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暖光下,灯烛燃动。
柳惊月这话为暖室里平添了几分暧昧气息,撩拨得人心中一动。
凌初看了看她,手抬起来,一顿,又落下。
像是一个戛然而止的触碰。
柳惊月看着那修长而劲瘦的手,眨眨眼。
“没什么想问我的吗”凌初温声道。
她的态度似乎在柳惊月说出那句话后就变了许多。
“有太多了,不知从何问起,干脆等你主动招供。”柳惊月玩笑道。
“现在从实招来,本官还能酌情考虑减轻处罚。”
她又恢复了平时那副没个正行的样子,没骨头似的往桌上一倚冲着凌初勾了勾手指。
凌初颇为好笑,从碟子里捏了块绿豆糕堵住了柳惊月那张不饶人的嘴。
“那我就全部坦白从头说起,还望大人息怒。”凌初低笑。
笑声钻进柳惊月的耳中,勾得她耳朵微微发痒。
凌初看着桌上那把熟悉的剑,陷入回忆。
“摇光的确有一个义弟,不过不是这个徐九。”
“当年摇光对外人说,那义弟是逃荒路上被父母抛弃的小男孩,她看着可怜,所以救下来带在身边,当成亲弟弟养着。
那男孩也因为常年吃不饱饭而面黄肌瘦,身形单薄得可怜,与其他逃难的幼儿无差,大家也就没有起疑心。”
“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那根本不是个六岁男孩,而是个还不足五岁的小女孩。”
柳惊月轻轻吸气。
她看着凌初,似乎知道那个真正的“摇光义弟”是谁了。
的确,当初她拜摇光为师后,摇光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弟弟如何,从来都是以“九儿”或“阿九”来称呼。
只是柳惊月先入为主,觉得那就是摇光的弟弟而已。
“而那女孩,也不是什么逃荒灾民的孩子,那就是摇光的胞妹,与她血脉相连的亲妹妹。”
“当年家族招来横祸,全家满门抄斩。然摇光的父亲早早料到将来会有如此一祸,在几年前就将摇光与初九送到了郊外庄子,而后对外宣称庄子走水,姐妹俩都死在火中。此事平息后,又暗中将她们的母亲送了过去,将这母女三人无名无姓地养在远郊。
那年处决颁下后,摇光姐妹俩因为名字未上族谱,又在外人眼中早已夭折,因此得以安然躲在庄子里。
摇光的父亲整理了家中最后的家当,让几个忠心的仆人带着母女三人赶快逃,离开京城,隐姓埋名,逃得越远越好。”
“可是谁料,那处庄子被人发现了。”
“不知是何人上报了衙门这处庄子的存在,官府带着人来搜。当时她们还未来得及离开,眼看要被官兵堵个正着。
母亲急中生智,让人带着姐妹俩快走,而自己一把火烧了庄子,烧掉了所有姐妹俩曾居住生活过的痕迹。
然后,她站在大门前,告诉官府,这处庄子只有自己在住。
她愿意与夫君同死。”
“三天之后,午门行刑。”
“全族二百七十三人,上至祖辈耄耋老人,下至孙辈初岁幼婴,全部死在了新帝的刀下。只有两个被宣称早已夭折、未上族谱的女孩踩着父母亲辈的血,活了下来。”
“当初摇光的父亲做得并不完满,族中还是有很多人知道远郊庄子上姐妹俩的存在。然而没有一个人说出这秘密,否则当初官兵也不会只抓走了姐妹俩的母亲便收手。
他们被关在牢里,被苛待毒打,却直到死都没有说出这件事。族人用命保护了这姐妹俩,保护了她们活下去的希望。”
柳惊月倏然抬起头。
她知道凌初是谁了。
先帝玄昌帝即位时,其实并不是那么太平。
玄昌帝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他的父亲舜昊帝死得突然,死前并未立下任何诏书。
因此,舜昊帝的四个儿子为了这皇位大打出手,史称“四王夺嫡”。
两年后,玄昌帝得胜,即位。
玄昌帝为人暴虐,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清除异己。其中最为轰动的就是凤家被屠之案。
凤家世代权贵,舜昊帝时期的太后与皇后皆是出自凤家。曾还有帝言,得凤家女者得天下。
然而凤家,却在四王夺嫡中支持了另一位皇子。
在玄昌帝即位后,第一件就是清算了这胆敢与他对抗的凤家,下令凤家全族,满门抄斩。
凤家全族二百七十一人,皆被斩于午门之外。
凤家家风清贵,族规森严。凤家不论男女,皆严于律己,于外和善。京城中不论权贵或是布衣,都对凤家印象极好。
行刑那日,举城大恸。
因玄昌帝不准他人为凤家收尸,城中百姓也只敢在家中偷偷祭奠凤家,为这二百七十条冤魂焚烧纸钱。
当时柳惊月不过襁褓中的婴儿,此事还是在她接手凤凰楼之后才知晓的。
当时凤家被斩的是二百七十一人,而凌初所说是二百七十三人
那两人,便是摇光与凌初吗
怪不得柳惊月在第一眼见到凌初便觉得她眉目精致不似常人,在回想与摇光有关之事是也会觉得摇光自有矜贵之气。
她们姐妹,本来就是那凤凰啊。
凌初察觉到柳惊月的目光,冲她轻笑,眼神柔和。
“当初官兵查抄远郊庄子时,我们本是来不及走的,是那些忠仆一路缀在后面拦着官兵,假称前面都是逃散的庄上奴仆,我们二人才能活下来。”
“等到真正脱险,也只剩下我与姐姐二人了。”
“姐姐担心有人会查出我二人身份,将我打扮成男孩模样,谎称我已六岁,是逃荒中被父母遗弃的农家子。
我那时不过四岁有余,懵懵懂懂被带出,一路是姐姐照拂着我护着我。
可是那时候,她也不过十四岁啊。”
“凤家祖训,主家的嫡长女都是要入宫的。姐姐就是嫡长女,从小娇生惯养,学的是琴棋书画,玩的是琴瑟笛筝。连剑法都是住到庄子上时,背着父亲母亲与家中长辈偷偷学的。
想来也是,凤家嫡长女,那是未来的皇后。她怎么可以学习剑法武艺这种东西呢”
“那时,还未及笄的姐姐带着我一路奔逃,她自学了剑法,结交了很多朋友。
我被她护着,一点点长大,她教我习字念书,教我习武练功。
我安然长大,她却每日清瘦下去。”
“明明她该是被娇生惯养,生于天宫的仙子,却跌落凡间。”
“后来,她担心会误了我前程,写了信给我师父空钧道人,要他带走我,收我为徒。
我拗不过她,只得跟着师父上了砚山,一去就是十年。”
柳惊月这话为暖室里平添了几分暧昧气息,撩拨得人心中一动。
凌初看了看她,手抬起来,一顿,又落下。
像是一个戛然而止的触碰。
柳惊月看着那修长而劲瘦的手,眨眨眼。
“没什么想问我的吗”凌初温声道。
她的态度似乎在柳惊月说出那句话后就变了许多。
“有太多了,不知从何问起,干脆等你主动招供。”柳惊月玩笑道。
“现在从实招来,本官还能酌情考虑减轻处罚。”
她又恢复了平时那副没个正行的样子,没骨头似的往桌上一倚冲着凌初勾了勾手指。
凌初颇为好笑,从碟子里捏了块绿豆糕堵住了柳惊月那张不饶人的嘴。
“那我就全部坦白从头说起,还望大人息怒。”凌初低笑。
笑声钻进柳惊月的耳中,勾得她耳朵微微发痒。
凌初看着桌上那把熟悉的剑,陷入回忆。
“摇光的确有一个义弟,不过不是这个徐九。”
“当年摇光对外人说,那义弟是逃荒路上被父母抛弃的小男孩,她看着可怜,所以救下来带在身边,当成亲弟弟养着。
那男孩也因为常年吃不饱饭而面黄肌瘦,身形单薄得可怜,与其他逃难的幼儿无差,大家也就没有起疑心。”
“可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那根本不是个六岁男孩,而是个还不足五岁的小女孩。”
柳惊月轻轻吸气。
她看着凌初,似乎知道那个真正的“摇光义弟”是谁了。
的确,当初她拜摇光为师后,摇光从来没有说过自己弟弟如何,从来都是以“九儿”或“阿九”来称呼。
只是柳惊月先入为主,觉得那就是摇光的弟弟而已。
“而那女孩,也不是什么逃荒灾民的孩子,那就是摇光的胞妹,与她血脉相连的亲妹妹。”
“当年家族招来横祸,全家满门抄斩。然摇光的父亲早早料到将来会有如此一祸,在几年前就将摇光与初九送到了郊外庄子,而后对外宣称庄子走水,姐妹俩都死在火中。此事平息后,又暗中将她们的母亲送了过去,将这母女三人无名无姓地养在远郊。
那年处决颁下后,摇光姐妹俩因为名字未上族谱,又在外人眼中早已夭折,因此得以安然躲在庄子里。
摇光的父亲整理了家中最后的家当,让几个忠心的仆人带着母女三人赶快逃,离开京城,隐姓埋名,逃得越远越好。”
“可是谁料,那处庄子被人发现了。”
“不知是何人上报了衙门这处庄子的存在,官府带着人来搜。当时她们还未来得及离开,眼看要被官兵堵个正着。
母亲急中生智,让人带着姐妹俩快走,而自己一把火烧了庄子,烧掉了所有姐妹俩曾居住生活过的痕迹。
然后,她站在大门前,告诉官府,这处庄子只有自己在住。
她愿意与夫君同死。”
“三天之后,午门行刑。”
“全族二百七十三人,上至祖辈耄耋老人,下至孙辈初岁幼婴,全部死在了新帝的刀下。只有两个被宣称早已夭折、未上族谱的女孩踩着父母亲辈的血,活了下来。”
“当初摇光的父亲做得并不完满,族中还是有很多人知道远郊庄子上姐妹俩的存在。然而没有一个人说出这秘密,否则当初官兵也不会只抓走了姐妹俩的母亲便收手。
他们被关在牢里,被苛待毒打,却直到死都没有说出这件事。族人用命保护了这姐妹俩,保护了她们活下去的希望。”
柳惊月倏然抬起头。
她知道凌初是谁了。
先帝玄昌帝即位时,其实并不是那么太平。
玄昌帝并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他的父亲舜昊帝死得突然,死前并未立下任何诏书。
因此,舜昊帝的四个儿子为了这皇位大打出手,史称“四王夺嫡”。
两年后,玄昌帝得胜,即位。
玄昌帝为人暴虐,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清除异己。其中最为轰动的就是凤家被屠之案。
凤家世代权贵,舜昊帝时期的太后与皇后皆是出自凤家。曾还有帝言,得凤家女者得天下。
然而凤家,却在四王夺嫡中支持了另一位皇子。
在玄昌帝即位后,第一件就是清算了这胆敢与他对抗的凤家,下令凤家全族,满门抄斩。
凤家全族二百七十一人,皆被斩于午门之外。
凤家家风清贵,族规森严。凤家不论男女,皆严于律己,于外和善。京城中不论权贵或是布衣,都对凤家印象极好。
行刑那日,举城大恸。
因玄昌帝不准他人为凤家收尸,城中百姓也只敢在家中偷偷祭奠凤家,为这二百七十条冤魂焚烧纸钱。
当时柳惊月不过襁褓中的婴儿,此事还是在她接手凤凰楼之后才知晓的。
当时凤家被斩的是二百七十一人,而凌初所说是二百七十三人
那两人,便是摇光与凌初吗
怪不得柳惊月在第一眼见到凌初便觉得她眉目精致不似常人,在回想与摇光有关之事是也会觉得摇光自有矜贵之气。
她们姐妹,本来就是那凤凰啊。
凌初察觉到柳惊月的目光,冲她轻笑,眼神柔和。
“当初官兵查抄远郊庄子时,我们本是来不及走的,是那些忠仆一路缀在后面拦着官兵,假称前面都是逃散的庄上奴仆,我们二人才能活下来。”
“等到真正脱险,也只剩下我与姐姐二人了。”
“姐姐担心有人会查出我二人身份,将我打扮成男孩模样,谎称我已六岁,是逃荒中被父母遗弃的农家子。
我那时不过四岁有余,懵懵懂懂被带出,一路是姐姐照拂着我护着我。
可是那时候,她也不过十四岁啊。”
“凤家祖训,主家的嫡长女都是要入宫的。姐姐就是嫡长女,从小娇生惯养,学的是琴棋书画,玩的是琴瑟笛筝。连剑法都是住到庄子上时,背着父亲母亲与家中长辈偷偷学的。
想来也是,凤家嫡长女,那是未来的皇后。她怎么可以学习剑法武艺这种东西呢”
“那时,还未及笄的姐姐带着我一路奔逃,她自学了剑法,结交了很多朋友。
我被她护着,一点点长大,她教我习字念书,教我习武练功。
我安然长大,她却每日清瘦下去。”
“明明她该是被娇生惯养,生于天宫的仙子,却跌落凡间。”
“后来,她担心会误了我前程,写了信给我师父空钧道人,要他带走我,收我为徒。
我拗不过她,只得跟着师父上了砚山,一去就是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