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 一顶肩舆行在小巷里。
袁举人坐在肩舆上, 隐约瞧见了前方的杏花树, 不禁打了个哈欠。
这家杏花馆开业的请帖,是唐可镂转交给他的,这死老头子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因为他终于抢在袁举人之前发掘了一家美食店,那神情看着就讨嫌。
原本这请帖,袁举人是想扔了的, 但想到肉松小贝的美味,又很纠结。
那萧美人每次做的点心,都是新花样,又好看又好吃。这次她自己开一家小吃店, 随便一想就知道定然有许多新点心。
这样一想, 还是去看看吧。
袁举人只怕碰见唐可镂,因为他之前向唐可镂放话, 说自己才不会去这种新开的小店吃东西。若真让他撞见了自己, 那他这张老脸还要不要
还是一大早赶过去,悄悄地吃了, 再悄悄地走, 谁也不惊动。这样子最妥当。
肩舆方过小桥,忽听见轰隆隆一声雷。袁举人仰头看了看天色, 觉得应该很快要落雨了。
所幸杏花馆就要到了。
这是一处极清丽的小院,袁举人才看一眼,便明白了为何要取名“杏花馆”。
配上此情此景, 倒真是“一汀烟雨杏花寒”。
柴扉之上,系着一根红带子。少女鬓边沾染一瓣杏花,孤零零站着,手持一把剪子,怔怔望着那红带子。
“这是杏花馆吗”袁举人问。
少女回眸,肤色若初生白杏,正是此间的老板娘萧月。
月牙儿见了他,微微有些讶异“这位老爷是来用餐的”
时间是早了些。
袁举人轻咳一声“我一贯早起。”
正说着话,风吹树摇,吹落春雨。月牙儿忙用剪子将红带一剪,匆匆完成了剪彩。
“快进来吧。”
湘帘一打,袁举人不由得眼前一亮。大茶楼,他去过许多。为了彰显自己家的品味,喜欢用鲜亮的紫漆八仙桌。有的还会在大堂里设一个小台,转请艺人来唱评弹。而小的茶店呢,恨不得将每一寸土都摆上一张桌子,挤得满满当当,生怕因为没位置而缺少客人。
然而这杏花馆,却不似上述二者,颇有些隐于空谷的高士之风。窗含浅溪,桌近莳花,小小巧巧,别有一番意趣。
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里边的一扇半月门,这家店竟然把厨房直接做成了展示品像书房里的博古架,含蓄又张扬。
袁举人挑了一张靠窗的桌儿坐下,透过新糊的窗纸,瞧见雨打涟漪。
月牙儿用一个木托盘端过来餐具,轻轻放在桌上,轻声道“客人是第一位光临杏花馆的,送你一叠新做的梅豆。”
绛红色的梅豆,平摊了抹在一个白瓷小碟儿里。袁举人拣了一颗,却见那小碟儿一角还烧制了朵杏花。
这萧美人当真是注重细节之人,竟然还特意定制了一套杏花碗碟。
月牙儿拿来餐单,是一张新写的纸,糊在薄薄的木板上。
袁举人一看,赞道“真是一手好字。”
他细细看了餐点,疑惑道“只有三样点心”
“真是不好意思,因此才开业,忙活的只有我一人。今天就只有这几样点心。”
袁举人看了看,指点一样“就要这个吧。”
“要用茶吗今天有新制的豆乳茶。”
“看着像甜的,我不大喜欢,就上盏香片罢。”
“稍等。”
等待的时间里,袁举人静听雨声,
袁举人坐在肩舆上, 隐约瞧见了前方的杏花树, 不禁打了个哈欠。
这家杏花馆开业的请帖,是唐可镂转交给他的,这死老头子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因为他终于抢在袁举人之前发掘了一家美食店,那神情看着就讨嫌。
原本这请帖,袁举人是想扔了的, 但想到肉松小贝的美味,又很纠结。
那萧美人每次做的点心,都是新花样,又好看又好吃。这次她自己开一家小吃店, 随便一想就知道定然有许多新点心。
这样一想, 还是去看看吧。
袁举人只怕碰见唐可镂,因为他之前向唐可镂放话, 说自己才不会去这种新开的小店吃东西。若真让他撞见了自己, 那他这张老脸还要不要
还是一大早赶过去,悄悄地吃了, 再悄悄地走, 谁也不惊动。这样子最妥当。
肩舆方过小桥,忽听见轰隆隆一声雷。袁举人仰头看了看天色, 觉得应该很快要落雨了。
所幸杏花馆就要到了。
这是一处极清丽的小院,袁举人才看一眼,便明白了为何要取名“杏花馆”。
配上此情此景, 倒真是“一汀烟雨杏花寒”。
柴扉之上,系着一根红带子。少女鬓边沾染一瓣杏花,孤零零站着,手持一把剪子,怔怔望着那红带子。
“这是杏花馆吗”袁举人问。
少女回眸,肤色若初生白杏,正是此间的老板娘萧月。
月牙儿见了他,微微有些讶异“这位老爷是来用餐的”
时间是早了些。
袁举人轻咳一声“我一贯早起。”
正说着话,风吹树摇,吹落春雨。月牙儿忙用剪子将红带一剪,匆匆完成了剪彩。
“快进来吧。”
湘帘一打,袁举人不由得眼前一亮。大茶楼,他去过许多。为了彰显自己家的品味,喜欢用鲜亮的紫漆八仙桌。有的还会在大堂里设一个小台,转请艺人来唱评弹。而小的茶店呢,恨不得将每一寸土都摆上一张桌子,挤得满满当当,生怕因为没位置而缺少客人。
然而这杏花馆,却不似上述二者,颇有些隐于空谷的高士之风。窗含浅溪,桌近莳花,小小巧巧,别有一番意趣。
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里边的一扇半月门,这家店竟然把厨房直接做成了展示品像书房里的博古架,含蓄又张扬。
袁举人挑了一张靠窗的桌儿坐下,透过新糊的窗纸,瞧见雨打涟漪。
月牙儿用一个木托盘端过来餐具,轻轻放在桌上,轻声道“客人是第一位光临杏花馆的,送你一叠新做的梅豆。”
绛红色的梅豆,平摊了抹在一个白瓷小碟儿里。袁举人拣了一颗,却见那小碟儿一角还烧制了朵杏花。
这萧美人当真是注重细节之人,竟然还特意定制了一套杏花碗碟。
月牙儿拿来餐单,是一张新写的纸,糊在薄薄的木板上。
袁举人一看,赞道“真是一手好字。”
他细细看了餐点,疑惑道“只有三样点心”
“真是不好意思,因此才开业,忙活的只有我一人。今天就只有这几样点心。”
袁举人看了看,指点一样“就要这个吧。”
“要用茶吗今天有新制的豆乳茶。”
“看着像甜的,我不大喜欢,就上盏香片罢。”
“稍等。”
等待的时间里,袁举人静听雨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