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说起来有些尴尬。
宁姝出门为了避免麻烦, 把头帘儿和小辫儿拧成了个单鬟, 快到宁府的时候又在马车上将它们拆了下来, 是以荀歧州将她认成了个已出阁的妇人。
本以为会一如既往的神不知鬼不觉,但谁能想到那个“人傻钱多速来”还被掌柜忽悠的x功能障碍者是秦王殿下啊
传说中战神一般驻守漠北,让敌军闻风丧胆,战前喊阵就能骇死几个的活阎罗秦王荀歧州竟然是个
宁姝欲哭无泪, 脸上却只能挂出职业标准笑容,一副大家闺秀的矜持模样“小女见过秦王殿下。”
她又对着宁培远说道“父亲,姝儿衣着不适,这便回房规整, 失陪。”
说罢, 也不管宁培远和荀歧州什么表情,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真女子从不回头看爆炸。
桐枝跟在宁姝身后一路小跑,不知怎的,她总感觉秦王殿下的目光一直在自己手上的青瓷虎子上。
宁姝奔回院子, 原本想要闭门不出,什么秦王权当没见过,谁知没过一会儿宁培远便让管事的将她请到前院去。
宁姝百般不愿,磨蹭了好一阵子才过去,却看见前院只站着秦王和陈衿二人, 宁培远不知去了何处。
也是这段时间, 荀歧州从陈衿那儿听闻和苏渊有婚约的原本是这宁姝, 谁知他后来看上了宁柔, 晋国公府依着他换了婚约。
荀歧州对此举的看法倒是另辟蹊径“婚配一事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要看两人合不合得来。若是苏渊真心喜欢那宁柔,换了婚约反而是对大家都好。不然他吃着碗里的,还得惦记锅里的,让人耻笑了去。不过苏渊也是,既然当初有过婚约,便不应当和旁的女子交往过密。果然是年级尚小,经验不够老道啊。”
陈衿听闻他这番道理,笑道“自然不如秦王殿下。”
荀歧州点了点头“本王毕竟多吃了这些年的盐,见的风雨也比你们多些。”
陈衿以往和荀歧州甚少交往,如今接触下来倒觉得这亲王殿下十分亲和,他本就是长袖善舞之人,未出一时半会儿便就熟了。
陈衿问出了多年疑问“秦王为何到这年纪都不娶妻”
别说娶妻了,听闻连个侍妾都没有,为此,都开始有人传言秦王好男色了。
荀歧州叹了口气,耿直道“不瞒你说,祖父家是将门,前些年漠北战事紧张,长辈一个接一个的没了,我宁愿在沙场上多杀一个,也不想将精力放在这些男女之情上。更何况大家都知道我父母感情不睦,全因后院乱七八糟,我娘性子直率玩不来那些后宅的弯弯绕,直接带着我跑去了漠北。我想着若是日后娶妻,后院里还有庶子庶女,还不够头疼的,不若从一开始就免了这念想。”
陈衿闻言也不得不赞叹荀歧州忠君护国之情,更免不得钦佩那些驻守漠北的将士。日后倘若让他听见旁人再说秦王的不是,他便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那”陈衿不愿将这话题引得太过沉重,引得荀歧州难受,转口问道“秦王殿下回京不久,怎的好似与宁姝相识”
荀歧州“说来也巧,本王回京的第二日便进宫面圣,还拜见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似是有意为我赐婚,将那姑娘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我便想着唉”
陈衿心里一转便想到,宁姝在宫里陪伴太后有些时日,想必是得了太后青眼。荀歧州外祖家与太后母家有些远房亲戚,太后定然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要将宁姝许配给秦王。
这么想着,他便问道“那姑娘说的可是宁姝”
“正是”荀歧州嗟叹一声“太后娘娘说她千万般好,本王却没想到她竟然”
陈衿“竟然”
荀歧州咽了下口水“竟然”
他猛然想到,这般在旁人面前说道一个姑娘不应是男人所为,若要将两人相识的过程说出来,难保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竟然还颇爱收藏瓷器。那日恰巧在老街见到她逛瓷器铺子。”
“哦。”陈衿有点失望,毕竟人人都说宁姝没事儿喜欢对着瓷器自言自语,之前听闻苏渊所讲,她确实对瓷器有所不同。但他听了那么多铺垫,心里的预期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怎么就没了
但天还是得继续聊下去,陈衿说道“秦王殿下也爱瓷器”
荀歧州含糊的说“是啊,有那么点兴趣。”
“说起瓷器,我倒是想到一件趣事。前朝张铭学富五车官拜尚书,养气功夫极好,是个长寿老人。待他去了,家人收拾东西,这才在他床上见到个瓷枕,上面写着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众人这才知道,原来他是夜夜见到这字,日日提醒他莫得动气。之后倒也兴起一阵瓷枕题字的风潮。”
荀歧州还是头回听说这档子事儿,便问“那这瓷枕为何如今鲜少有人使用呢”
陈衿笑道“因这瓷枕放的位置少有人见,便都是些真心话。人走了,家人一见到瓷枕才知道了许多密辛。譬如往日看着老实的,瓷枕上写着今日装老实,明日多分银,譬如平日看着老学究的,一场急病没了,没来得及收,结果被发现瓷枕上画着不堪入目的图儿,名声尽毁。此种数不胜数,慢慢的便无人敢用了。”
“原来如此。”荀歧州说道。
陈衿“这便是以瓷识人罢。”
经陈衿这么一说,荀歧州倒是想到万一这姑娘与人说自己买青瓷虎子的事儿呢自己的一世英名,难道就要毁在这个女人手里
宁姝正好这时赶到,陈衿见了连忙招呼“宁姑娘,这儿。恰好有人来寻令尊,令尊去去便回。”
他说完,一抬头就看见荀歧州皱眉看着宁姝,宁姝倒是坦然,只是脸上挂着的笑有点僵硬。
陈衿怎么觉得这两个人之间有点古怪呢
荀歧州先开口“宁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宁姝“好。”
荀歧州转头对陈衿说道“陈弟在此稍等,本王去去就来。”
说罢,便带着宁姝往一旁的亭子里去了。
陈衿我是谁我为什么今天要跟着来明明是三个人一起来的,为何我不配有姓名
木亭开阔,倒也不必担心旁人觉得两人不清不白,周围亦只有陈衿一个人,距离是听不见两人讲话的。
宁姝出门为了避免麻烦, 把头帘儿和小辫儿拧成了个单鬟, 快到宁府的时候又在马车上将它们拆了下来, 是以荀歧州将她认成了个已出阁的妇人。
本以为会一如既往的神不知鬼不觉,但谁能想到那个“人傻钱多速来”还被掌柜忽悠的x功能障碍者是秦王殿下啊
传说中战神一般驻守漠北,让敌军闻风丧胆,战前喊阵就能骇死几个的活阎罗秦王荀歧州竟然是个
宁姝欲哭无泪, 脸上却只能挂出职业标准笑容,一副大家闺秀的矜持模样“小女见过秦王殿下。”
她又对着宁培远说道“父亲,姝儿衣着不适,这便回房规整, 失陪。”
说罢, 也不管宁培远和荀歧州什么表情,转身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真女子从不回头看爆炸。
桐枝跟在宁姝身后一路小跑,不知怎的,她总感觉秦王殿下的目光一直在自己手上的青瓷虎子上。
宁姝奔回院子, 原本想要闭门不出,什么秦王权当没见过,谁知没过一会儿宁培远便让管事的将她请到前院去。
宁姝百般不愿,磨蹭了好一阵子才过去,却看见前院只站着秦王和陈衿二人, 宁培远不知去了何处。
也是这段时间, 荀歧州从陈衿那儿听闻和苏渊有婚约的原本是这宁姝, 谁知他后来看上了宁柔, 晋国公府依着他换了婚约。
荀歧州对此举的看法倒是另辟蹊径“婚配一事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也要看两人合不合得来。若是苏渊真心喜欢那宁柔,换了婚约反而是对大家都好。不然他吃着碗里的,还得惦记锅里的,让人耻笑了去。不过苏渊也是,既然当初有过婚约,便不应当和旁的女子交往过密。果然是年级尚小,经验不够老道啊。”
陈衿听闻他这番道理,笑道“自然不如秦王殿下。”
荀歧州点了点头“本王毕竟多吃了这些年的盐,见的风雨也比你们多些。”
陈衿以往和荀歧州甚少交往,如今接触下来倒觉得这亲王殿下十分亲和,他本就是长袖善舞之人,未出一时半会儿便就熟了。
陈衿问出了多年疑问“秦王为何到这年纪都不娶妻”
别说娶妻了,听闻连个侍妾都没有,为此,都开始有人传言秦王好男色了。
荀歧州叹了口气,耿直道“不瞒你说,祖父家是将门,前些年漠北战事紧张,长辈一个接一个的没了,我宁愿在沙场上多杀一个,也不想将精力放在这些男女之情上。更何况大家都知道我父母感情不睦,全因后院乱七八糟,我娘性子直率玩不来那些后宅的弯弯绕,直接带着我跑去了漠北。我想着若是日后娶妻,后院里还有庶子庶女,还不够头疼的,不若从一开始就免了这念想。”
陈衿闻言也不得不赞叹荀歧州忠君护国之情,更免不得钦佩那些驻守漠北的将士。日后倘若让他听见旁人再说秦王的不是,他便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那”陈衿不愿将这话题引得太过沉重,引得荀歧州难受,转口问道“秦王殿下回京不久,怎的好似与宁姝相识”
荀歧州“说来也巧,本王回京的第二日便进宫面圣,还拜见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似是有意为我赐婚,将那姑娘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我便想着唉”
陈衿心里一转便想到,宁姝在宫里陪伴太后有些时日,想必是得了太后青眼。荀歧州外祖家与太后母家有些远房亲戚,太后定然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要将宁姝许配给秦王。
这么想着,他便问道“那姑娘说的可是宁姝”
“正是”荀歧州嗟叹一声“太后娘娘说她千万般好,本王却没想到她竟然”
陈衿“竟然”
荀歧州咽了下口水“竟然”
他猛然想到,这般在旁人面前说道一个姑娘不应是男人所为,若要将两人相识的过程说出来,难保会对她造成什么影响。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竟然还颇爱收藏瓷器。那日恰巧在老街见到她逛瓷器铺子。”
“哦。”陈衿有点失望,毕竟人人都说宁姝没事儿喜欢对着瓷器自言自语,之前听闻苏渊所讲,她确实对瓷器有所不同。但他听了那么多铺垫,心里的预期是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怎么就没了
但天还是得继续聊下去,陈衿说道“秦王殿下也爱瓷器”
荀歧州含糊的说“是啊,有那么点兴趣。”
“说起瓷器,我倒是想到一件趣事。前朝张铭学富五车官拜尚书,养气功夫极好,是个长寿老人。待他去了,家人收拾东西,这才在他床上见到个瓷枕,上面写着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众人这才知道,原来他是夜夜见到这字,日日提醒他莫得动气。之后倒也兴起一阵瓷枕题字的风潮。”
荀歧州还是头回听说这档子事儿,便问“那这瓷枕为何如今鲜少有人使用呢”
陈衿笑道“因这瓷枕放的位置少有人见,便都是些真心话。人走了,家人一见到瓷枕才知道了许多密辛。譬如往日看着老实的,瓷枕上写着今日装老实,明日多分银,譬如平日看着老学究的,一场急病没了,没来得及收,结果被发现瓷枕上画着不堪入目的图儿,名声尽毁。此种数不胜数,慢慢的便无人敢用了。”
“原来如此。”荀歧州说道。
陈衿“这便是以瓷识人罢。”
经陈衿这么一说,荀歧州倒是想到万一这姑娘与人说自己买青瓷虎子的事儿呢自己的一世英名,难道就要毁在这个女人手里
宁姝正好这时赶到,陈衿见了连忙招呼“宁姑娘,这儿。恰好有人来寻令尊,令尊去去便回。”
他说完,一抬头就看见荀歧州皱眉看着宁姝,宁姝倒是坦然,只是脸上挂着的笑有点僵硬。
陈衿怎么觉得这两个人之间有点古怪呢
荀歧州先开口“宁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宁姝“好。”
荀歧州转头对陈衿说道“陈弟在此稍等,本王去去就来。”
说罢,便带着宁姝往一旁的亭子里去了。
陈衿我是谁我为什么今天要跟着来明明是三个人一起来的,为何我不配有姓名
木亭开阔,倒也不必担心旁人觉得两人不清不白,周围亦只有陈衿一个人,距离是听不见两人讲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