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有那同他相熟的,自然就开口询问了起来。
    金木匠正不知该如何夸赞自家女儿,眼下有人问,岂不是个大好时机
    经金木匠这么一宣传,很快青山村的人都知道了,他家金小娘以菽芽儿做菜之事。
    金木匠面对一同下地的村人,也不吝啬,让他们尝了一两口菽芽儿后,他们这心中就有了计较。
    金素很快也从自家阿父那里,得知了此事,她眼睛一转,眨了眨眼,便计上心头。
    自己先前还在发愁,家中太过穷困,没有来钱的门道,这不,赚钱的法子不就上门儿了么
    她暂时做不了旁的生意,在青山村卖卖豆芽儿也是可以的。
    金素把自个儿的想法,和金木匠提了一句。
    金木匠听闻后,神色间却有些犹疑“素素,这菽青山村每户人家都有,发菽芽儿也不是甚么难事儿,真的会有人买么”
    金素却只对他笑了笑“阿父莫慌,成与不成,且让女儿试试再说。“
    ”不成的话,咱们再去想旁的法子,可若是成了的话,家中也算是有个进项不是”
    金木匠听了这话,便也只能点头同意了下来。
    左右这法子都是女儿想出来的,他只需要在一旁搭把手就行。
    实在不行,他多几份儿木匠活儿,家里也能支应地下来。
    金素之所以会有这么个念头,除了村中人皆已经知道,她家新出了一种可食用的菜蔬外,便是豆芽儿这生意说起来,其实算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点子。
    她在现代时曾听人说过,一斤黄豆可以出十二斤到十五斤豆芽儿,而绿豆则更多。
    这个时代的菽不是什么好品种,就算品质再怎么不过关,一斤菽也是能出八斤豆芽儿的吧
    她完全可以把价定得低一点儿,薄利多销嘛。
    时下村人大多数都没什么钱,但是他们家里都有多余的菽啊
    这其实说来,也是有缘故的。
    一来是因为,菽的产量普遍都要高于粟和黍;
    二来则是由于,菽吃起来不消化,大家下意识地就会避开,到最后,这菽自然会存下来许多。
    她不说银钱,完全可以用菽来交换,一斤菽换五斤豆芽儿,她也有赚头儿。
    至于她阿父担心的,村人自己都会偷师,自家发些菽芽儿用来吃,她并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只要她们自己去发豆芽儿试试,便会知道,这看起来简单的步骤,其实也会很麻烦。
    仅仅是每日浇水,都要记住不能忘,否则发出来的豆芽儿,品相和味道都会很不好。
    还有一点儿,豆芽儿并不能像旁的菜蔬一样,现摘现吃;同时,发好了的当天若是不能吃完,豆芽儿又会变得不新鲜
    这么一个劳心劳力的事情,她们做过一两次后,便会明白从她手里买是最好的选择。
    金素既然下了决心,要做这豆芽儿的生意,她便先从自家已经发好的豆芽儿里,挑了一小半儿装在陶盆里,去了左邻许三娘子家。
    许三娘子本来正在院里喂鸡,听到大门口传来声音后,便朝树下的大儿媳张氏使了个眼色,让她快去开门儿去。
    张氏放下手中的活计,开了门闩儿,直接把金素给迎了进来。
    许三娘子看到金素后,脸上满是诧异。
    “金小娘怎么来了快坐。”许三娘子招呼她道。
    金素将手中的陶盆,直接交给了身旁的张氏,然后才开口笑道“许三娘子,我今日是来向您道谢的多谢您之前帮我看顾我阿父,我带了些菜蔬来,给您尝尝鲜儿。”
    从金素把陶盆递给张氏后,许三娘子就在悄悄张望,似乎想看一看那盆中究竟是何物。
    张氏就直接多了,她低头看了手中的陶盆两眼后,直接惊喜地开口道“君姑,这是菽芽儿嫩嫩发菽芽儿呢”
    许三娘子闻言,忙走到儿媳身旁,从她手中夺过陶盆,就要递还给金素“金小娘,三娘子我当时只随手帮了个小忙儿,哪里又值当你送礼上门儿”
    金素推拒道“瞧您说的这是哪里话这些不过是些再稀松平常不过的菽芽儿罢了,哪里又算得上是礼物了许三娘子若是不收的话,莫非是嫌弃么”
    金素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许三娘子也只能收下这份礼。
    只见她把那陶盆,再次交到了儿媳手上,让张氏先去把菽芽儿放去灶房,尽快把陶盆还给金素,免得耽误金素的时间。
    张氏退下后,金素这才道明了自己另一个来意。
    “三娘子,先前因为我阿父的病,家中实在是困顿,所以说我才想了个法子,打算在村中卖些菽芽儿,赚个几文钱花。
    只是,我年岁尚小,见识不足,这便来请教您了,许三娘子到底年长许多,见识也比我要广博些,您觉得可行否”

章节目录

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兰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兰沚并收藏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