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帝都兴庆宫

    惠帝坐在龙椅上, 聚精会神地批阅着案上的奏折。

    这些事务,原本当是里家永宁公主为他代劳。惠帝每日只需听取永宁公主汇报朝务,根据里家和分家的见解, 取二家之长,再发表些自己意见,已是足可。

    可当下里家永宁公主及分家大太监高英, 分别落得个幽禁深宫与常囚天牢的下场。惠帝自断了左膀右臂, 只能是诸事躬亲, 操劳忙碌。

    太子领着手下的大将石英祥,立于阶梯之下。

    朝上没有了里家与分家势力的制衡, 太子的羽翼已是日渐丰满, 党群势力愈发庞大起来。不过势力越做越大,太子自身的修为, 始终不见长进。

    惠帝每日为朝务劳苦伤神, 太子虚心陪伴一旁, 倒是有心出力,可惜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帮助, 有些时候反是要再给惠帝添上些乱了。

    翻了翻手上的折子, 惠帝把那折子暂放一旁,抄起另一个。看了看这章折子,把这章也放到一旁。

    再拾起一个。刚看了一眼,惠帝已是恼怒。

    他把手中的折子扔下台阶,怒道“这个西疆王到底是想要做什么他难道就不知道什么是“适可而止”,什么是“适时进退”吗朕不去理会他, 他难道当真以为, 朕是在默许他攻打北域了他的眼里, 到底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到底还有没有大齐”

    阶下二人跪地, 呼道

    “父皇息怒。”

    “圣上息怒。”

    龙案之上,奏折堆积如山。除了几折子重要的军事情报之外,剩余的折子都是大齐各地发来的急报。

    北域边境北部、西部两面双双告急,牵动无数人心。

    各地的官员们对于现下发生的战事都非常的关切。他们大多数主张南皇应立即下令,责令西疆王停战止戈。

    好阻止西疆大军继续攻击北域西部边境。待内战停歇后,北域王方可以集北域举国之力,抗衡大金。

    还有少数大臣则是主张由南国直接出兵,助北域保住锦州,驱逐外辱。

    总而言之,众大臣对于西疆王随意挑起内乱,而南皇始终未对其有过明确的责罚,是非常的不满了。

    大齐三国之中,南国国力最盛,北域战力最强,西疆占有天堑。如果南皇动了削藩的心思,那肯定是拿北域先开刀了。如此,难免给人以南皇默许、纵容西疆同北域开战的之感。

    于是在天下人的眼中,是因为西疆王挑起大齐内斗之后,南皇对于西疆这等同室操戈、骨肉相残之举,始终保持着暧昧的态度。

    这般之下,方会造成大金肆无忌惮地南下,向北域发动战争。

    所以那些折子里,又有好些个是在隐晦曲折地指桑说槐,劝训惠帝勿要为小而失大,只顾削翻,败乱了祖宗家业。

    惠帝看了这些折子,怎地能不气

    西疆毫无征兆地同北域开战,这并不在惠帝的计划之下。他原本只是在等张无忌率大军班师回朝,便要传位于太子。

    当两国突然开战的消息传回天京的时候,惠帝也是不明所以。

    在皇帝看来,当年天京避冬之时,北域王与西疆王亲同手足,关系牢靠。北域出征罗刹,西疆也有派兵增援。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造成两位如兄如弟的君王一夜之间反目成仇一时之下,惠帝竟也是完全看不清当下的局势。

    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如果西疆可以牵制住北域,便算是解了惠帝的最后一块心病。

    幽禁永宁,囚禁高英,惠帝一举便肃清了朝中可以对抗太子的势力。

    派遣张无忌率大军远征,而后可借助这支嫡系部队与镇守天京的石英祥内外呼应,彻底消灭里分二家的残党与其残留在军中的余孽,还可以击溃民间的敌对势力。

    此为一。

    在诸方势力之中,惠帝实际上最为忌惮的,便是北域。

    北域通达四国,是南国实际上的最终屏障。

    如果北域王对于大齐的皇位存有野心,是率领黑甲铁骑一举南下直捣黄龙也罢,还是敞开国门引入大金与吐蕃的势力也罢。

    北域王可以操弄的策略实在是不胜枚举,南国根本防无可防。

    北域一朝发难,南国怎有力与之抗争

    而最让惠帝心有戚戚的是,北域的王者苏景年是一个从来都不会按照世俗的礼法、章程和规矩行事的人。

    这位王者胸怀天地,目及星河。总是能为常人不能为之事,总是能破凡人不能破之局。

    这等天纵奇才之敌,试问,谁能不怕

    所以张无忌麾下的金吾大军还有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是震慑北域王。

    此方为二。

    当初在西疆与北域开战伊始,南皇确是非常乐见其成。

    有了西疆的进一步牵制,外加上张无忌大军的双重保险,太子的皇位才算是稳固了。于是惠帝没有过问很多,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事态的进展,远超乎他的预料。

    大金竟也向北域宣战了。更甚者,北域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邪王与冰山(gl)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流年莫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流年莫离并收藏邪王与冰山(gl)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