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 109 章 (1/2)
第一百零九章这可都是我的钱
大皇子其实在当地准备了一套院子, 但是遇到晏道书之后,他打算跟晏道书住在一起。
若是发生什么事情,好歹有晏道书挡着。
三皇子见大皇子一家在这里住了三天还没有搬走,他有些受不了了, 忍不住出声问道“大郎打算住多久”
大皇子目光冷淡地斜了眼三皇子“与你何干”
三皇子无语地说道“这院子太小了,哪里挤得下三家人”
大皇子语气冷淡地言道“你们一家搬走就不挤了。”
三皇子
三皇子怎么可能搬出去现在外面到处都在寻找三皇子一家,三皇子若是敢踏出门一步, 立马被人发现, 带回京城
三皇子跟大皇子聊不下去,心里恼火,他走出屋子, 在院子里等晏道书回来。
奈何今日, 晏道书迟迟不归。以往这个时候晏道书就关铺子回来了, 今日天快黑了晏道书还没回来。
三皇子不禁有些担忧, 晏道书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自从钱三郎担任教书先生,教几个孩子读书识字后,晏道书就不让几个孩子跟他出门卖货了。
最近几日总是在下暴雨,听说城外有几个村庄受水灾影响,屋子被淹了。当地县令亲自带人跑到城外救助村民。
被救助到县城的村民,都聚集在城南门口。县令还让人帮忙,临时在城南门口搭了棚子,供这些村民暂时居住。
除了村民之外, 还有村民养的家禽也被救了。这些家禽与人共住在一起, 城南那边如今很混乱。
晏道书今日特地到城南那边了解情况。
看到城南门口这里如此混乱, 人跟家禽住在一起,如今还是暴雨天气,晏道书皱起了眉头。
晏道书找了一圈,没有看到捕役,他出声询问其中一个村民“明府在哪”
村民咳了几声,回答道“出城救灾了。”
“能否带我出城找他”晏道书问道。
村民打量着晏道书,询问道“你找明府做什么”
晏道书说道“想了解灾情。”
村民没想到晏道书一个城里人,竟然关注存在的灾情,他放下东西,带晏道书出城。
一路上,村民不停地讲话,告诉晏道书他们村子受灾有多严重。
提到自己心爱的老母猪,村民伤心地哭了起来“那母猪已经怀孕了,今年就指着它生下一批小猪。谁知道遇到这暴雨天气,闹了水灾”
本来那头老母猪已经被救了,但是由于太沉了,连带着小船一起翻了。船上的人也一同掉到了水里。
村民被捕役救了起来,但是老母猪却沉到水里。
晏道书安慰道“人还活着,这些将来都还会有的。”
村民摇头,哭着说道“这可是我最值钱的东西了如今家被淹了,最值钱的东西也没了,我靠什么养活妻儿”
晏道书说道“只要人还活着,任何难关都能挺过去的”
村民心里难过,不想说话了。
出城半里地,晏道书看到路都被淹了。
晏道书望着这片黄浊的水,面色凝重。
村民见状,面色苍白,声音颤抖地说道“昨日这水还没淹到这里再这样下去,明日这水可能就淹进城里了怪哉往年也下暴雨,但是不曾闹水灾这么严重难道是洛水的河坝崩了”
思及此,村民慌了,赶紧转身往城里跑。
晏道书被村民丢下了,他望了眼村民,干脆将身上的衣物都脱了,剩下一条胡裤,走到水里。
越往前走,水越来越深。水位高过了晏道书的肩头,晏道书干脆游泳过去。
县令正在帮忙救人,累了一日,还未进食,喊得嗓子都哑了。
捕役们与来帮忙的义士们也很疲惫,可还是得继续救人。
看到有一个脑袋出现在水里,县令操着沙哑的嗓子,指挥着人去救晏道书“那里有人快去救人”
捕役们划船过去救晏道书。
晏道书被人拉上了小船,他抹了一把脸,出声说道“我来找明府。”
捕役发现晏道书长得很俊,一身细皮嫩肉,根本不是村里人。捕役问道“你找明府有何事”
晏道书告诉捕役“暴雨天气,将村民与家禽同住在一起,容易发生时疫。还有,为我带路的村民告诉我,洛水河坝可能崩了,这水明日有可能会淹进城里。”
闻言,捕役脸色大惊,赶紧冲县令喊道“明府大事不妙洛水河坝崩了”
不远处,听到声音的县令,脸色沉重,那双眉毛,紧紧皱着。
难怪这水越来越湍急
县令立马吼道“回城速回城内堆沙袋”
晏道书跟随县令与其他人一同划船回城。
又淹了一段路,来到原来的地方,晏道书已经找不到他的衣物。
接触泥地,县令立马小跑回城。
晏道书追上县令,将情况告诉县令“明府,村民与家禽不能同住在一起。有部分村民已经生病了,若是聚在一起,容易发生时疫。”
县令一边跑一边扭头看了眼晏道书,他问道“这些家禽就是他们的命,这些人可不愿意与家禽分开,你有办法让他们分开”
晏道书说道“他们养家禽无非是为了增加收入,早卖晚卖都是为了钱。不如趁这个时候,将家禽卖给城里人如此一来,村民有了钱,也不用再跟家禽住在一起。还有,生病的人要与未生病的人分开住,不能住在一起”
县令正打算开口回
大皇子其实在当地准备了一套院子, 但是遇到晏道书之后,他打算跟晏道书住在一起。
若是发生什么事情,好歹有晏道书挡着。
三皇子见大皇子一家在这里住了三天还没有搬走,他有些受不了了, 忍不住出声问道“大郎打算住多久”
大皇子目光冷淡地斜了眼三皇子“与你何干”
三皇子无语地说道“这院子太小了,哪里挤得下三家人”
大皇子语气冷淡地言道“你们一家搬走就不挤了。”
三皇子
三皇子怎么可能搬出去现在外面到处都在寻找三皇子一家,三皇子若是敢踏出门一步, 立马被人发现, 带回京城
三皇子跟大皇子聊不下去,心里恼火,他走出屋子, 在院子里等晏道书回来。
奈何今日, 晏道书迟迟不归。以往这个时候晏道书就关铺子回来了, 今日天快黑了晏道书还没回来。
三皇子不禁有些担忧, 晏道书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自从钱三郎担任教书先生,教几个孩子读书识字后,晏道书就不让几个孩子跟他出门卖货了。
最近几日总是在下暴雨,听说城外有几个村庄受水灾影响,屋子被淹了。当地县令亲自带人跑到城外救助村民。
被救助到县城的村民,都聚集在城南门口。县令还让人帮忙,临时在城南门口搭了棚子,供这些村民暂时居住。
除了村民之外, 还有村民养的家禽也被救了。这些家禽与人共住在一起, 城南那边如今很混乱。
晏道书今日特地到城南那边了解情况。
看到城南门口这里如此混乱, 人跟家禽住在一起,如今还是暴雨天气,晏道书皱起了眉头。
晏道书找了一圈,没有看到捕役,他出声询问其中一个村民“明府在哪”
村民咳了几声,回答道“出城救灾了。”
“能否带我出城找他”晏道书问道。
村民打量着晏道书,询问道“你找明府做什么”
晏道书说道“想了解灾情。”
村民没想到晏道书一个城里人,竟然关注存在的灾情,他放下东西,带晏道书出城。
一路上,村民不停地讲话,告诉晏道书他们村子受灾有多严重。
提到自己心爱的老母猪,村民伤心地哭了起来“那母猪已经怀孕了,今年就指着它生下一批小猪。谁知道遇到这暴雨天气,闹了水灾”
本来那头老母猪已经被救了,但是由于太沉了,连带着小船一起翻了。船上的人也一同掉到了水里。
村民被捕役救了起来,但是老母猪却沉到水里。
晏道书安慰道“人还活着,这些将来都还会有的。”
村民摇头,哭着说道“这可是我最值钱的东西了如今家被淹了,最值钱的东西也没了,我靠什么养活妻儿”
晏道书说道“只要人还活着,任何难关都能挺过去的”
村民心里难过,不想说话了。
出城半里地,晏道书看到路都被淹了。
晏道书望着这片黄浊的水,面色凝重。
村民见状,面色苍白,声音颤抖地说道“昨日这水还没淹到这里再这样下去,明日这水可能就淹进城里了怪哉往年也下暴雨,但是不曾闹水灾这么严重难道是洛水的河坝崩了”
思及此,村民慌了,赶紧转身往城里跑。
晏道书被村民丢下了,他望了眼村民,干脆将身上的衣物都脱了,剩下一条胡裤,走到水里。
越往前走,水越来越深。水位高过了晏道书的肩头,晏道书干脆游泳过去。
县令正在帮忙救人,累了一日,还未进食,喊得嗓子都哑了。
捕役们与来帮忙的义士们也很疲惫,可还是得继续救人。
看到有一个脑袋出现在水里,县令操着沙哑的嗓子,指挥着人去救晏道书“那里有人快去救人”
捕役们划船过去救晏道书。
晏道书被人拉上了小船,他抹了一把脸,出声说道“我来找明府。”
捕役发现晏道书长得很俊,一身细皮嫩肉,根本不是村里人。捕役问道“你找明府有何事”
晏道书告诉捕役“暴雨天气,将村民与家禽同住在一起,容易发生时疫。还有,为我带路的村民告诉我,洛水河坝可能崩了,这水明日有可能会淹进城里。”
闻言,捕役脸色大惊,赶紧冲县令喊道“明府大事不妙洛水河坝崩了”
不远处,听到声音的县令,脸色沉重,那双眉毛,紧紧皱着。
难怪这水越来越湍急
县令立马吼道“回城速回城内堆沙袋”
晏道书跟随县令与其他人一同划船回城。
又淹了一段路,来到原来的地方,晏道书已经找不到他的衣物。
接触泥地,县令立马小跑回城。
晏道书追上县令,将情况告诉县令“明府,村民与家禽不能同住在一起。有部分村民已经生病了,若是聚在一起,容易发生时疫。”
县令一边跑一边扭头看了眼晏道书,他问道“这些家禽就是他们的命,这些人可不愿意与家禽分开,你有办法让他们分开”
晏道书说道“他们养家禽无非是为了增加收入,早卖晚卖都是为了钱。不如趁这个时候,将家禽卖给城里人如此一来,村民有了钱,也不用再跟家禽住在一起。还有,生病的人要与未生病的人分开住,不能住在一起”
县令正打算开口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