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要告别温热的被窝,是一件难事。

    月牙儿行在路上,北风呼呼地吹,将她鬓边碎发吹得乱糟糟的。

    冬日天黑的晚,她的小摊子生意也还行,每日的点心在日落前都能卖得七七八八。所以月牙儿就跟鲁大妞说,让她每日巳时出摊,换算成二十四小时计时,就是早上十点左右。

    一来二去,临街的老主顾都知道她出摊的时辰,习惯了挨着晌午的时候来买。

    可是今日,月牙儿才行到能瞧见双虹楼飞檐的距离,便见着黑压压一圈人挤在双虹楼门前。

    双虹楼什么时候生意这么好他们今日是免费吃茶还是怎么的

    她心中正奇怪,等快步靠过去,只闻鲁大妞一声喊“我们萧姑娘来了”

    鲁大妞活像被冰封在河里的鱼见了太阳,奋力从人群里分开一条道,高喊着“让一让让她过来”

    月牙儿一头雾水,才上前将肩上担子放下,那些人便围了上来,七嘴八舌道“我要十个肉松小贝。”

    “我要二十个”

    “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插到老子前面你哪家的,一点规矩都不懂”

    这些人吵吵嚷嚷,有几个直接手拿着钱袋舞起来,生怕月牙儿瞧不见。

    月牙儿当机立断,往右跨了一步,高举着手背示意道“在这里排队,有一个不守规矩的,我点心怎么挑过来的,照样怎么挑回去”

    她这一发话,众人立刻行动起来。队伍排成了个蜈蚣样,从双虹楼檐下一直弯曲到大街上好几米。

    连双虹楼的于云雾都忍不住出来看热闹,倚着门儿踮着脚尖问“萧姑娘,你这是拜了哪家财神庙啊今天这么多主顾”

    “我也不知道呀”

    月牙儿正耐心的同主顾解释,说每人只能限量买四个。只能抽空回了他一句话。

    主顾有些不情愿“我家主人说了,至少买二十个回去。只能买四个算怎么回事我加钱,总可以吧”

    月牙儿手上正忙着拿货,喊了鲁大妞一声。

    鲁大妞会意,两手插腰,扯着喉咙喊“这是钱的事吗这肉松小贝做起来麻烦得很,我们两个人,一日统共也只能做两担子你一个人想买这么多,那后头的人怎么办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坏呢你有钱,他们没钱吗”

    排在后头的人深以为然,一个大汉附和道“我家主人可是吴王府长吏不比你有钱的多装什么装都照规矩来”

    原本还有不甘心排队,打算倚势凌人的,一听了这话,也纷纷乖了。

    月牙儿和鲁大妞分别收钱、拿点心,恨不得变身为千手观音。

    最后一盒儿肉松小贝,正好卖给了方才那个替她们说话的汉子。月牙儿擦擦额上的汗,客气的问他“敢问这位哥儿,你们是怎么知道我这小摊子的”

    大汉接过那盒儿肉松小贝,爽快地解释道“你不知道江南士大夫都传遍了,说双虹楼老店檐下有个萧美人点心摊,卖的肉松小贝极为好吃”

    萧美人点心摊是什么鬼月牙儿疑惑道“是怎么传出去的”

    “听说是冬至雅集的时候,几个老先生吃得极为开心,还就这肉松小贝作文。其中有一位袁举人,都说全江南最会吃的就是他。他后来又去了几家雅集,不管那家宾主捧出来什么点心,袁举人都说差肉松小贝远矣。”

    原来竟然是唐可镂给她带的货。月牙儿恍然大悟。

    连她都没有想到,在这个年代,文人的意见竟然有如此大的功效。这一股子“肉松小贝热”,自江南士大夫的笔杆子起,在十余日内传遍了整个金陵城。

    城东有一个许宅,因娘家无人,许太太便将她娘李外婆接了回来,一处过日子。

    李外婆今年七十岁,牙齿还好,没掉完,就是耳朵不大好。这天,她隐隐约约听见外孙在哭,便问他怎么回事。

    外孙伏在桌上哭了一会,才抽抽搭搭的说了缘故。原来这几天儒生里流行吃一种叫“肉松小贝”的点心。还有同窗特意买回来,在书院里炫耀。

    他也想吃,就和他爹娘说了。爹同他说,要是这次文试他名列三甲,就给他买。

    外孙于是用功温书,还真考到了。他高高兴兴回来,拿了先生改的文章给爹瞧。可爹不认账,推说“这么小一个点心,就要二钱银子你不想着好好念书考功名,却整日好吃懒做”

    外孙气不过,和他爹争执,结果挨了一巴掌。

    李外婆听了心疼“别理他,外婆给你钱,你自去买。”

    “我哪有时间买呢”外孙抹泪道“听说那萧美人点心摊要一大早去排队,才买的着呢”

    第二天是小寒节气,鸡都没叫呢,李外婆就爬起来了。她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小荷包,数了数里边的碎银子,拿上拐杖,颤颤巍巍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美人小吃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银河灿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银河灿烂并收藏美人小吃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