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46 入府遭刁难 (1/2)
傅君恒微微一愣, 脸上浮现出了一抹错愕, 只可惜沈玖低垂着头,看不见对方脸上的表情, 只觉得上方似乎传来了一声轻笑。
笑声中还带着一丝戏谑, 一丝玩味
“殿下”沈玖抬起头来, 疑惑地望着“青王”。
傅君恒没有否认, 把脸色一摆, 压低了他本就低沉的嗓音, 忽然抚掌而叹“沈九公子, 你可给青王府丢下了一个烂摊子啊”
一口大锅忽从天降,把沈玖打蒙了数秒。
她抬起了略尖的下巴, 睁大狭长漂亮的眸子, 露出了满脸的无辜“殿下, 不知此话怎讲”
傅君恒眼中倒映着沈玖的身姿,面上倒是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
沈玖今日穿了一件淡蓝丝绸长褂, 罩着白色水墨纹长衫,腰间系着一抹青色腰带, 坠着一块上好的玉珏,看起来既有书生文雅之气, 又兼与生俱来的高贵之气。
乌黑飘逸的长发被高高束起,插着一支羊脂玉簪,露出了她白皙修长的脖子。
微微扬起的眼角眉梢透露着天然的风韵,那双略显红润的唇瓣似乎漾着一抹淡淡的倨傲。
模样看起来,竟然还有几分娇俏。
将门嫡子, 京城纨绔,南疆财神,竟然是这般模样
这可着实出乎了傅君恒的意料
他没有想到,那个害他在山门里多关了几年的罪魁祸首,那个被百姓捧为财神转世的沈九公子,身形竟然这般单薄,个头也不算高。
傅君恒收回了目光,情不自禁地轻咳了两声“你此番前来,可曾见到街边米市的状况”
“回殿下,在下斗胆请教,南疆近来莫非出现了饥荒为何百姓都在哄抢大米”沈玖困惑不已。
百姓哄抢大米,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可还没来得及介入海州城的米市呢
“此事说起来,还真和沈九公子脱不开干系”傅君恒微微颔首,缓缓道来。
事情还得追溯到他们第一年来南疆三州赴任。
在前来海州城的路上,傅君恒就给萧陆川做好了心理铺垫,告诉他南疆贫瘠,条件恶劣,前方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一场残酷的恶战,想让萧陆川放宽心思,莫要丧失了斗志。
可他们都没料到,海州城会是如今这繁华喧闹的模样。
设想中的美好未来,似乎已经在他们眼前成了现实
到底是谁说南疆贫瘠,每年粮食欠收的
这简直是欺君啊
萧陆川一拍桌案,立即派人去调查,然而调查出来的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急忙捂住了卷册,不敢叫外人瞧见。
南疆虽然变得富庶繁华,可南疆的粮食却在逐年减产,导致南疆各州县都靠买粮来充粮税,意图粉饰太平。
萧陆川也不好斥责这些买粮掩盖真相的官员们,因为,这些官员其实也是受害者。
一来是朝廷给南疆施加了太大压力,二来
这导致粮食减产的罪魁祸首不是他人,正是他的老相识hao沈九少
沈玖的一番作为,刺激了经济,又为何会让粮食减产了呢
因为,百姓都是趋利避害的,发现跟着沈九公子能赚到钱,他们哪里还肯回头辛辛苦苦地去种地呢
南疆农耕以水稻为主,因为各种地理因素和天灾人祸,本就产出不多,这么一来,农田上的人少了,每年所产的粮食便更加稀少,而能上交给朝廷的粮税自然也就减量了。
可偏偏,朝廷给每个节度使布下的粮税任务,不以金钱财产来衡量,而是靠着实打实的粮食说话
无奈之下,萧陆川只好暂时学着前任州官的法子,以金钱银两,去别处购买粮食来充粮税,以解燃眉之急总不好自己刚上任,就少了几成粮税吧
但是,粮食产量高、能有富余盈积的无非是中原湖滨之地和江南鱼米之乡,而这两片肥沃的土地,可都把持在誉王和平王的手里。
是问这两位,又怎会平白无故给青王增添政绩筹码呢
所以,自从青王接手了南疆三州之后,誉王和平王就不再和南疆好好做买卖了。
他们要么使出各种伎俩把粮食的价格抬得高高的,几乎呈五倍十倍价往上走;要么就在兑换给他的粮食里做些文章,比如用发了霉的陈米充新米,以次充好,还打算事后死不认账,让萧陆川吃哑巴亏。
幸好,萧陆川也不是个吃素的,更何况,他的身边还有个同样爱吃肉的傅君恒。
那些发霉的次米还没进入南疆领域,便被傅君恒派人在边境给拦截住了。
傅君恒的手下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大意,挨个儿开袋检查,把不良不合格的米统统拒收,害得誉王和平王不但没讨到好,还赔上了一点儿路费。
吃了亏的平王和誉王怀恨在心,便唆使人在当年秋季暗中分批次收购南疆,特别是海州等三州的新米。
起初,青王府并未察觉,直到今年春夏之交,百姓最需要米粮时,南疆屯米立即变得紧缺。
几家米行存量不足,便把米价哄抬到原本的十倍,顿时就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得到消息后,青王府第一时间派人去各大米行督察,并勒令他们降低米价。
可是只有两家老实本分的米行愿意听从青王府的要求,而那些狡诈的奸商却干脆一摊手,说这两年南疆减产,米粮原本就囤积不足,若是不许抬升米价,那他们就只好暂时关门歇业了。
几家米行联合歇业,有恃无恐
笑声中还带着一丝戏谑, 一丝玩味
“殿下”沈玖抬起头来, 疑惑地望着“青王”。
傅君恒没有否认, 把脸色一摆, 压低了他本就低沉的嗓音, 忽然抚掌而叹“沈九公子, 你可给青王府丢下了一个烂摊子啊”
一口大锅忽从天降,把沈玖打蒙了数秒。
她抬起了略尖的下巴, 睁大狭长漂亮的眸子, 露出了满脸的无辜“殿下, 不知此话怎讲”
傅君恒眼中倒映着沈玖的身姿,面上倒是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
沈玖今日穿了一件淡蓝丝绸长褂, 罩着白色水墨纹长衫,腰间系着一抹青色腰带, 坠着一块上好的玉珏,看起来既有书生文雅之气, 又兼与生俱来的高贵之气。
乌黑飘逸的长发被高高束起,插着一支羊脂玉簪,露出了她白皙修长的脖子。
微微扬起的眼角眉梢透露着天然的风韵,那双略显红润的唇瓣似乎漾着一抹淡淡的倨傲。
模样看起来,竟然还有几分娇俏。
将门嫡子, 京城纨绔,南疆财神,竟然是这般模样
这可着实出乎了傅君恒的意料
他没有想到,那个害他在山门里多关了几年的罪魁祸首,那个被百姓捧为财神转世的沈九公子,身形竟然这般单薄,个头也不算高。
傅君恒收回了目光,情不自禁地轻咳了两声“你此番前来,可曾见到街边米市的状况”
“回殿下,在下斗胆请教,南疆近来莫非出现了饥荒为何百姓都在哄抢大米”沈玖困惑不已。
百姓哄抢大米,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可还没来得及介入海州城的米市呢
“此事说起来,还真和沈九公子脱不开干系”傅君恒微微颔首,缓缓道来。
事情还得追溯到他们第一年来南疆三州赴任。
在前来海州城的路上,傅君恒就给萧陆川做好了心理铺垫,告诉他南疆贫瘠,条件恶劣,前方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一场残酷的恶战,想让萧陆川放宽心思,莫要丧失了斗志。
可他们都没料到,海州城会是如今这繁华喧闹的模样。
设想中的美好未来,似乎已经在他们眼前成了现实
到底是谁说南疆贫瘠,每年粮食欠收的
这简直是欺君啊
萧陆川一拍桌案,立即派人去调查,然而调查出来的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急忙捂住了卷册,不敢叫外人瞧见。
南疆虽然变得富庶繁华,可南疆的粮食却在逐年减产,导致南疆各州县都靠买粮来充粮税,意图粉饰太平。
萧陆川也不好斥责这些买粮掩盖真相的官员们,因为,这些官员其实也是受害者。
一来是朝廷给南疆施加了太大压力,二来
这导致粮食减产的罪魁祸首不是他人,正是他的老相识hao沈九少
沈玖的一番作为,刺激了经济,又为何会让粮食减产了呢
因为,百姓都是趋利避害的,发现跟着沈九公子能赚到钱,他们哪里还肯回头辛辛苦苦地去种地呢
南疆农耕以水稻为主,因为各种地理因素和天灾人祸,本就产出不多,这么一来,农田上的人少了,每年所产的粮食便更加稀少,而能上交给朝廷的粮税自然也就减量了。
可偏偏,朝廷给每个节度使布下的粮税任务,不以金钱财产来衡量,而是靠着实打实的粮食说话
无奈之下,萧陆川只好暂时学着前任州官的法子,以金钱银两,去别处购买粮食来充粮税,以解燃眉之急总不好自己刚上任,就少了几成粮税吧
但是,粮食产量高、能有富余盈积的无非是中原湖滨之地和江南鱼米之乡,而这两片肥沃的土地,可都把持在誉王和平王的手里。
是问这两位,又怎会平白无故给青王增添政绩筹码呢
所以,自从青王接手了南疆三州之后,誉王和平王就不再和南疆好好做买卖了。
他们要么使出各种伎俩把粮食的价格抬得高高的,几乎呈五倍十倍价往上走;要么就在兑换给他的粮食里做些文章,比如用发了霉的陈米充新米,以次充好,还打算事后死不认账,让萧陆川吃哑巴亏。
幸好,萧陆川也不是个吃素的,更何况,他的身边还有个同样爱吃肉的傅君恒。
那些发霉的次米还没进入南疆领域,便被傅君恒派人在边境给拦截住了。
傅君恒的手下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大意,挨个儿开袋检查,把不良不合格的米统统拒收,害得誉王和平王不但没讨到好,还赔上了一点儿路费。
吃了亏的平王和誉王怀恨在心,便唆使人在当年秋季暗中分批次收购南疆,特别是海州等三州的新米。
起初,青王府并未察觉,直到今年春夏之交,百姓最需要米粮时,南疆屯米立即变得紧缺。
几家米行存量不足,便把米价哄抬到原本的十倍,顿时就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得到消息后,青王府第一时间派人去各大米行督察,并勒令他们降低米价。
可是只有两家老实本分的米行愿意听从青王府的要求,而那些狡诈的奸商却干脆一摊手,说这两年南疆减产,米粮原本就囤积不足,若是不许抬升米价,那他们就只好暂时关门歇业了。
几家米行联合歇业,有恃无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