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篮子里面也挺爱人的。实在不行,又把菌子拖回来炸菌油吧,篮子也不值钱,只几分钱一个。
    李建国和晓全凌晨四点多就起来了,又租了生产队的牛车把收拾好的菌子运到公社,杨志国赶着牛车送他们,等他们上了拖拉机,杨志国才赶着牛车回生产队退牛车。为了支持儿子做生意杨志国两口子也是拼了,李翠云帮着收拾菌子,杨志国就去队里借牛车大清早就送他们到公社搭拖拉机。
    虽然清晨的风吹在身上凉飕飕的,可是杨晓全心里有一团火,热烘烘的,他精神十足的和拖拉机手谭大贵聊着在京市的见闻,不知不觉得就到了县城。三人出发得早,到县城才七点多,到了菜市场,还没有见有人卖菌子的,就算也是昨天卖剩下的,没有他们的菌子新鲜。
    拖拉机谭大贵开回公社去了,怕领导上班了问,所以杨晓全在上次买包子的店里买了十个肉包子让他带着路上吃,还送了他一篮菌子拿回家吃。
    七点多正是勤劳的老公公老婆婆买菜的时候,看到新鲜的乌菌子码在小篮子里整整齐齐的,散发着枞菌特有的浓郁香味,很多人路过他们的摊子都忍不住的问菌子怎么卖的,晓全说一篮子两块钱,这价格是他先调查了的,问了卖包子的大爷,大爷说菌子昨天县里卖一块二一斤,那些菌子还没有他卖的这些这么乖。
    有些老婆婆嫌贵了,晓全也不生气,笑嘻嘻的说,“阿婆,我这菌子没有烂的,上面和下面的都是一样的大小,不信您看看,还有这一篮绝对不会少于两斤,不信可以去称,少了一两补您一斤。”说完取出一张干净的塑料布,把篮子的菌子全部倒出来,果然,下面也没有烂菌子,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泥土渣子。老婆婆不服气,硬是借了一把称来过称,结果一称,篮子里面的菌子足足有二斤三两。
    这下老婆婆没话说了,花了两块钱买了一篮菌子,晓全把菌子空到她带来的菜篮子里面,然后又给她加了两朵大菌子做添头,老婆婆笑眯眯的买肉去了。这枞菌也算是这山城的一个小福利了,到大城市可买不到,所以每年到这时候,老婆婆家都要买几顿枞菌炒五花肉吃。
    有了这个老婆婆开张,接着买的人就多了。八点多时,就只剩下不到十篮子枞菌了。大舅李建国忙着收钱捡菌子放篮子里面,笑的合不拢嘴,心想和外甥一起合伙做生意是做对了。这小子脑瓜灵活,嘴巴又会说,还不怕丑,才一个多钟头,菌子就差不多卖完了。
    杨晓全看着剩下的几篮菌子,就和大舅商量,拿去公安局送给冬梅姐,看她要送人吗顺便送小舅的战友陈勇军俩篮子,大小是个心意。
    就这样,李建国挑着箩筐,晓全提着篮子,往县公安局去的路上,又卖掉了好几篮子枞菌。最后剩下的那四篮菌子,还是李建国说是自家吃的,才留到了县公安局。
    李建国怕影响自己闺女,硬是不肯进去,晓全只好自己一个人上去。
    走到办公楼下面,刚好碰到了陈勇军,晓全笑着迎上去,“陈叔,我是晓全,我舅舅是你的战友。”
    陈勇军记性好,还记得晓全是李国庆的外甥,“你小子啊,我听冬梅说你要去京市做事去了”
    晓全十分开心的和陈勇军说了自己的事情,又告诉他自己和大舅今天来卖枞菌,给他留了两篮子菌子,大舅在传达室守着呢。
    陈勇军听说李建国也来了,忙和晓全一起去把李建国请到办公室坐,又把冬梅叫过来。
    陈勇军看出李建国在办公室坐着浑身不自在,就留下冬梅陪他。自己则拉着晓全在走廊说话,问李国庆的近况,听说李国庆的双胞胎儿子,小名叫半斤和二两,笑得只差岔了气。
    至于那几篮子菌子,陈勇军叫他们都卖给食堂,反正食堂天天也要买菜的,他想的是农村人得钱不易,晓全和李建国却坚决不同意,说是专门留给他的。陈勇军只好收下,晓全也不客气的叫他帮忙定五天以后的卧铺票。
    冬梅则把两篮子菌子送给了和自己一个办公室的两个大姐,刚好她们户籍股就三个女同志上班。
    她还请父亲到自己办公室坐了一会,落落大方的和同事介绍自己的父亲和表弟,她完全没有李建国担心得什么影响之类的考虑。听说他们明天还来卖枞菌后,冬梅说明天自己会早点起床,到菜市场来帮忙。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小伙伴们,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地雷行不行抱拳感谢大家的订阅今天更新这么多已经创自己的纪录了。这就是五一节假期忙着玩不写的结果,拖延症的晚期患者就是我

章节目录

70年代末生活日常[穿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长亭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亭君并收藏70年代末生活日常[穿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