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此事我自有谋断,您无须担忧此事。”
    金素的话都这么说了,金木匠也只能无言以对。
    同时,他也不由得在心中感慨道孩子真的是大了啊
    你瞧瞧现在,越发的有自己的主意了,而自己也老了啊
    金素完全不知,自己就那么平常的一句话,竟然会再度让自家阿父在心中感慨起,他自己的年龄来
    她现在完全把思维陷入了,待会儿自己要做什么朝食上了,暂时没有什么闲工夫,能让她去操心其它
    等父女两个到家以后,金素就麻溜地准备起腌新的酸菜来。
    这一次,她并没有像上次那般,去选择小型的陶瓮。
    上次毕竟是试做,她害怕失败,才选了个小的。
    这一次,完全不必如此
    家里旁的不好,陶罐儿,陶缸倒是不少。
    金素很快就收拾好了,肚儿大能盛的两个陶罐儿出来,打算今日便用它们做盛装器皿。
    当然,要把这么多菘菜都腌好,却也不是个容易事儿。
    金素需要先把这些菘菜,淘洗一遍儿,然后,再将其叶子一片片掰下来。
    只有这样,到时候叶片儿才能最大面积地去接触那些发酵菌,让酸菜发酵地更为均匀,腌制的时间,也会更短一些。
    仅仅是这掰叶片儿的第一步,金素就起码花了小半个时辰。
    掰完以后还要放盐,这盐可不能放的少了,否则,腌出来的味道就会出问题。
    好在前些日子,她阿父见家中盐巴用的快了许多,提前准备了许多,这才让金素没有了后顾之忧。
    不过,在封好那两个陶罐儿以后,看着桌子上所剩不多的盐巴,金素这心里还是感受到了压力。
    这盐也不怎么便宜,自己腌完菜以后,估计又要让阿父花钱,去买盐回来了
    忙碌了这么久,外面的太阳早已经升了起来。
    金素在感觉到自己腹中的饥饿后,便迅速地回想起来,自己差一点儿就要忘了正事儿做朝食
    瞧瞧自己现在这记性这还没到那个年纪呢,就开始忘事儿了
    金素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儿,这才急忙忙转过身去,在灶房里忙活起来。
    她今日要做的,和昨晚做的夕食差不多,而且这饼的数目,她还打算多加了几个
    和昨晚有所不同的就是,昨晚她并没有去准备粥饭,而是直接用了薄荷茶来代替了。
    但是,今日她却不打算如此,家中有她之前拜托自家阿父,磨出来的秫米面,它在现代时,是一种被人称呼为“糜子面”的美食。
    其是由秫米,也就是高粱米磨出来的,当然,对秫米来说,只磨一遍儿又怎么能行
    高粱本就是粗粮,这时候的石磨,也不能指望其有多精细。
    如果不处理一番的话,金素倒宁愿去吃那些菽饭。
    即使菽煮了吃以后,会让人腹胀,它也比直接吃秫米面,要对嗓子友好地多。
    至于这处理的步骤嘛,也很是简单。
    这处理方法,还是她曾经去西北某省旅游时,跟着当地的大娘学会的手艺。
    那就是炒糜子。
    秫米尽可能地磨碎,然后用油和芝麻混合炒制,炒出香味儿以后,它也就熟了。
    想吃的时候,直接用滚水一冲泡,便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糜子汤,方便又快捷。
    她当时听那大娘讲,这手艺是从明朝时流传下来的,很有历史感的食物了。
    这也算是古代智慧版的速食食物了吧冲泡的速度,比泡面什么的都要快多了。
    而且,炒制起来也很容易,炒熟以后,更是能保存半年到八个月之久。
    除非受潮严重,其不会出现甚么问题。
    而在当时的西北省份,旁的都可以担心,唯一不用担心的,就是这食物的受潮问题。
    毕竟,那干到让人嘴角不断起皮的气候,食物受潮不可能的
    等她到了这个时代,看着家中的那么多粗粮后,她头疼之余,却又不能将那些粗粮都扔掉。
    毕竟,现代这个时代,细粮的产量真的很低。
    而为了安全起见,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在粮食品种上,尽可能种得齐全一些。
    这样也是为了分担风险,若是遇到了虫害,损失还会少一些
    因而,她也就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去处理这些粗粮。
    煮熟吃容易腹胀的菽,就做成豆芽儿当菜吃;
    至于对秫米的处理,她花了好多时间,方才在记忆的深处,找出了这么个注意来。
    只可惜,若是想把秫米面炒成糜子,原则上必须要加一些芝麻,这样才能在炒熟以后,炒出香味儿来。
    可让她为难的是,这个时代的芝麻还远在西域
    将来会出使西域,带回来芝麻的张骞,也不知道他现在出生了没有
    只要随便一想这些现实的困难,金素就不由得有些气馁

章节目录

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兰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兰沚并收藏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