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安瑞问出问题之后, 柳易尘就沉默了。
施岩隐约猜到柳易尘应该有些什么想说的, 前天晚上柳易尘收到一条莫名其妙的信息之后, 就一直有些不对。
当时, 柳易尘说那条信息是私生饭发过来。
现在想想, 施岩越想越咂摸出不对味的地方来。
如果真的是私生, 柳易尘完全可以报警,至少也可以和身边的助理打一声招呼, 但柳易尘似乎自始至终都打定了注意,要把私生饭这件事压下去。
那个人, 或许不是私生,而是了解柳易尘过去的人。
被自己的猜想吓到,施岩不由自主有些紧张“尘尘不管你遇到什么, 或者什么人和你说过什么,都没关系的”
柳易尘摇了摇头“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是想说些过去的事, 不要太担心。”
他愿意向施岩袒露过去的不堪,但现在他们已经在一起了,如果告诉施岩, 施岩一定会替自己解决。
选择坦诚是为了多靠近施岩一些。
如果到最后,又是施岩为自己解决了一切,那他的坦率也就成了笑话
他永远都会和施岩不对等下去。
不仅仅是地位,更是内心深处的某些角落。
于是柳易尘选择什么都不说。
酒庄的隐私性的确很好,三个人就这样站在院子里僵持也没有任何人路过。
小池塘上, 日式造景的竹流水哗啦啦流个没完没了。
施岩拉了拉柳易尘攥紧的手,一点点熨开捏得发白的指节“如果有什么不想说的,那就不说,我们两的事,轮不到外人来说。”
如果柳易尘有什么不能说的东西,他愿意等柳易尘想说了再说,就算不说,那就不说好了。
咚。”池塘上,竹筒接满了一筒水,倾倒过去。
柳易尘像是突然被打开了什么开关一样,缓缓道“没什么不可以说的,都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了。”
他听起来语气波澜不惊,极为平静。
然而施岩目光垂下去,发觉柳易尘刚刚松开的手又一次攥紧了。
柳易尘并非不害怕坦白会导致施岩的离开。
但更害怕如果不尝试着成为一个坦率的人,就永远无法成为能站在施岩身边的人。
这并不是别人如何看,或者施岩如何看的问题。
而是他自己将如何窥视内心的问题。
如果不去尝试,柳易尘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配不上施岩。
又是片刻的沉默。
袁安瑞不紧不慢地等柳易尘开口,眼睛里是赤裸裸的挑衅
他对柳易尘的了解不比柳易尘本人少。
甚至,连柳易尘失去的这两年记忆,他也清楚。
袁安瑞觉得,柳易尘现在不过是在逞口舌之快。
柳易尘不敢说。
就算敢,也一定不敢把所有的话和盘托出。
一会,只要柳易尘开口,说的比自己了解的少,他就可以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到时候,柳易尘只会比现在更尴尬。
“咚。”又是一竹筒水满了。
哗啦一声,水落进池塘里,空了的竹筒晃悠两圈,又接起了水,永远也没有空着的时候。
柳易尘站在台阶边,有些麻木地看着那根晃晃悠悠的竹筒,忍不住觉得有些累。
他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早在十七岁离开家的那年,很多事情就已经注定了。
那时候,他本应该已经和这个世界告别了。
如果不是遇到了施岩的话。
甚至,已经过去十二年的今天,他也依然无法从那段记忆里抽身而去。
即使已经有数不清的粉丝,接受过数不清的褒奖,他依旧无法面对记忆里的自己。
像那根盛满了水又倾倒,循环往复的竹筒。
永远无法摆脱那一汪沉甸甸的回忆。
但是施岩出现了。
像是滚烫岩浆,将那些水汽蒸腾殆尽。
只要有施岩在,那些记忆还没来及浮出脑海深处,就已经荡然无存。
相较于施岩,自己就显得有些一无所有了。
他没有施岩所拥有的的金钱,也没有施岩所拥有的的社会地位,更没有施岩身上那些在他看来闪着光的温度。
连名字,他都不如施岩的好听。
施岩是坚定勇敢的岩石,而他,是被碾碎的齑粉,一粒尘埃。
能被这样的施岩爱着,柳易尘觉得自己至少应该做到一些什么,比如坦诚。
“咚。”
在竹筒里的水第三次装满后,柳易尘再次开口了。
“我不知道袁先生是从哪里知道了我的过去,又为什么觉得我不敢说。”
袁安瑞倒也没有隐瞒什么,十分直接地回答了他“之前和卓导喝酒,他喝醉以后说柳易尘这孩子小时候吃够了苦,后来我找关系查了点档案。”
“这样啊,那看来你知道的是不少。”
柳易尘的声音格外平静,甚至有些像是拉家常。
这些年,柳易尘很少遇到清楚自己过往的人,除了当年捡到他、给他一个机会,亲手把他拉出泥潭的卓扬,袁安瑞竟然成了难得的一个。
施岩听着两个人的对话,有些不好的预感,但柳易尘根本没给他插话的机会。
“我和你说过,我是被领养的。”
柳易尘开场白平平无奇,施岩却陷入了惶恐。
他一直清楚,柳易尘不是这么敢于面对过去的人。
柳易尘是为了自己。
但其实他并不需要柳易尘这么做。
“我的养父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叫柳景山,六岁那年,他领养了我。”
柳易尘说得很慢,完全没有意识到施岩究竟是什么时候把袁安瑞请走了,又是什么时候把自己抱进了怀里。
六岁之前,柳易尘一直以为自己是没有未来的。
相比于会说话、活泼开朗的小孩,柳易尘在福利院里并不讨喜。
更重要的是,听说,他是“小三生的孩子”。
没有人想要这样的孩子,尤其是一个六岁的、已经不会天然亲近他人的孩子。
于是直到六岁,柳景山带走了他。
六岁到十二岁,是柳易尘最快乐的六年,柳景山教会了他如何与自然相处,也教会了他如何与自己相处。
柳易尘的养母周慧不识字,木讷寡言,和柳易尘并不算多有共同话题,但也给了柳易尘足够的爱。
直到十二岁,柳景山患癌离世。
治病三年,家里也早已家徒四壁。
为了让柳易尘能够继续读书,周慧改嫁给了县城里的一个中学老师。
那个人叫任正,是柳易尘的继父。
施岩隐约猜到柳易尘应该有些什么想说的, 前天晚上柳易尘收到一条莫名其妙的信息之后, 就一直有些不对。
当时, 柳易尘说那条信息是私生饭发过来。
现在想想, 施岩越想越咂摸出不对味的地方来。
如果真的是私生, 柳易尘完全可以报警,至少也可以和身边的助理打一声招呼, 但柳易尘似乎自始至终都打定了注意,要把私生饭这件事压下去。
那个人, 或许不是私生,而是了解柳易尘过去的人。
被自己的猜想吓到,施岩不由自主有些紧张“尘尘不管你遇到什么, 或者什么人和你说过什么,都没关系的”
柳易尘摇了摇头“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是想说些过去的事, 不要太担心。”
他愿意向施岩袒露过去的不堪,但现在他们已经在一起了,如果告诉施岩, 施岩一定会替自己解决。
选择坦诚是为了多靠近施岩一些。
如果到最后,又是施岩为自己解决了一切,那他的坦率也就成了笑话
他永远都会和施岩不对等下去。
不仅仅是地位,更是内心深处的某些角落。
于是柳易尘选择什么都不说。
酒庄的隐私性的确很好,三个人就这样站在院子里僵持也没有任何人路过。
小池塘上, 日式造景的竹流水哗啦啦流个没完没了。
施岩拉了拉柳易尘攥紧的手,一点点熨开捏得发白的指节“如果有什么不想说的,那就不说,我们两的事,轮不到外人来说。”
如果柳易尘有什么不能说的东西,他愿意等柳易尘想说了再说,就算不说,那就不说好了。
咚。”池塘上,竹筒接满了一筒水,倾倒过去。
柳易尘像是突然被打开了什么开关一样,缓缓道“没什么不可以说的,都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了。”
他听起来语气波澜不惊,极为平静。
然而施岩目光垂下去,发觉柳易尘刚刚松开的手又一次攥紧了。
柳易尘并非不害怕坦白会导致施岩的离开。
但更害怕如果不尝试着成为一个坦率的人,就永远无法成为能站在施岩身边的人。
这并不是别人如何看,或者施岩如何看的问题。
而是他自己将如何窥视内心的问题。
如果不去尝试,柳易尘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配不上施岩。
又是片刻的沉默。
袁安瑞不紧不慢地等柳易尘开口,眼睛里是赤裸裸的挑衅
他对柳易尘的了解不比柳易尘本人少。
甚至,连柳易尘失去的这两年记忆,他也清楚。
袁安瑞觉得,柳易尘现在不过是在逞口舌之快。
柳易尘不敢说。
就算敢,也一定不敢把所有的话和盘托出。
一会,只要柳易尘开口,说的比自己了解的少,他就可以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
到时候,柳易尘只会比现在更尴尬。
“咚。”又是一竹筒水满了。
哗啦一声,水落进池塘里,空了的竹筒晃悠两圈,又接起了水,永远也没有空着的时候。
柳易尘站在台阶边,有些麻木地看着那根晃晃悠悠的竹筒,忍不住觉得有些累。
他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早在十七岁离开家的那年,很多事情就已经注定了。
那时候,他本应该已经和这个世界告别了。
如果不是遇到了施岩的话。
甚至,已经过去十二年的今天,他也依然无法从那段记忆里抽身而去。
即使已经有数不清的粉丝,接受过数不清的褒奖,他依旧无法面对记忆里的自己。
像那根盛满了水又倾倒,循环往复的竹筒。
永远无法摆脱那一汪沉甸甸的回忆。
但是施岩出现了。
像是滚烫岩浆,将那些水汽蒸腾殆尽。
只要有施岩在,那些记忆还没来及浮出脑海深处,就已经荡然无存。
相较于施岩,自己就显得有些一无所有了。
他没有施岩所拥有的的金钱,也没有施岩所拥有的的社会地位,更没有施岩身上那些在他看来闪着光的温度。
连名字,他都不如施岩的好听。
施岩是坚定勇敢的岩石,而他,是被碾碎的齑粉,一粒尘埃。
能被这样的施岩爱着,柳易尘觉得自己至少应该做到一些什么,比如坦诚。
“咚。”
在竹筒里的水第三次装满后,柳易尘再次开口了。
“我不知道袁先生是从哪里知道了我的过去,又为什么觉得我不敢说。”
袁安瑞倒也没有隐瞒什么,十分直接地回答了他“之前和卓导喝酒,他喝醉以后说柳易尘这孩子小时候吃够了苦,后来我找关系查了点档案。”
“这样啊,那看来你知道的是不少。”
柳易尘的声音格外平静,甚至有些像是拉家常。
这些年,柳易尘很少遇到清楚自己过往的人,除了当年捡到他、给他一个机会,亲手把他拉出泥潭的卓扬,袁安瑞竟然成了难得的一个。
施岩听着两个人的对话,有些不好的预感,但柳易尘根本没给他插话的机会。
“我和你说过,我是被领养的。”
柳易尘开场白平平无奇,施岩却陷入了惶恐。
他一直清楚,柳易尘不是这么敢于面对过去的人。
柳易尘是为了自己。
但其实他并不需要柳易尘这么做。
“我的养父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叫柳景山,六岁那年,他领养了我。”
柳易尘说得很慢,完全没有意识到施岩究竟是什么时候把袁安瑞请走了,又是什么时候把自己抱进了怀里。
六岁之前,柳易尘一直以为自己是没有未来的。
相比于会说话、活泼开朗的小孩,柳易尘在福利院里并不讨喜。
更重要的是,听说,他是“小三生的孩子”。
没有人想要这样的孩子,尤其是一个六岁的、已经不会天然亲近他人的孩子。
于是直到六岁,柳景山带走了他。
六岁到十二岁,是柳易尘最快乐的六年,柳景山教会了他如何与自然相处,也教会了他如何与自己相处。
柳易尘的养母周慧不识字,木讷寡言,和柳易尘并不算多有共同话题,但也给了柳易尘足够的爱。
直到十二岁,柳景山患癌离世。
治病三年,家里也早已家徒四壁。
为了让柳易尘能够继续读书,周慧改嫁给了县城里的一个中学老师。
那个人叫任正,是柳易尘的继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