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皇帝和世家子(九) (1/2)
卫承安兴奋地在藏书馆呆了一天, 午饭宫人送进来的,他也只呼伦吃了几口, 又继续徜徉在书海里。
直到傍晚, 宫中开始掌灯, 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先要去乾清宫, 向陛下请辞。
陆秉行对他的勤奋用功, 还算认可, 身为笨蛋, 确实就应该,比旁人多花几分力气。
他随口问道,“今日你可有遇到不解之处”
卫承安先是一愣, 而后眨了眨眼, 真的报出了几个问题,是关于春秋上的几个古人论点,各流派见解不同,他今日第一次见,也确实不明白。
再来, 他也是成心想为难一下皇上。
读书人, 谁还没几分傲气啊,毕竟皇上先前的语气,也太大言不惭了
陆秉行难以言述地瞅了他一眼,这都不懂,就这个水平,难怪区区一个举人, 考两次都没考上。
他上上辈子考科举,五经全通,考试时是专治礼,但私下,其实在春秋一道上,花的时间更多。
他直接把自己的见解,整理了一下,详实而深刻。
卫承安眼珠微圆,这怎么回事,陛下这三言两语,他怎么好像真的豁然开朗了。
陆秉行却皱了皱眉,“怎么一副蠢样,这要都不懂,就别想朕以后再指点你了”
卫承安恍然大悟,连忙点头,“懂了懂了,谢陛下点拨。”
陆秉行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今日的问题已经解答完毕了。”
卫承安高兴道,“是,承教于陛下,草民万分欣喜。”
陆秉行又道,“那接下来,朕便布置你一些功课,望你勤能补拙。”
陛下三言两语解决了问题,以至于卫承安对他已经刮目相看了,对此不仅没有一丝不满,反而对陛下的问题期待万分。
听完题目之后,卫承安轻轻皱眉。
陛下出题的能力,跟解答的能力,仿佛不是一个水平上的,这问题是他几年前做过的。
只不过,卫承安还是没有说什么,也许是陛下看他基础不够扎实,所以故意布置这些浅显的功课吧,吾日三省吾身。
这时,陆秉行肃了肃脸色,道,“另外,你跟你母亲手里的人,接下来盯住陈家时,更尽心些,更小心些”
“陛下”闻言,卫承安心脏一跳。
没想到,陛下连这个居然都搞清楚了。
陆秉行继续补充道,“自明日后,太后便会结束垂帘听政生涯,到时大权尽归于朕手中,待二月科举完毕后,朕要将世家一网打尽,这也是你卫家的机会。”
卫承安只觉得像是在做梦。
他今日进宫见到陛下的第一面,就觉得陛下并非传言中的那种无能傀儡。
就这么一天过去,在他出宫之时,居然得知了这样一个惊天的消息。
卫家虽然家世浅薄,是从他祖父在围场的刺杀中,为先帝挡了一剑后才开始发家的。
但也正是因为家世浅薄,得到了苦世家已久的先帝信任,他祖父其实手中,还是有几份力量的。
他祖父当初是围场的侍卫,但救了陛下之后,便直接升为统领,掌管着围场的几千骑兵。
祖父死后,他父亲卫向明接任爵位。
他父亲是个热衷于享乐的人,对于整日待在臭烘烘又无聊、冷寂的围场,哪里忍得了
所以便把一切,都交给了副统领打理,一心想着回到繁华的京城,能弄个清闲又有权的文职。
对于父亲这种做法,围场之人也是很无可奈何,但他们是自小看着卫向明长大的,早知他的德行,无力回天,只等着接下来的小主人靠谱点。
等后来,陈氏生了卫承恩之后,卫承恩是惯瞧不起这些寒门出生的,只跟陈氏那边的世家大族子弟交好。
愿望又落空了。
直到,慕容辰登基以后。
围场现任的副统领,带着人来投奔了他卫承安。
短短不到十年,东凌国已经换了五个皇帝,皇室不兴,哪里还会有心思出巡享乐,于是,各地围场和行宫都如同冷宫,乃是被抛弃之地。
再这么下去,他们那些人,一辈子都没啥指望了,守着山林混到老。
卫承安是皇帝的表弟,现在又一跃变成安平伯的嫡子。
再者,比起有陈氏做靠山、势力雄厚的卫承恩来说,卫承安可以说是,很需要他们的力量的。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在府里时,妹妹总是艳羡卫云萱有个好外家,能给她撑腰,让她一出生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女。
甚至卫云萱每去一次陈家,就能带回许许多多的珍宝,这些东西,大部分她连见都没见过。
听她在跟前抱怨的次数越多,卫承安对陈家的境况,也就越了解。
看先帝和太后的种种动作,竭力削弱世家,陈家如此富贵,仍不知收敛,不过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于是,他觉得自己抓住了机会,便开始主动得注意陈家,安排人盯住陈家。
现在陛下将光明正大的机会,递到了他的手中,他如何不珍惜
卫承安拱手,“是,草民必不让陛下失望。”
陆秉行想起前尘往事,提醒一句,“有些事,朕的人做起来不方便,朕现在给你可以指条路。”
听了陆秉行简单几句,卫承安双眼微闪,看来覆灭世家之事,皇室真得已经要忍耐不住了。
连这些隐秘,都早已一清二楚,只待机会到来,便要其万劫不复。
他点点头,领命而去,这是卫家的机会。
爹肯定会很高兴的,他早就受够了陈家那群自命不凡的人,整天骑在卫家头上作威作福
第二日上朝时,太后便直接宣布,陛下已经成年,登基半年以来,也已经学会如何为帝王之道。
即日起,太和殿便撤去珠帘,而太后便要回慈恩宫颐养天年,从此后朝中种种事宜,皆由陛下一人乾纲独断。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惊愕不已。
自陛下那日开始独断朝纲之时,他们就预料到,这一日可能将要来到了,但却万万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慕容辰已经是敬仁太后手中,成长起来的第四位帝王了,这这么些年来,还没有一个帝王,在生前便开始独立理政,现在的永元帝竟然是第一个。
在他们眼里,太后娘娘对朝政那是万分迷恋,绝不可能轻易退下,哪怕陛下最终争斗胜利了,也绝对是一番血雨腥风。
可今日,这事居然就这么发生了,陛下居然能兵不血刃,直接亲政。
这本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陛下果然好本事,只是不知道,是动用了什么手段。
那些保皇党老臣们,也很是惊喜,连忙跪下来高呼“陛下圣明、太后圣明”。
但最惊讶的,还是杨家诸人,慕容辰已经是陛下的最后一个儿子了,他以为,只要将慕容等死,便可轮到他们杨家人了。
谁能料到太后,居然就这么直接放弃了,就这么撤退了。。
那他们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为朝廷付出,是为了什么
那是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这是他们杨家的朝廷啊。
现在告诉他们,一切都打了水漂,所有全是为他人做嫁衣。
杨家呆立着的几人,在纷纷跪地的文武百官中格外显眼,直到身边交好的同僚,拉了他们一把,他们才咬牙切齿的趴伏了下去。
陆秉行站在高高的龙椅前,望着众臣俯首,心中并没有多大的惊喜,皇位只不过是治国的资格而已,他是最优秀的,所以他理应得到。
年轻的帝王,睁开了眼睛,开始专心政事,举贤任能,将前人扎根的势力,慢慢串联起来,同时也开始发展完全属于自己的新兴势力。
转眼间,时间便迈入了二月。
春闱会试开始了,这也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届学子,重视非常。
开考之后,每一日,陆秉行都会前往贡院考场巡视。
九天过去,会试结束。
所有考卷被弥封誊录,由十几名同考官开始进行初步校对、阅卷,初步挑选出其中较优质的考卷。
然后再交于四名副考官查阅,确定出基本名次。
最后才交到陆秉行手中,由他来御笔钦定排名。
本届参加会试学子近千人,但考卷送到他面前时,却只有三四百份了,而其中需要他排名的,其实只有几十人而已。
陆秉行阅卷极快,一份答卷看完几乎不到一分钟。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全部答卷都看完了。
由于答卷到他面前之时,糊名已经被撕掉了,因此,不仅答卷内容,就连每张答卷对应的考生姓名籍贯,他都完完全全记了下来。
他抬起头,看向一直在旁边听召的诸位副考,“这初步排名,是尔等四人共同协商定下的吗”
四人虽同为副考,亦有官职高低之分,打头的便是户部左侍郎。
他头上微微冒汗,上前一步,回道,“回陛下,确实是臣等经过磋商之后,共同定下的初级排名。”
陆秉行冷笑一声,“四个臭皮匠,也顶不过一个诸葛亮。”
四人脸色发白,陛下对他们不满了。
心里,却还是有些不服气
陛下这些日子以来,在朝纲上,确有几分建树,并非先前表现出的无能庸碌。
但这科举考试,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年累月的苦读积累,陛下能比他们这些正经考上来的还懂吗
正在这时,陆秉行冰冷的声音响起,“拿笔记好排名,若有异议,待会朕给尔等
直到傍晚, 宫中开始掌灯, 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先要去乾清宫, 向陛下请辞。
陆秉行对他的勤奋用功, 还算认可, 身为笨蛋, 确实就应该,比旁人多花几分力气。
他随口问道,“今日你可有遇到不解之处”
卫承安先是一愣, 而后眨了眨眼, 真的报出了几个问题,是关于春秋上的几个古人论点,各流派见解不同,他今日第一次见,也确实不明白。
再来, 他也是成心想为难一下皇上。
读书人, 谁还没几分傲气啊,毕竟皇上先前的语气,也太大言不惭了
陆秉行难以言述地瞅了他一眼,这都不懂,就这个水平,难怪区区一个举人, 考两次都没考上。
他上上辈子考科举,五经全通,考试时是专治礼,但私下,其实在春秋一道上,花的时间更多。
他直接把自己的见解,整理了一下,详实而深刻。
卫承安眼珠微圆,这怎么回事,陛下这三言两语,他怎么好像真的豁然开朗了。
陆秉行却皱了皱眉,“怎么一副蠢样,这要都不懂,就别想朕以后再指点你了”
卫承安恍然大悟,连忙点头,“懂了懂了,谢陛下点拨。”
陆秉行点点头,这还差不多。
“今日的问题已经解答完毕了。”
卫承安高兴道,“是,承教于陛下,草民万分欣喜。”
陆秉行又道,“那接下来,朕便布置你一些功课,望你勤能补拙。”
陛下三言两语解决了问题,以至于卫承安对他已经刮目相看了,对此不仅没有一丝不满,反而对陛下的问题期待万分。
听完题目之后,卫承安轻轻皱眉。
陛下出题的能力,跟解答的能力,仿佛不是一个水平上的,这问题是他几年前做过的。
只不过,卫承安还是没有说什么,也许是陛下看他基础不够扎实,所以故意布置这些浅显的功课吧,吾日三省吾身。
这时,陆秉行肃了肃脸色,道,“另外,你跟你母亲手里的人,接下来盯住陈家时,更尽心些,更小心些”
“陛下”闻言,卫承安心脏一跳。
没想到,陛下连这个居然都搞清楚了。
陆秉行继续补充道,“自明日后,太后便会结束垂帘听政生涯,到时大权尽归于朕手中,待二月科举完毕后,朕要将世家一网打尽,这也是你卫家的机会。”
卫承安只觉得像是在做梦。
他今日进宫见到陛下的第一面,就觉得陛下并非传言中的那种无能傀儡。
就这么一天过去,在他出宫之时,居然得知了这样一个惊天的消息。
卫家虽然家世浅薄,是从他祖父在围场的刺杀中,为先帝挡了一剑后才开始发家的。
但也正是因为家世浅薄,得到了苦世家已久的先帝信任,他祖父其实手中,还是有几份力量的。
他祖父当初是围场的侍卫,但救了陛下之后,便直接升为统领,掌管着围场的几千骑兵。
祖父死后,他父亲卫向明接任爵位。
他父亲是个热衷于享乐的人,对于整日待在臭烘烘又无聊、冷寂的围场,哪里忍得了
所以便把一切,都交给了副统领打理,一心想着回到繁华的京城,能弄个清闲又有权的文职。
对于父亲这种做法,围场之人也是很无可奈何,但他们是自小看着卫向明长大的,早知他的德行,无力回天,只等着接下来的小主人靠谱点。
等后来,陈氏生了卫承恩之后,卫承恩是惯瞧不起这些寒门出生的,只跟陈氏那边的世家大族子弟交好。
愿望又落空了。
直到,慕容辰登基以后。
围场现任的副统领,带着人来投奔了他卫承安。
短短不到十年,东凌国已经换了五个皇帝,皇室不兴,哪里还会有心思出巡享乐,于是,各地围场和行宫都如同冷宫,乃是被抛弃之地。
再这么下去,他们那些人,一辈子都没啥指望了,守着山林混到老。
卫承安是皇帝的表弟,现在又一跃变成安平伯的嫡子。
再者,比起有陈氏做靠山、势力雄厚的卫承恩来说,卫承安可以说是,很需要他们的力量的。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在府里时,妹妹总是艳羡卫云萱有个好外家,能给她撑腰,让她一出生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女。
甚至卫云萱每去一次陈家,就能带回许许多多的珍宝,这些东西,大部分她连见都没见过。
听她在跟前抱怨的次数越多,卫承安对陈家的境况,也就越了解。
看先帝和太后的种种动作,竭力削弱世家,陈家如此富贵,仍不知收敛,不过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于是,他觉得自己抓住了机会,便开始主动得注意陈家,安排人盯住陈家。
现在陛下将光明正大的机会,递到了他的手中,他如何不珍惜
卫承安拱手,“是,草民必不让陛下失望。”
陆秉行想起前尘往事,提醒一句,“有些事,朕的人做起来不方便,朕现在给你可以指条路。”
听了陆秉行简单几句,卫承安双眼微闪,看来覆灭世家之事,皇室真得已经要忍耐不住了。
连这些隐秘,都早已一清二楚,只待机会到来,便要其万劫不复。
他点点头,领命而去,这是卫家的机会。
爹肯定会很高兴的,他早就受够了陈家那群自命不凡的人,整天骑在卫家头上作威作福
第二日上朝时,太后便直接宣布,陛下已经成年,登基半年以来,也已经学会如何为帝王之道。
即日起,太和殿便撤去珠帘,而太后便要回慈恩宫颐养天年,从此后朝中种种事宜,皆由陛下一人乾纲独断。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惊愕不已。
自陛下那日开始独断朝纲之时,他们就预料到,这一日可能将要来到了,但却万万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慕容辰已经是敬仁太后手中,成长起来的第四位帝王了,这这么些年来,还没有一个帝王,在生前便开始独立理政,现在的永元帝竟然是第一个。
在他们眼里,太后娘娘对朝政那是万分迷恋,绝不可能轻易退下,哪怕陛下最终争斗胜利了,也绝对是一番血雨腥风。
可今日,这事居然就这么发生了,陛下居然能兵不血刃,直接亲政。
这本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陛下果然好本事,只是不知道,是动用了什么手段。
那些保皇党老臣们,也很是惊喜,连忙跪下来高呼“陛下圣明、太后圣明”。
但最惊讶的,还是杨家诸人,慕容辰已经是陛下的最后一个儿子了,他以为,只要将慕容等死,便可轮到他们杨家人了。
谁能料到太后,居然就这么直接放弃了,就这么撤退了。。
那他们这些年来,兢兢业业为朝廷付出,是为了什么
那是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这是他们杨家的朝廷啊。
现在告诉他们,一切都打了水漂,所有全是为他人做嫁衣。
杨家呆立着的几人,在纷纷跪地的文武百官中格外显眼,直到身边交好的同僚,拉了他们一把,他们才咬牙切齿的趴伏了下去。
陆秉行站在高高的龙椅前,望着众臣俯首,心中并没有多大的惊喜,皇位只不过是治国的资格而已,他是最优秀的,所以他理应得到。
年轻的帝王,睁开了眼睛,开始专心政事,举贤任能,将前人扎根的势力,慢慢串联起来,同时也开始发展完全属于自己的新兴势力。
转眼间,时间便迈入了二月。
春闱会试开始了,这也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届学子,重视非常。
开考之后,每一日,陆秉行都会前往贡院考场巡视。
九天过去,会试结束。
所有考卷被弥封誊录,由十几名同考官开始进行初步校对、阅卷,初步挑选出其中较优质的考卷。
然后再交于四名副考官查阅,确定出基本名次。
最后才交到陆秉行手中,由他来御笔钦定排名。
本届参加会试学子近千人,但考卷送到他面前时,却只有三四百份了,而其中需要他排名的,其实只有几十人而已。
陆秉行阅卷极快,一份答卷看完几乎不到一分钟。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全部答卷都看完了。
由于答卷到他面前之时,糊名已经被撕掉了,因此,不仅答卷内容,就连每张答卷对应的考生姓名籍贯,他都完完全全记了下来。
他抬起头,看向一直在旁边听召的诸位副考,“这初步排名,是尔等四人共同协商定下的吗”
四人虽同为副考,亦有官职高低之分,打头的便是户部左侍郎。
他头上微微冒汗,上前一步,回道,“回陛下,确实是臣等经过磋商之后,共同定下的初级排名。”
陆秉行冷笑一声,“四个臭皮匠,也顶不过一个诸葛亮。”
四人脸色发白,陛下对他们不满了。
心里,却还是有些不服气
陛下这些日子以来,在朝纲上,确有几分建树,并非先前表现出的无能庸碌。
但这科举考试,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年累月的苦读积累,陛下能比他们这些正经考上来的还懂吗
正在这时,陆秉行冰冷的声音响起,“拿笔记好排名,若有异议,待会朕给尔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