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中旬的联考,苏家屯的红旗公社附属学校还挺重视的,还特意拉了个横幅,让孩子们更很有仪式感。
    加上中学的考试,整个联考的时间也就两天。
    老师们多,所以批改试卷也快。
    基本上才三天时间,就把各班的成绩都总结出来了。
    这次考试成绩还算不错,比苏青玉想的要好。
    毕竟这些孩子之前都是没怎么念书的,也就是重新复习而已。
    这次考试,及格人数占大部分,其中八十分以上的占了百分之三十。九十分以上的,占了百分之十。
    学校还专门搞了个颁奖仪式,给获奖的孩子们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得奖的孩子们个个笑的小脸开花的,骄傲的挺着小胸脯。
    但是考的不怎么样的孩子却个个愁眉苦脸的。
    老师一问咋了,就说担心回去挨打。
    这些老师们还真怕孩子回去挨打,就和苏青玉说了这事儿。
    苏青玉笑道,“没事儿,不会挨打的。他们心情好着呢。”
    苏家屯的社员们心情确实好。
    因为地里的庄稼长得好啊。
    不,应该说是那大片的开荒出来的土地上的庄稼,真的比他们往年种的庄稼长得好。
    而且因为没报计划,所以这第一茬庄稼,都是属于队里的。他们又能多分一些粮食了。
    这种的还是黄豆呢,到时候分到手里了,都拿去榨油厂换油吃,年底又能换成钱。
    一个个笑的牙不见眼的,见面就议论这事儿,倒还真把孩子考试这事儿扔一边了。
    等孩子回来老老实实交代没考好了,也没多生气,反而还笑眯眯道,“没事儿,下次努力就成。今年咱家多吃油,把脑子好好养养。”
    准备挨打的孩子“”
    第二天,孩子们个个挽着袖子主动去田地里帮忙抢收了。嘴里念叨着感谢大丰收。
    学校里也和之前苏青玉安排的一样,考的好的老师直接放假了回城里了。
    差不多一半的知青都能回去。队里给开了证明,拖拉机手苏小山特意送他们去县城车站坐车回家。
    苏青玉和苏卫国站在榨油厂门口,看着那些知青们坐上拖拉机离开的样子,和旁边的苏卫国道,“哥你看到没”
    “啥”苏卫国不解。
    “咱们队里还是缺人才啊。他们一走,你看一下子少了多少知识分子啊。谁能保证,他们能一辈子待在这里呢。”
    苏卫国一个激灵,心里庆幸,幸好队里建了学校,现在孩子们都在接受教育。队里的年轻人也在接受再教育。
    要不然这些人一走,队里还真不行。
    “妹儿,你说以前咱咋就不早点把这些人用起来呢,哎”
    苏青玉笑着道,“也不晚,以后咱队里学校开夜课,让年轻人每天学习机会更多。不止如此,我还要让队里年轻人都学会开拖拉机。都学个一技之长,不会要用人的时候,没人用。”
    苏卫国这会儿已经觉得队里缺人才了,听到苏青玉要大力培养本地人才,自然全力支持,“行”
    对于知青们的离开,最没有感觉的就是苏家屯的社员们了。
    因为今年大队压根就不缺劳动力。
    除了队里本就有的机械之外,苏青玉还从机械厂也定了机器帮忙抢收。
    几台收割机一起行动,地里收割的活压根就不是事儿。
    几天的时间,就收割了一大片了。他们先把试验田的大豆和玉米给抢收了。
    大伙儿高高兴兴的一称重。
    苏大宝最后再一算账,发现这试验田的大豆平均亩产竟然一百零几公斤了。
    这产量可不低啊。
    要知道,之前他们也种过,亩产也就七十多公斤。
    虽然这豆子还没晒,但是后期晒一晒,也肯定有九十多斤。
    这可是足足多了二十公斤的差距啊。
    大伙儿再一换算成油水,更不得了了。
    二十斤豆子能换好几斤的油呢。省着吃能吃大半年了。
    “这大城市的种子,就是不一样啊。”
    “这要是以后都种这个,咱真是有吃不完的油了。”
    队里社员们各个高兴的议论纷纷的。
    大队干部们也高兴啊。
    这可都是今年多出来的收成。另外还有玉米没算呢。
    “今年这个秋收啊,咱队里粮仓都要塞满啦。”

章节目录

穿越七零做知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湖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涂并收藏穿越七零做知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