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砖瓦厂特别大, 苏青玉没有工作证明,人家都不给进去。还是苏青玉说自己是下面大队的干事, 大队准备建学校, 让来打听县里砖块价钱,人家门卫才乐意接待她。
苏青玉问了青砖的价格。
青砖一分钱一块。那些好品质的,还要两分钱一块。
听了价格,苏青玉心口都跳动了几下, 然后算了算数字, 建设一个平房的学校, 这算下来没两三千还建设不下来啊。
特别是她想建设的好点儿, 那得三四千了。这还是在非常节约的情况下了。
这三四千对于那些大厂来说,那是小意思, 可对苏家屯来说, 简直是一笔巨款。
别看苏青玉之前在大伙儿面前吹着说钱都够,其实加米厂还真没多少钱。一年盈利连一千都没, 就算可以赊账,但是苏青玉也不想让队里背负太多债务了,这样很影响后期建设的。
她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翻了一下, 翻来覆去的看了看。最后还真给找到了一个关系。
与其找别人,还不如自给自足了。
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李芳也买好东西了, 看她这么久才出来, 就问道, “咋样, 砖块的事儿怎么样”
苏青玉一脸平静道,“问题不大。”
“那就好,就怕学校建设出问题。最近咱们家里都给寄了课本过来呢,现在大家秋收忙完了,地里活没那么忙,都在努力学习呢。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家学习劲儿这么足呢,真好。感觉又像回到了我们刚来的那会儿了。”
苏青玉笑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甭管啥时候啊,都不能忘了自己的知识。”
“你说得对,以后不管做什么事儿,我和张宇都要好好学。”
“对了,你们也该结婚了吧。”
李芳红了脸,“嗯,证已经领了,就是这几天忙完了想热闹一下。”
“行,到时候厂里给你们办。”
路过县里高中的时候,苏青玉又去给苏卫华送了一袋粮食。
这孩子如今在县里高中念书,吃饭啥的都要靠自己带粮食交给学校食堂。
就是学校氛围不是很好。这些年搞运动,学生们都学的很不认真。苏青玉在门口的时候还看到一些穿军装的小年轻进进出出的。
好在看到苏卫华的时候,苏卫华还挺正常,“姐。”
苏青玉道,“学的咋样”
“还成,就是”他有些为难。
苏青玉点头,“你不说我都知道,我也是念过高中的,知道啥情况。但是甭管别人咋样,你自己好好学,别被影响就行了。卫华,你得知道,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念书的机会来之不易。”
苏卫华煽情的红着眼睛点头,“姐,我知道的。”
苏青玉又小声在他耳边道,“而且你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那是没结果,你努力了,那是有结果的。”
苏卫华以为苏青玉这是暗示他以后可以念工农兵大学的事儿,顿时心中升起一股激情,“姐,我懂了,我会好好学”
“乖。”苏青玉拍拍他的脑袋。
孺子可教也。
苏卫华感动的目送她坐上拖拉机。还和她使劲儿招手。
李芳笑着道,“你和你弟感情可真好。你对他也好。”
“那可不,我亲弟呢。”以后是要当左右手培养的。
两人奔波着往大队赶,路过公社的时候,苏青玉见时间还早,就让李芳在外面等,她去找公社领导谈谈话。
李芳“”
苏青玉找的是吴主任,就是管综合办公室的。
因为年底了,秋收结束了,到处统计产量呢,吴主任也忙。不过忙的倒是很开心。毕竟这是收获的季节。
“吴主任,您最近辛苦了。”苏青玉进屋就笑着道。
吴主任抬头一看,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实在是印象深刻。毕竟苏家屯加米厂现在可出名了,自从有了他们加米厂之后,公社这边的工人都闲多了。
工人是闲多了,他这个当领导的可郁闷着呢。
加米厂收入不好,这不也有些影响公社收入吗
就指着这些单位能陆续进账,增加财政收入呢。
所以看到苏青玉啊,他心情还有些不美好。
“这不是苏家屯的知青同志吗,咋跑这来了,是为了回城名额的事儿”
苏青玉一听,诧异道,“有回城名额”
吴主任一听,知道这是不知道,所以没多说,“没什么。我随口一说。对了,你啥事儿啊”
苏青玉知道他说谎,不过也没想着什么回城名额的事儿。
毕竟她也不准备和人抢名额。也装作不知道。“吴主任,我们队里要建学校的事儿,您记得吗”
“记得,不是说你们自己出钱吗,怎么,钱不够现在是想找公
苏青玉问了青砖的价格。
青砖一分钱一块。那些好品质的,还要两分钱一块。
听了价格,苏青玉心口都跳动了几下, 然后算了算数字, 建设一个平房的学校, 这算下来没两三千还建设不下来啊。
特别是她想建设的好点儿, 那得三四千了。这还是在非常节约的情况下了。
这三四千对于那些大厂来说,那是小意思, 可对苏家屯来说, 简直是一笔巨款。
别看苏青玉之前在大伙儿面前吹着说钱都够,其实加米厂还真没多少钱。一年盈利连一千都没, 就算可以赊账,但是苏青玉也不想让队里背负太多债务了,这样很影响后期建设的。
她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翻了一下, 翻来覆去的看了看。最后还真给找到了一个关系。
与其找别人,还不如自给自足了。
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李芳也买好东西了, 看她这么久才出来, 就问道, “咋样, 砖块的事儿怎么样”
苏青玉一脸平静道,“问题不大。”
“那就好,就怕学校建设出问题。最近咱们家里都给寄了课本过来呢,现在大家秋收忙完了,地里活没那么忙,都在努力学习呢。我还是头一次看到大家学习劲儿这么足呢,真好。感觉又像回到了我们刚来的那会儿了。”
苏青玉笑道,“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甭管啥时候啊,都不能忘了自己的知识。”
“你说得对,以后不管做什么事儿,我和张宇都要好好学。”
“对了,你们也该结婚了吧。”
李芳红了脸,“嗯,证已经领了,就是这几天忙完了想热闹一下。”
“行,到时候厂里给你们办。”
路过县里高中的时候,苏青玉又去给苏卫华送了一袋粮食。
这孩子如今在县里高中念书,吃饭啥的都要靠自己带粮食交给学校食堂。
就是学校氛围不是很好。这些年搞运动,学生们都学的很不认真。苏青玉在门口的时候还看到一些穿军装的小年轻进进出出的。
好在看到苏卫华的时候,苏卫华还挺正常,“姐。”
苏青玉道,“学的咋样”
“还成,就是”他有些为难。
苏青玉点头,“你不说我都知道,我也是念过高中的,知道啥情况。但是甭管别人咋样,你自己好好学,别被影响就行了。卫华,你得知道,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念书的机会来之不易。”
苏卫华煽情的红着眼睛点头,“姐,我知道的。”
苏青玉又小声在他耳边道,“而且你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那是没结果,你努力了,那是有结果的。”
苏卫华以为苏青玉这是暗示他以后可以念工农兵大学的事儿,顿时心中升起一股激情,“姐,我懂了,我会好好学”
“乖。”苏青玉拍拍他的脑袋。
孺子可教也。
苏卫华感动的目送她坐上拖拉机。还和她使劲儿招手。
李芳笑着道,“你和你弟感情可真好。你对他也好。”
“那可不,我亲弟呢。”以后是要当左右手培养的。
两人奔波着往大队赶,路过公社的时候,苏青玉见时间还早,就让李芳在外面等,她去找公社领导谈谈话。
李芳“”
苏青玉找的是吴主任,就是管综合办公室的。
因为年底了,秋收结束了,到处统计产量呢,吴主任也忙。不过忙的倒是很开心。毕竟这是收获的季节。
“吴主任,您最近辛苦了。”苏青玉进屋就笑着道。
吴主任抬头一看,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实在是印象深刻。毕竟苏家屯加米厂现在可出名了,自从有了他们加米厂之后,公社这边的工人都闲多了。
工人是闲多了,他这个当领导的可郁闷着呢。
加米厂收入不好,这不也有些影响公社收入吗
就指着这些单位能陆续进账,增加财政收入呢。
所以看到苏青玉啊,他心情还有些不美好。
“这不是苏家屯的知青同志吗,咋跑这来了,是为了回城名额的事儿”
苏青玉一听,诧异道,“有回城名额”
吴主任一听,知道这是不知道,所以没多说,“没什么。我随口一说。对了,你啥事儿啊”
苏青玉知道他说谎,不过也没想着什么回城名额的事儿。
毕竟她也不准备和人抢名额。也装作不知道。“吴主任,我们队里要建学校的事儿,您记得吗”
“记得,不是说你们自己出钱吗,怎么,钱不够现在是想找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