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郎”玩儿会儿后,似乎也发现了身旁之人的耐心耗尽,变得漫不经心起来。
    他忙上前扯了扯金素的衣袖,出声问她道“金小娘,刚刚在我阿父面前,你突然笑出声,又是为了什么啊可是有甚么好笑的玩话儿你快说与我听听好不好让我也笑一笑”
    金素将自己的衣袖,从对方手里解救了回来,心道说出来让你笑一笑这梗就算说出来,你也听不懂啊
    当然,她面上的回答却是“没甚好笑的,我当时真的就是鼻子不舒服罢了,”
    说到一半儿,眼看着小五郎似是不信,又要扯出些旁的来,金素忙开口反问他,只求暂时先把他的注意力,引向旁处才好。
    “话说,你为何被人称呼为小五郎呢”
    金素提了问题后,果真把小五郎给问住了。
    他想了好一会儿后,才带着些茫然地问答道“金小娘,这这也有原因么”
    金素看他果真不再注意先前之事,心中倒是一松。
    面儿上,她却依然笑得很是柔和,还似模像样地回答起了小五郎的话来“这凡事儿啊,都是有因果和缘故的,不同人的称呼,自然也是如此了。”
    小五郎皱着眉头沉思了好久,方才用那不怎么确定的语气道“许是因为我阿父排行第五,他已经被人叫了王五郎,我在这一辈儿堂兄弟中也排行第五,便只能被人称呼为小五郎了吧”
    金素本来也没指望着,小五郎真的能向自己说出什么缘由来,谁又能想到,他的这番解释听起来,竟真的很像是那么回事儿
    当然,金素在认可了这个解释后,也觉得这个理由,实在是有些太过简单。
    她原本还以为,“小五郎”这个称谓真的有很多故事呢
    可能因着心中的期待太高,现在明了了以后,她倒开始觉得,心中起了些怅然若失之意来。
    算了,金素微微摇头,还是自己先前想差了。
    说起来这件事儿,和旁人无甚干系,村中之人为孩子取名儿,本来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哪里又会有许多含义可以说呢
    小五郎的话总算是解了金素先前的疑惑,两个人又扯东扯西地聊了会儿旁的后,金素便开口询问起,她阿父口中的“莱菔”和“瓠瓜”又是何物来了。
    “小五郎,我且问你一句,你可曾见过那莱菔和瓠瓜”
    因着怕被大人们听见,金素向小五郎开口时的声音,便刻意压低了几分。
    说起来,这“小五郎”叫久了,金素倒也不再觉得别扭,而是叫得很是顺口起来。
    小五郎听了她的问题后,还以为她压低声音,是在和自己玩儿什么游戏呢。
    于是乎,他便也学着她那般,刻意低了嗓,磕磕绊绊地朝她解释起来。
    “那莱菔额,就是白色的,上面还有些青色,听大母和我阿母说,是从地里的“
    ”我也见过几次刚挖出来的莱菔,瞧着很大呢,只是味道不怎么好,吃起来有些辣,我不爱吃”他边说甚至还边用手比划起来。
    可是,金素在听了他说的话,又看了他的手势后,依然不怎么明白,那“莱菔”究竟是何物。
    “从地里的”,所有的菜蔬不都是这样么
    “又青又白”,这样的形容就更常见了,大多数叶类菜不都是叶儿青茎白么这也不算甚么特点。
    不过,“带着些辣味儿”,倒是有些独特了。
    在这个时代,有辣味儿的菜蔬确实不算常见。
    金素又开口问了许久,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小五郎形容的,居然是现代的“萝卜”
    当然,此“萝卜”并不是在现代应用更为广泛的“胡萝卜”,而是可生吃,可调制,可做拌菜,可炒,可炸,可做馅儿的“萝卜”
    在现代之时,因着“萝卜”的颜色,大多数北方人都会称呼其为“白萝卜”,以做区分,说起来那皮儿的颜色可不就是又白又青么
    原来,在这个时代,大家就已经有萝卜可食了嘛
    话说,这“莱菔”和“萝卜”乍听起来,在音韵上,确实也有些相似之处。
    而且生萝卜味儿辛,被小五郎说辣,也实属正常。
    如果,她阿父能顺利地从王五郎家借到萝卜的种子,她只用等上几个月,待家中的萝卜收获了以后,自己能做出来的美食就更多了
    汆萝卜丸子,那味道吃起来不输肉丸还有萝卜馅儿的饺子,包子,那滋味儿也是极好的
    小五郎看金素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解释后,他的脸上也浮现出笑容来。
    刚刚他解释了,金小娘却一直听不懂,他这心里也很是急躁呢
    “唉,金小娘,家中现在无有莱菔,若是你不急的话,我可以带你去我家菜圃,摘些回来予你,何如”
    金素忙摆手推拒道“这倒是不必了,我只需要知道莱菔是何物便是了,旁的无需麻烦的。”
    小五郎这般热心,她这心中倒是生出些愧疚感来。
    早知道,之前她就应该控制住自己,不该笑出声的
    “至于那瓠瓜,金小娘,你眼前不就是么”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猜一猜,这瓠瓜又是什么呢

章节目录

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兰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兰沚并收藏汉武帝长姐种田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