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群老姐妹们吹牛,“念书干啥不好呢,看看我家青玉,凭啥能当厂长那不就是她有文化吗她厂里那些人,哪个没文化我家卫国,凭啥能当小队长,不也是能写会算吗还有我家老大家几个孩子,那都是念书的,城里娃都念书,城里人还有错有些大队干部,肯定是有私心了,担心咱们的娃儿都有知识了,和他们家的娃儿抢饭碗呢。要不然他们的娃儿咋就都送公社去念中学啦”
    老太太这番吹牛加诛心的话太有杀伤力了。
    简直太有道理了。
    城里的孩子,干部家的孩子都念书呢。
    念书肯定是有好处的事儿。
    陈爱兰就洗衣服的时候就和那些媳妇们说了,“读书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以后我家三个娃儿,肯定是我家卫华最有出息。咱家是贫农,他念了高中,而且还是在县里,谁知道县里单位啥时候招工了,他那不就赶上了吗,实在不成,咱队里现在不也有单位了吗他中学就没问题,高中不就更没问题啦”
    苏叶找自己的小姐妹们吹道,“建学校咋不好了有了学校,这不就得有老师吗,也不能都是咱队里的老师吧,万一安排别的队里的老师来呢,咱这不是找对象咳咳咳,也方便吗”
    “”这想法很现实,也很实际。
    要能找个老师,谁还乐意找个种地的粗汉子
    苏有材比较朴实,“建学校好,家里娃儿小,还要人看着。送去学校给老师看着,咱这不是也能多干点活吗,也不担心他们到处跑了。”
    苏卫民就最直接了,找了一群队里十几岁的娃儿们,都是一群皮小子,平时除了干活的时候,就喜欢满上遍野的玩闹的。和苏卫民这种找到机会就跑山里偷懒的人玩的特别好。
    苏卫民就直接和他们说了,“建学校和咱没啥关系,可我知道,要是去念书了,咱就不用下地干活了,哎哟喂,我咋就没赶上好时候呢”
    苏卫国这个当队长的就比较公事公办了,“队里的决策还是要支持的,建学校是咱们所有人的事儿。再说了,马上秋收结束了,咱也不耽误工作,正好没事儿干,帮着建学校还能多挣工分。这是好事,大家还是要支持的。咱都是苏家屯的人,咱自己不关心自己队里的工作,还指望谁呢反正我苏卫国肯定是要支持的,也要去帮忙的。”
    他这影响力还挺大,毕竟他是苏青玉的哥,队里人都知道苏青玉和大队那边走得近。
    其他小队的小队长看苏卫国同意了,觉得这肯定是队里的决策,当小队长当然是朝着队里靠拢了。也跟着动员。
    经过了几天的动员工作,队里建学校的事儿越发的热闹了。
    而且大伙儿经过一番讨论,都觉得建学校确实很好。孩子们觉得上学比干活舒坦,年轻人觉得有了学校对象也有选择了。老人们觉得这是队里干了大事儿。当爹妈的觉得娃儿们以后多一条路走了。
    于是等投票这天,队里几乎是全票通过这个决策。
    苏爷爷还催着队里干部们,“早就该建了,赶紧建起来。哪个队里能没学校呢,你们这工作没做好啊。”
    队里干部们看向苏有福,心道这可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可也着急建学校呢,苏有福非得闹这么一出。
    苏有福郁闷的背着手,感觉自己在这个队里越发的没有权威了。
    甭管他多郁闷,这建学校的事儿就在大家的投票结果下正式决定了。
    苏有福就搞了个讨论会,让队里商量一下这个学校咋建。想争取在这件事儿里面多一点主动权。
    苏青玉作为加米厂的厂长也参与了讨论会,“大队长,我看别的没啥好讨论了,钱咱们加米厂慢慢给,不够的咱先和砖厂拖欠着,反正咱现在有个厂子了,砖厂那边应该没多大问题。场地啥的,咱也能建起来,队里人多,动员一下大家,年底加开春,绝对没问题。要说最难的就是公社和县里教育部门批准问题。”
    苏有福点头,“这确实有些困难。”
    苏青玉道,“说起来也没多少困难,队里这边要是有麻烦,我也能去跑。我们不是和机械厂那边有联系吗,人家厂里领导平时也和这些县里的各部门都很熟悉,可以给我们介绍领导,所以这也不算问题。只要队里需要,我随时都可以去跑。”
    妇联张主任高兴道,“青玉啊,你这一个人就能把学校搞起来呀,这可真是给咱减少很多麻烦了。”
    苏青玉笑道,“可不能这么说,还是要大家的支持呢。我也就跑个腿。后面建学校啥的,那不都得大伙儿忙吗”
    会计苏大宝笑道,“反正只要你把外面需要的事儿搞定了,咱就没问题了。”
    苏有福听到这话特不得劲儿,立马大手一摆,“队里的事儿咋能都给青玉呢,她是厂里的厂长,事儿多着呢。就不用麻烦她了,其他手续我去跑。”
    苏青玉也不抢,“您既然说没多少麻烦,那我就不多事儿了。不过我觉得也没啥困难的,毕竟咱不要上面拨款呢,咱自给自足搞建设,上面高兴都来不及呢。”
    苏有福“”
    会议一结束,苏有福就拉着脸去跑了。
    骑着自行车走往公社的路上,他这咋想咋觉得不得劲儿。虽然这建学校的流程不困难,但是也很复杂,要跑很多次,要找很多领导的。
    他这也是出了很大力气的,现在搞得他这工作一点都不重要,连青玉都能做一样。
    关键是他还不能不积极。要不然队里肯定要觉得他办事能力不行,一点儿事儿都办不好。
    “这丫头到底谁是大队长啊”
    知道队里开始为这事儿走程序了,队里人就开始盼着结果了。
    当然,即便苏有福同志再努力积极,这程序确实也是很复杂,一直等到秋收结束,建设学校的审批手续才终于下来了。
    与此同时,苏青玉也收到了来自海城的信和物资。

章节目录

穿越七零做知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湖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涂并收藏穿越七零做知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