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 92 章 (2/2)
还不晓得”谭秀云急的只差跳起来。“把小珍带到京市去,结婚还送了她房子做嫁妆,你女儿呢,得个工作赶快把她打发回来。现在大姐一带晓全过去,就准备把他留在京市,这不是偏心是什么”
李建国听到谭秀云又在胡说八道就急了,几句话直接怼得谭秀云开不了口,“我看老二偏心很应该啊,大姐养了他那么大,他怎么对大姐好都是应该的哪个喊你当年要把老二和小妹都赶到大姐屋去的”
说完李建国就气鼓鼓的去李翠云屋了,甩一句,“我晚上到大姐屋吃饭”然后扬长而去。气得谭秀云朝着他的背影破口大骂
晓全在屋里住了两天,早就坐不住了,等不起想回京市去,外面的大千世界真的很吸引他,以前没有见识过不知道,见识过以后晓全觉得自己不能老呆在这生产队坐井底之蛙,他要去外面更宽广的世界去。
这两天下了雨,又出了太阳,这里有种美味的野生菌枞菌一夜之间就在山上枞树下冒出了头,在家没事的娃或者大人就背着背篓上山去采枞菌,这枞菌也属于山珍了,把菌子从山上捡回来洗干净,和五花肉炒一锅焖上真是无上的美味,肉与菌子相得益彰,味道鲜美之极,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
阴历九月的乌枞菌是最好的了,肉头厚,带着特有的枞树的清香。枞菌虽好,就是不易存放,晒干也不好吃,唯一的办法是做菌油。把枞菌放在菜油里面小火慢炸,炸干水汽后的枞菌还保留着它特有的味道,和油一起放在罐子里密封保存,可以放挺久的,不想做饭下面的时候连油一起舀一勺放在面上做臊子,面瞬间就变得美味了。
李翠云想着国庆和小珍很久没吃到家乡的枞菌了,刚好这几天山里的乌枞菌长得好,就准备去山上捡菌子,回来炸菌油,让晓全带到京市去。
杨志国想了一下,干脆多炸点菌油带过去。这次李云翠回来,张慧的父母,张老,杨教授和杨嫂子都买了京市的特产送给他们,杨嫂子还特意买了四瓶茅台酒让晓全带给他父亲。来而不往非礼也,山里面也没有什么金贵的东西,杨志国决定多炸点菌油带给他们,让他们尝尝鲜。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一家三口就背着背篓上山了。忙乎了一个早工,一家人捡得一背篓的乌枞菌。枞菌也分两种,一种是红枞菌,一种是乌枞菌,阴历九月正是乌枞菌登市的时候。乌枞菌肉头厚,香味浓郁,口感细腻,本地人都是喜欢吃乌枞菌的。
杨志国觉得菌子有些少了,就叫晓全去生产队里的人家看看,跟别人再买一些回来。晓全最近卖袜子才发了一笔横财,听到吩咐马上拿着自己的私房钱买菌子去了。
刚走出自家的坪场,晓全就看到几个十来岁的女娃子背着背篓说说笑笑的,晓全认识其中一个女娃,叫菊花,是他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的妹妹。忙喊住她们,她们每个人的背篓里都装真满满的乌枞菌。今年菌子生得多,她们老菌子都没要,捡得都是半大不小的,正适合炸菌油。圆圆乌菌子得象把小伞,整整齐齐的码在背篓里,煞是可爱。
“菊花,你们的菌子卖吗我屋里要炸菌油,今天没捡得好多菌子。”晓全看了她们背篓里的菌子直接开口问菊花。
“卖的,卖的,晓全哥,你要多少啊”菊花一听到晓全要买自己的菌子,马上眼睛发亮,今天运气可真好,一下山就可以卖菌子了。今年的天气适合长菌子,场上卖菌子的人很多,根本卖不上价,还要耽误半天的时间。所以大人们都不耐烦去捡菌子,只有这些半大不小的娃儿一起邀着上山,捡得菌子自家吃一些,另外的就背到场上去换点零用钱。农村人炸菌油的人很少,自家的油都不够炒菜,哪里还有多的用来炸菌油啊
“你这些我全都要了,场上什么价我就什么价买你的。”都是乡里乡亲的,晓全不会去砍这个价。
“今年菌子得多,场上卖得好便宜,只两三角钱一斤,晓全哥。”菊花也是个实诚的孩子。
晓全提起她的背篓掂量了一下,估摸除了背篓外,菌子最多有十斤,就告诉菊花,不用称了,一背篓菌子给三块钱。
菊花喜出望外,赶紧点头。在场上别人买菌子都是挑挑拣拣的,而菌子又是个娇贵的,特别容易损伤,一损伤就不好看了,而且腐败得特别快,基本上再卖不掉了。晓全哥把自己的一背篓菌子全买了,自己等会吃完饭还可以再上山捡一回呢
其他几个女娃见了,争先恐后的问道“晓全哥,我们的菌子也卖给你”
作者有话要说
李建国听到谭秀云又在胡说八道就急了,几句话直接怼得谭秀云开不了口,“我看老二偏心很应该啊,大姐养了他那么大,他怎么对大姐好都是应该的哪个喊你当年要把老二和小妹都赶到大姐屋去的”
说完李建国就气鼓鼓的去李翠云屋了,甩一句,“我晚上到大姐屋吃饭”然后扬长而去。气得谭秀云朝着他的背影破口大骂
晓全在屋里住了两天,早就坐不住了,等不起想回京市去,外面的大千世界真的很吸引他,以前没有见识过不知道,见识过以后晓全觉得自己不能老呆在这生产队坐井底之蛙,他要去外面更宽广的世界去。
这两天下了雨,又出了太阳,这里有种美味的野生菌枞菌一夜之间就在山上枞树下冒出了头,在家没事的娃或者大人就背着背篓上山去采枞菌,这枞菌也属于山珍了,把菌子从山上捡回来洗干净,和五花肉炒一锅焖上真是无上的美味,肉与菌子相得益彰,味道鲜美之极,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
阴历九月的乌枞菌是最好的了,肉头厚,带着特有的枞树的清香。枞菌虽好,就是不易存放,晒干也不好吃,唯一的办法是做菌油。把枞菌放在菜油里面小火慢炸,炸干水汽后的枞菌还保留着它特有的味道,和油一起放在罐子里密封保存,可以放挺久的,不想做饭下面的时候连油一起舀一勺放在面上做臊子,面瞬间就变得美味了。
李翠云想着国庆和小珍很久没吃到家乡的枞菌了,刚好这几天山里的乌枞菌长得好,就准备去山上捡菌子,回来炸菌油,让晓全带到京市去。
杨志国想了一下,干脆多炸点菌油带过去。这次李云翠回来,张慧的父母,张老,杨教授和杨嫂子都买了京市的特产送给他们,杨嫂子还特意买了四瓶茅台酒让晓全带给他父亲。来而不往非礼也,山里面也没有什么金贵的东西,杨志国决定多炸点菌油带给他们,让他们尝尝鲜。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一家三口就背着背篓上山了。忙乎了一个早工,一家人捡得一背篓的乌枞菌。枞菌也分两种,一种是红枞菌,一种是乌枞菌,阴历九月正是乌枞菌登市的时候。乌枞菌肉头厚,香味浓郁,口感细腻,本地人都是喜欢吃乌枞菌的。
杨志国觉得菌子有些少了,就叫晓全去生产队里的人家看看,跟别人再买一些回来。晓全最近卖袜子才发了一笔横财,听到吩咐马上拿着自己的私房钱买菌子去了。
刚走出自家的坪场,晓全就看到几个十来岁的女娃子背着背篓说说笑笑的,晓全认识其中一个女娃,叫菊花,是他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的妹妹。忙喊住她们,她们每个人的背篓里都装真满满的乌枞菌。今年菌子生得多,她们老菌子都没要,捡得都是半大不小的,正适合炸菌油。圆圆乌菌子得象把小伞,整整齐齐的码在背篓里,煞是可爱。
“菊花,你们的菌子卖吗我屋里要炸菌油,今天没捡得好多菌子。”晓全看了她们背篓里的菌子直接开口问菊花。
“卖的,卖的,晓全哥,你要多少啊”菊花一听到晓全要买自己的菌子,马上眼睛发亮,今天运气可真好,一下山就可以卖菌子了。今年的天气适合长菌子,场上卖菌子的人很多,根本卖不上价,还要耽误半天的时间。所以大人们都不耐烦去捡菌子,只有这些半大不小的娃儿一起邀着上山,捡得菌子自家吃一些,另外的就背到场上去换点零用钱。农村人炸菌油的人很少,自家的油都不够炒菜,哪里还有多的用来炸菌油啊
“你这些我全都要了,场上什么价我就什么价买你的。”都是乡里乡亲的,晓全不会去砍这个价。
“今年菌子得多,场上卖得好便宜,只两三角钱一斤,晓全哥。”菊花也是个实诚的孩子。
晓全提起她的背篓掂量了一下,估摸除了背篓外,菌子最多有十斤,就告诉菊花,不用称了,一背篓菌子给三块钱。
菊花喜出望外,赶紧点头。在场上别人买菌子都是挑挑拣拣的,而菌子又是个娇贵的,特别容易损伤,一损伤就不好看了,而且腐败得特别快,基本上再卖不掉了。晓全哥把自己的一背篓菌子全买了,自己等会吃完饭还可以再上山捡一回呢
其他几个女娃见了,争先恐后的问道“晓全哥,我们的菌子也卖给你”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