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奶奶又说“至于你四姐, 你姐夫他娘给你四姐介绍了他们厂子里大厨的儿子, 也是在后厨上班。和他处对象, 你四姐可能过不上什么阔太太的日子,但顿顿吃饱不用愁。前些时候那小伙子也来咱家了,我们都看了, 是个好小伙子。”
沈寒露问她“那四姐喜欢他么”
“你四姐说他挺好的,估计过些时候他们家就上门来定日子了。”
沈寒露一听,挺高兴的“那敢情好啊,咱们家又要有喜事了。”
沈奶奶说她“既然你四姐都快嫁出去了,你自己结婚这事儿也上心一些。你呢, 和你姐姐们不同,你大姐人家是自己处对象处到你大姐夫了。你二姐四姐愿意听人介绍, 虽说你二姐家现在日子过的比较难,但你二姐夫也算是个好人。你呢,你不一样,既然你现在在市里上班, 那就找个市里的对象。不是奶觉得市里人好, 是结婚两口子还是在一起的好。你想想你小时候, 你爹在市里木器厂,你们一家在村里, 见回面都不容易。”
沈寒露也不想奶奶操心, 再说她也是有对象的,就满口答应“好,这事儿我自己会上心的, 您放心吧。”
“不是应付我”
“不是应付您。”
沈奶奶怀疑的看着她“五妞,你是不是偷摸着找对象了”
沈寒露觉得自己现在也已经高中毕业了,工作也找到了,可以说是个独立的成年人了。
对于她和刘和的感情,她觉得也可以考虑更进一步了。
但如果同家长公开,自己还是要问问刘和的意见。看看刘和是怎么想的。
于是沈寒露就说“没有,奶,您放心,我如果找对象了,肯定第一个告诉的就是你。”
沈寒露之后又把自己在木器厂找着工作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刘和。
刘和知道沈寒露想找工作,他本来是想让沈寒露去他们单位上班的。
但是他们厂子里搞技术的部门不适合沈寒露,她的数学和物理都不太好。
原本可以应聘去宣传部,但现在这一块被革委会的人给控制了。
现在厂子里可以坐办公室的岗位不多,而厂长主任家都有今年才毕业的孩子。
沈寒露想要得到一个轻松的岗位上并不容易。
而沈寒露自己呢,也不想麻烦刘和帮自己找后门。
至于什么时候同家里人说明他们在处对象,刘和想想自己还在凑的三转一响。
他的情况特殊,这同沈寒露定下来了,那给沈寒露准备三转一响这是肯定的。
但他因为他两个哥哥不经常回来,大嫂也是个只会做戏的。虽然儿子们都成才了,可他娘这些年受的委屈也不少。
这三转一响中的缝纫机和收音机,给沈寒露家准备了,也得给他娘准备一份啊。
不为别的,就为了安他娘的心,让她知道自己绝对不会娶了媳妇忘了娘。
从同沈寒露处对象开始,刘和就有意识的去淘换这些物件。
要说凑齐也算是凑齐了,可他手里的自行车是普通自行车的券,他想弄个女士自行车给沈寒露。
如今也有了门路,就等定价了。至于什么时候让家里人处对象,刘和觉得等他把女士自行车券弄到手就可以说了。
一九六八年八月份,沈寒露正式成为了一名木器厂的工人。
木器厂男多女少,未婚的女同志只有沈寒露一个和另外三个姑娘,所以她们四个人一间宿舍,不算拥挤。
抄写员的工作也很轻松,就是领导有什么指示要传达的时候,需要沈寒露誊抄一份,贴在厂子里。或者是要给上一级写什么报告,沈寒露帮着誊抄一份。
简单来说,这个工作沈寒露还做的蛮轻松的。
沈寒露的生活算是平静了下来。
到了六八年十二月,沈寒露上班都快半年了,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通知发了出来。
高中三届毕业生,全部都得响应号召,上山下乡。
如果沈寒露没有找到工作,那么她这种农村出生的,要么是跟随政策上山下乡,要么从学校的集体户口中把自己的户口迁回老家农村落户。
像是钱雨孙露这样城市户口的,如果没有工作的单位,只能上山下乡。
本来沈寒露还觉得还好钱雨孙露已经在钢铁厂上班了,不用吃这份苦。
哪想这个通知一下来,钱雨和孙露就放弃了厂子里的工作,报名了。
不管沈寒露怎么劝,都没有用。
沈寒露以为她们是太热血,但钱雨却反过来安慰沈寒露“没事,现在去,还能让我爸走走关系,去兵团。兵团的工资不比在市里当工人低。”
沈寒露问她“那四姐喜欢他么”
“你四姐说他挺好的,估计过些时候他们家就上门来定日子了。”
沈寒露一听,挺高兴的“那敢情好啊,咱们家又要有喜事了。”
沈奶奶说她“既然你四姐都快嫁出去了,你自己结婚这事儿也上心一些。你呢, 和你姐姐们不同,你大姐人家是自己处对象处到你大姐夫了。你二姐四姐愿意听人介绍, 虽说你二姐家现在日子过的比较难,但你二姐夫也算是个好人。你呢,你不一样,既然你现在在市里上班, 那就找个市里的对象。不是奶觉得市里人好, 是结婚两口子还是在一起的好。你想想你小时候, 你爹在市里木器厂,你们一家在村里, 见回面都不容易。”
沈寒露也不想奶奶操心, 再说她也是有对象的,就满口答应“好,这事儿我自己会上心的, 您放心吧。”
“不是应付我”
“不是应付您。”
沈奶奶怀疑的看着她“五妞,你是不是偷摸着找对象了”
沈寒露觉得自己现在也已经高中毕业了,工作也找到了,可以说是个独立的成年人了。
对于她和刘和的感情,她觉得也可以考虑更进一步了。
但如果同家长公开,自己还是要问问刘和的意见。看看刘和是怎么想的。
于是沈寒露就说“没有,奶,您放心,我如果找对象了,肯定第一个告诉的就是你。”
沈寒露之后又把自己在木器厂找着工作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刘和。
刘和知道沈寒露想找工作,他本来是想让沈寒露去他们单位上班的。
但是他们厂子里搞技术的部门不适合沈寒露,她的数学和物理都不太好。
原本可以应聘去宣传部,但现在这一块被革委会的人给控制了。
现在厂子里可以坐办公室的岗位不多,而厂长主任家都有今年才毕业的孩子。
沈寒露想要得到一个轻松的岗位上并不容易。
而沈寒露自己呢,也不想麻烦刘和帮自己找后门。
至于什么时候同家里人说明他们在处对象,刘和想想自己还在凑的三转一响。
他的情况特殊,这同沈寒露定下来了,那给沈寒露准备三转一响这是肯定的。
但他因为他两个哥哥不经常回来,大嫂也是个只会做戏的。虽然儿子们都成才了,可他娘这些年受的委屈也不少。
这三转一响中的缝纫机和收音机,给沈寒露家准备了,也得给他娘准备一份啊。
不为别的,就为了安他娘的心,让她知道自己绝对不会娶了媳妇忘了娘。
从同沈寒露处对象开始,刘和就有意识的去淘换这些物件。
要说凑齐也算是凑齐了,可他手里的自行车是普通自行车的券,他想弄个女士自行车给沈寒露。
如今也有了门路,就等定价了。至于什么时候让家里人处对象,刘和觉得等他把女士自行车券弄到手就可以说了。
一九六八年八月份,沈寒露正式成为了一名木器厂的工人。
木器厂男多女少,未婚的女同志只有沈寒露一个和另外三个姑娘,所以她们四个人一间宿舍,不算拥挤。
抄写员的工作也很轻松,就是领导有什么指示要传达的时候,需要沈寒露誊抄一份,贴在厂子里。或者是要给上一级写什么报告,沈寒露帮着誊抄一份。
简单来说,这个工作沈寒露还做的蛮轻松的。
沈寒露的生活算是平静了下来。
到了六八年十二月,沈寒露上班都快半年了,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通知发了出来。
高中三届毕业生,全部都得响应号召,上山下乡。
如果沈寒露没有找到工作,那么她这种农村出生的,要么是跟随政策上山下乡,要么从学校的集体户口中把自己的户口迁回老家农村落户。
像是钱雨孙露这样城市户口的,如果没有工作的单位,只能上山下乡。
本来沈寒露还觉得还好钱雨孙露已经在钢铁厂上班了,不用吃这份苦。
哪想这个通知一下来,钱雨和孙露就放弃了厂子里的工作,报名了。
不管沈寒露怎么劝,都没有用。
沈寒露以为她们是太热血,但钱雨却反过来安慰沈寒露“没事,现在去,还能让我爸走走关系,去兵团。兵团的工资不比在市里当工人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