小本,但是到头来,还不是让他们逮着了大头,一下子就把米给卖光了吗
想让他们把货烂在手里做梦去吧
可是这几家老板却不曾见到,那位外来的小爷接手了他们的大米后,他那艘沉甸甸的船没开出去多久就调转了方向,回到了海州城,只是那旗帜上的“王”字已给改回了“沈”,迎着风“呼呼”摇曳,要多神气有多神气。
沈玖直接在码头接了货,向自家四哥好好道了一声谢。
沈四真是穿上戎装便有将军的模样,穿上锦袍便又有了老板的气质,看起来判若两人,实在是难得的人才
谢过了沈四哥,沈玖直接把货交给了一旁略微有些傻眼的傅君恒。
“傅公子,你且点好货。”沈玖眯着眼睛,奸诈地拍着傅君恒的肩膀笑道,“这批绝对够充粮税了,完全影响不到米市。而且,再过不久,又一批新米要上市,连下半年的粮税都不成问题。傅公子以后若是还有什么烦恼,切莫再一个人伤脑筋了,说出来,小爷帮你参谋参谋就是”
她语气里有几分嘚瑟,神色中有几分调皮,一双招子闪闪发亮,晃人心神。
“”傅君恒避开了沈玖的魔爪,眼色深沉。
这沈九,倒真是个满肚子鬼主意的,但似乎没那么讨厌了
半月之后,京城皇宫深处。
得到消息的某位贵人惊得从位子上猛地站了起来,抬高了音量
其他几家米行都眼巴巴地盼望着、盼望着, 就等着沈家的米哪天忽然断了货, 告了罄,好让他们重新开张,粉墨登场。
可是这米啊,源源不断地从码头上运送而来, 好像都没空停歇似的。
这下米行老板们可都坐不住了, 眼看着六月即至,南方要迎来一年一度的黄梅雨天,这雨水一起,仓库里囤积的粮食便很容易发霉变质
就算是运气好没发霉,待到九月,田里的新稻上了市,冲入米市市场, 这些屯粮可就真的要砸在手里了
一两个家底本就不够厚的小老板憋不住了, 于是打开了商铺做回了生意,可是却发现这一闭门, 活生生把自己的财路给断了
开张几日, 铺子前很少有人驻足, 百姓大多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还有人直接骂出了粗话,要他们滚出海州米市。
这些利欲熏心的老板这才知道,之前关门抬价的事, 早已被萧陆川派人在城中传开了。
按照傅君恒的说法,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让对方也知道众口铄金的痛楚。
更何况,他们传的还是事实。
知道这些店铺老板暗地里做的那些缺德勾当,百姓如今又不缺米粮的售卖渠道,哪里还会去照顾他们生意呢
自当远而鄙之
更何况,这些老板店里卖的都是去年秋季的陈米,而沈氏几家米店如今卖的,可都是当季收上来的新米。
你这老旧陈米还敢卖得跟新米一样贵当所有人都是傻子不成
两个小老板急了,赶忙将事情告诉了其他老板,这下老板们可都懵圈了。
一时闭门一时爽啊,可一直闭门却没法一直爽啊
说到底,他们关门还是蓝家出的馊主意,于是老板们又纷纷跑去蓝家讨个说法。
蓝家此时却把大门紧紧闭着,说什么家主抱恙,谢绝会客。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蓝家主营药材,没有米市的生意。
米店老板们慌了,纷纷打开店铺,想出了各种花招来吸引新老客户,还把米价压得比沈玖的新米低了两成,想要以价格取胜。
可是这生意人的声誉一旦受了损,想要弥补回来,就不是一点蝇头小利能弥补得了的
几家老板把自家米的价格一降再降,米价牌子一换再换,总算,在喝了好几天的西北风之后,他们终于有了一点点回旋的余地。
这天,海州城来了一艘打着“王”字旗号的商船。
商船上下来了一位仪表堂堂、气质不凡的富家子弟,一来到此地,便钻进了米市看货。
米行的老板们远远观望,看着这位小爷的打扮便知其家底不薄,再看这人的谈吐举止,不会有错,那真正是个长年累月在商场里打转的人物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冒出了鬼主意,急忙派人将那位贵人从沈家铺子门前给偷偷拽回了自家铺子。
他们一问就知道,这位小爷并不了解之前城里发生的事情,只是奇怪为何几家店铺米价如此之低,却还无人问津。
“唉,实不相瞒啊”几家米店的老板想破了脑袋找说辞,“眼下是百姓最需要米的时候,咱们就想着给父老乡亲们谋些福,把这些大米低价卖出去,也算给子孙积福了但是咱也得实话实说,我们店里的米是陈米,沈家卖的是新米。这南疆百姓手里头有些钱了,便好个口感食欲,宁可去花大价钱买新米,不知勤俭”
倘若有当地的百姓在场,恐怕就得指着这几个不要脸的米行老板,骂他们个狗血淋头了。
只可惜,这几家店铺门口空空荡荡,自然也没有人听见他们这番颠倒是非的措辞。
这位小爷因为着急赶路,也没怎么继续深入探问,看了货,谈定了价格后,大手一挥,直接把这几家店铺的米都收了去,让这些店铺的老板们着实松了一口气。
卖掉了所有的屯米,他们心里变得踏实,变得得意,于是看向沈玖的目光也变得不屑了起来。
虽然亏了点小本,但是到头来,还不是让他们逮着了大头,一下子就把米给卖光了吗
想让他们把货烂在手里做梦去吧
可是这几家老板却不曾见到,那位外来的小爷接手了他们的大米后,他那艘沉甸甸的船没开出去多久就调转了方向,回到了海州城,只是那旗帜上的“王”字已给改回了“沈”,迎着风“呼呼”摇曳,要多神气有多神气。
沈玖直接在码头接了货,向自家四哥好好道了一声谢。
沈四真是穿上戎装便有将军的模样,穿上锦袍便又有了老板的气质,看起来判若两人,实在是难得的人才
谢过了沈四哥,沈玖直接把货交给了一旁略微有些傻眼的傅君恒。
“傅公子,你且点好货。”沈玖眯着眼睛,奸诈地拍着傅君恒的肩膀笑道,“这批绝对够充粮税了,完全影响不到米市。而且,再过不久,又一批新米要上市,连下半年的粮税都不成问题。傅公子以后若是还有什么烦恼,切莫再一个人伤脑筋了,说出来,小爷帮你参谋参谋就是”
她语气里有几分嘚瑟,神色中有几分调皮,一双招子闪闪发亮,晃人心神。
“”傅君恒避开了沈玖的魔爪,眼色深沉。
这沈九,倒真是个满肚子鬼主意的,但似乎没那么讨厌了
半月之后,京城皇宫深处。
得到消息的某位贵人惊得从位子上猛地站了起来,抬高了音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