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1/2)
早餐店最近生意不错, 尽管由于天气转暖定馒头包子饺子都人越来越少了。
柳春虽然每天忙得像陀螺转, 但是随时都是笑呵呵的, 就知道她心情极好。
徐大妈的女儿女婿是实在人, 现在早餐店卖的鸡蛋全都是他们从村里帮着收的。
如果鸡蛋收得多,张慧就在店门口写个牌子“有乡村走地鸡蛋卖”, 结果每个吃早餐的人都要问一次,什么叫“走地鸡蛋”
张慧告诉他们“走地鸡蛋”就是到处乱跑觅食的鸡下的蛋,这种鸡蛋更有营养,口感更好。
结果有个大妈笑话她说“丫头呀, 你别忽悠大妈了, 到处卖的鸡蛋都是你说得走地鸡蛋啊”
张慧一时大囧,糟糕, 忘记现在还没有专门养蛋鸡下蛋的, 确实到处卖的都是乡下收来的蛋。
没法子,张慧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忽悠“真的,大妈, 我们卖的鸡蛋都是在我家帮忙的徐大妈的女婿周铁柱从他们村里收来的,新鲜,口感特别好, 我家宝宝都吃。”
这到是句实话, 小贝贝开始增加辅食了,每天吃一个蒸得嫩嫩的鸡蛋。张慧已经在慢慢的隔奶了。
大妈将信将疑的买了十个。
吃早餐的客人大部分都是熟客,反正鸡蛋在哪里都是买,在这里是不愁卖的。
再说这儿的鸡蛋确实比副食品店里的新鲜, 大家伙有时就碰着徐大妈的女婿来送货。
这样卖鸡蛋也可以赚点钱,虽然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张慧受了启发,叫周铁柱收点黄豆,绿豆,花生,大蒜子等,又要他试着送点时令蔬菜 。
然后就在早餐店里放个铁架子,上面搭块木板,把要卖的东西放在上面归置整齐,门口写块牌子“内有新鲜蔬菜,欢迎选购”。
就是周铁柱要辛苦点,早早就得赶着马车出门了。
吃早餐的熟客们看到马车上的箩筐放着收拾齐整的新鲜蔬菜,也忍不住买点回家。
张慧和柳春商量后 ,每斤蔬菜都按5分钱收,主要是徐大妈的女儿小翠把送来的菜都收拾得好齐整,卖相特别好,到店里不占用大家伙的时间就马上可以卖。
别小看这5分钱,一天周铁柱送菜都可以赚上几块钱 。其实大部分菜都是他家自己种的,家里的两老在屋后的自留地里种了一大园子的菜。
以前这园子里的菜除了自家吃外就是晒干菜,实在多了到集上去卖都卖不出钱,最后只能喂猪。
用他的话说,现在早点起来,就能把园子里的菜卖上几块钱,多划算,回去还不耽误生产队上工。
这些是张慧准备逐渐扩大的新业务,慢慢开始试着试着来。反正大杂院还有那么多的房子,过段时间张慧准备把临街的全部改造成门面。
小珍成功的做出了家乡的甜酒。就是用糯米蒸熟,再用酒曲发酵做出来的类似米酒的甜饮。
但是比米酒度数低,带着洁白的糯米一起,香香甜甜,略带酒味,老人和小孩都适合吃。在夏天里面放陀冰块,那可是解暑的好吃吃食。
甜酒汤圆,甜酒煮蛋更是闻名遐迩。
开始小珍每天只做一小盆还卖不完,最后都是张慧负责解决,这可是张慧的最爱,没有之一。
到后来买回去给老人和孩子吃的客人越来越多 ,小珍每天需要做两盆才够。甚至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专为买甜酒。
柳春赞不绝口,说小珍凭这做甜酒的本事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大姐写信来,问小珍的婚事,张慧才想到这不是自己生活的年代,推崇晚婚晚育。
现在二十岁结婚生子的人好多。小珍今年已经二十一了,在农村已经是大龄未婚青年了,难怪大姐着急。
张慧和柳春商量,柳春建议干脆找个部队的,可靠。但是要先了解家庭情况,千万别找婆家厉害的,她还现身说法,控诉了她婆婆怎样给她穿小鞋的。
老关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就是和李国庆一个寝室的张军,好像没听说他有女朋友。
小伙子今年25岁,副营长,一表人才,高大英俊。人挺正派 性格开朗 ,没发现啥不良嗜好。
家庭情况不太了解,柳春派老关去打听一下 。
快到五一节了,张慧准备叫李国庆把平时关系较好的同学带回家来吃顿饭,顺便看看张军那小伙子长得啥样 ,先瞧瞧顺眼不
张慧瞬间有了老母亲嫁女儿的焦虑心情,看着怀中肉嘟嘟的女儿,心想以后这个小宝贝要嫁人了可怎么舍得啊
李国庆周末回家时,张慧问他下周六请了多少同学到家来吃饭
好家伙 ,这位请了十来个同学,得开两桌才够。李国庆说,原来部队一起过来学习的几人肯定得来,还有现在一个寝室的室友,粗粗一算,不得有十来个人了。
李国庆抱着老婆奇怪的问“慧慧,怎么想着请客吃饭了”
张慧轻轻一笑,“我要做贤妻良母啊”
生过孩子的张慧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儿一样,少了青涩,多了女人的妩媚。
就这一笑,就勾的李国庆心头火热。他正当壮年,两人又是周末夫妻,看见娇媚的妻子自然是情不自禁,忍不住抱着亲热一番,弄得张慧浑身无力,气喘吁吁。
“别闹,人家有正经事还没和你商量呢”张慧推开他,“你越来越不正经了,晚饭都还没吃呢”
李国庆平复了一下,压住心头的燥热,“什么正经事”
柳春虽然每天忙得像陀螺转, 但是随时都是笑呵呵的, 就知道她心情极好。
徐大妈的女儿女婿是实在人, 现在早餐店卖的鸡蛋全都是他们从村里帮着收的。
如果鸡蛋收得多,张慧就在店门口写个牌子“有乡村走地鸡蛋卖”, 结果每个吃早餐的人都要问一次,什么叫“走地鸡蛋”
张慧告诉他们“走地鸡蛋”就是到处乱跑觅食的鸡下的蛋,这种鸡蛋更有营养,口感更好。
结果有个大妈笑话她说“丫头呀, 你别忽悠大妈了, 到处卖的鸡蛋都是你说得走地鸡蛋啊”
张慧一时大囧,糟糕, 忘记现在还没有专门养蛋鸡下蛋的, 确实到处卖的都是乡下收来的蛋。
没法子,张慧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忽悠“真的,大妈, 我们卖的鸡蛋都是在我家帮忙的徐大妈的女婿周铁柱从他们村里收来的,新鲜,口感特别好, 我家宝宝都吃。”
这到是句实话, 小贝贝开始增加辅食了,每天吃一个蒸得嫩嫩的鸡蛋。张慧已经在慢慢的隔奶了。
大妈将信将疑的买了十个。
吃早餐的客人大部分都是熟客,反正鸡蛋在哪里都是买,在这里是不愁卖的。
再说这儿的鸡蛋确实比副食品店里的新鲜, 大家伙有时就碰着徐大妈的女婿来送货。
这样卖鸡蛋也可以赚点钱,虽然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张慧受了启发,叫周铁柱收点黄豆,绿豆,花生,大蒜子等,又要他试着送点时令蔬菜 。
然后就在早餐店里放个铁架子,上面搭块木板,把要卖的东西放在上面归置整齐,门口写块牌子“内有新鲜蔬菜,欢迎选购”。
就是周铁柱要辛苦点,早早就得赶着马车出门了。
吃早餐的熟客们看到马车上的箩筐放着收拾齐整的新鲜蔬菜,也忍不住买点回家。
张慧和柳春商量后 ,每斤蔬菜都按5分钱收,主要是徐大妈的女儿小翠把送来的菜都收拾得好齐整,卖相特别好,到店里不占用大家伙的时间就马上可以卖。
别小看这5分钱,一天周铁柱送菜都可以赚上几块钱 。其实大部分菜都是他家自己种的,家里的两老在屋后的自留地里种了一大园子的菜。
以前这园子里的菜除了自家吃外就是晒干菜,实在多了到集上去卖都卖不出钱,最后只能喂猪。
用他的话说,现在早点起来,就能把园子里的菜卖上几块钱,多划算,回去还不耽误生产队上工。
这些是张慧准备逐渐扩大的新业务,慢慢开始试着试着来。反正大杂院还有那么多的房子,过段时间张慧准备把临街的全部改造成门面。
小珍成功的做出了家乡的甜酒。就是用糯米蒸熟,再用酒曲发酵做出来的类似米酒的甜饮。
但是比米酒度数低,带着洁白的糯米一起,香香甜甜,略带酒味,老人和小孩都适合吃。在夏天里面放陀冰块,那可是解暑的好吃吃食。
甜酒汤圆,甜酒煮蛋更是闻名遐迩。
开始小珍每天只做一小盆还卖不完,最后都是张慧负责解决,这可是张慧的最爱,没有之一。
到后来买回去给老人和孩子吃的客人越来越多 ,小珍每天需要做两盆才够。甚至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专为买甜酒。
柳春赞不绝口,说小珍凭这做甜酒的本事就可以自立门户了。
大姐写信来,问小珍的婚事,张慧才想到这不是自己生活的年代,推崇晚婚晚育。
现在二十岁结婚生子的人好多。小珍今年已经二十一了,在农村已经是大龄未婚青年了,难怪大姐着急。
张慧和柳春商量,柳春建议干脆找个部队的,可靠。但是要先了解家庭情况,千万别找婆家厉害的,她还现身说法,控诉了她婆婆怎样给她穿小鞋的。
老关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就是和李国庆一个寝室的张军,好像没听说他有女朋友。
小伙子今年25岁,副营长,一表人才,高大英俊。人挺正派 性格开朗 ,没发现啥不良嗜好。
家庭情况不太了解,柳春派老关去打听一下 。
快到五一节了,张慧准备叫李国庆把平时关系较好的同学带回家来吃顿饭,顺便看看张军那小伙子长得啥样 ,先瞧瞧顺眼不
张慧瞬间有了老母亲嫁女儿的焦虑心情,看着怀中肉嘟嘟的女儿,心想以后这个小宝贝要嫁人了可怎么舍得啊
李国庆周末回家时,张慧问他下周六请了多少同学到家来吃饭
好家伙 ,这位请了十来个同学,得开两桌才够。李国庆说,原来部队一起过来学习的几人肯定得来,还有现在一个寝室的室友,粗粗一算,不得有十来个人了。
李国庆抱着老婆奇怪的问“慧慧,怎么想着请客吃饭了”
张慧轻轻一笑,“我要做贤妻良母啊”
生过孩子的张慧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儿一样,少了青涩,多了女人的妩媚。
就这一笑,就勾的李国庆心头火热。他正当壮年,两人又是周末夫妻,看见娇媚的妻子自然是情不自禁,忍不住抱着亲热一番,弄得张慧浑身无力,气喘吁吁。
“别闹,人家有正经事还没和你商量呢”张慧推开他,“你越来越不正经了,晚饭都还没吃呢”
李国庆平复了一下,压住心头的燥热,“什么正经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