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的事我有所耳闻。只是江右与齐鲁相隔太远,传言传到这里早已不足为信,”邵老爷叹道,“孩子,李家到底怎么了”
不等李霑答话,他先道“进来说吧。阿来,”他唤那个刚才引三人进来的小厮,“看茶。”
“家父家母被婺州胡氏所杀,”李霑道,“所幸当时任大哥行经浮梁,家父家母临终之际,把晚辈托付给了任大哥。”
“婺州胡氏”邵老爷道,“如此区区小族,李氏虽然没落,居于江右一隅,但到底不至于灭于他手吧”
此话一出,任歌行杨晏初李霑三人齐齐抬头看他,那眼神明摆着就在说您不是看不上江湖人吗,武林之事怎么这么门儿清呢
邵老爷干咳一声,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苦笑道“老朽年轻时也曾云游四方,与浮梁李氏曾经过从甚密,”说到这,他的神情难以言喻地微妙起来,叹道,“十六年前,你两岁的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李霑道“后来您为什么从我家离开了呢”
邵老爷半晌没言语,他看了看任歌行,又看了看李霑,方道“小霑我这样叫你可以吗”
李霑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邵老爷微微叹道“小霑,你昨日说的话很对,老朽很佩服,但是到底是少年心性。世道不是你想让它变好它就会变好的,这世间确乎有侠之大者,可是丹心赤血之人何其寡,蝇营狗苟之人何其众,譬如一滴清水掉进染缸,乱世之中的人心若是坏起来,简直不知道会坏到什么地步。”
他这一席话不仅悲观,而且云山雾绕地避开了李霑的问题,李霑被他说得心中悲凉又不甘,他不想被邵老爷带着打太极,又问了一遍“那您当初为什么要离开我家呢”
邵老爷定定地看了他一眼,道“避祸。”
李霑道“避祸避什么祸”
邵老爷道“老一辈的事情,你不爱听的,不提也罢。”
李霑道“我爱听的,只要是关于家父家母的事,我都爱听的。”
“你这孩子,”邵老爷叹道,“你父母当初唉,李氏没落其实与他们没什么关系,大势已去罢了,可他们总是野心勃勃,所图甚大,与其他世家多有积怨,老朽恐怕不能全身而退,故而就此离开江右,回到了兖州。”
李霑沉默了。邵老爷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着他,李霑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道“邵老爷”
邵老爷道“孩子。你身上这些年,你身上感觉怎么样”
“我身上”李霑对话题的生硬转折感到猝不及防,“我身上很好啊,幼时曾经有一段时间体弱多病,一场大病下来落下了病根,从此家父家母就不再强求我习武了。后来虽然不十分强健,倒也没什么灾殃,您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一场大病”邵老爷反问道。
“是的。”
邵老爷突然意味不明地笑起来“他们是这样和你说的也好,也好。焉知非福啊。”
他看向厅内一角,道“焉知非福。”
杨晏初看向任歌行,两人四目相对,他朝任歌行眨了眨眼,表示疑惑。
这和你跟我说的不一样啊
不是说李家宅心仁厚,只是对孩子过于宠溺才导致李霑不能习武吗
为什么在这位邵老爷嘴里完全不是那回事呢
任歌行微微地对他摇了摇头。
后来邵老爷没有再提其他,只留了三人吃了顿饭,走的时候,送三人直送到大门口。上午的阳光很清亮,空气里的热度还没有扩散,老者花白的头发在光下显得尤其稀薄,随着微风轻轻颤抖。
三人躬身一礼告辞,转身离开,邵老爷看着他们渐渐变远的背影,突然喊了一声“任大侠”
任歌行心下奇怪“邵老爷何事吩咐”
邵老爷屏退了小厮搀扶,自己走过来,一身蓝青色的湖缎锦衣,背着手,走得快了,单手背在身后,让人有一种他穿着道袍的错觉。
邵老爷独自走到他们跟前,开口时带着些微微的喘,他低声道“任大侠打算何时离开兖州”
任歌行答道“本想今日就动身。”
邵老爷抬起头,那是第一次任歌行觉得他的眼神浑浊而年迈。
他道“快走。兖州城要变天了。”
任歌行墨色饱满的眉目沉静如水,他微微颔首,道“多谢您提点。”
三人沉默了一路,待到邵府已经远得看不见了,任歌行道“还走吗”
李霑道“不走。他对我多有隐瞒,关乎我的身世,我不能置若罔闻。”
任歌行应了一声,道“变天了也不怕吗”
李霑沉默片刻,道“无所谓。我的天早就变了。”
任歌行偏头打量了他一眼,微微笑道“我们小李子变了很多。”
李霑苦笑道“是吗”
任歌行点了点头,笑道“你记不记得在婺州,问你要不要去查婺州药人之事,你还哭鼻子来着。”
李霑想了想,道“我现在也挺想哭的其实。”
任歌行笑了,拍了拍他的后背,道“这样很好。你想弄清这件事,任大哥可以帮你去查。”
李霑低着头,道“任大哥,你为什么这样帮我”
任歌行道“我是你义兄嘛。”
李霑沉声道“多”
“不必说谢,或者你要是想表达谢意,可以给我升个辈分,认我当干爹也行。”
杨晏初在旁边溜溜达达地走,接了一句“那正好给我也升个辈分啥的。”
三人对视一眼,一齐笑了出来。
他们在兖州住宿的客栈楼下大堂是沽酒摆宴的酒店,每日中午大堂的固定一隅都会有些表演,昨日是姑苏来的小娘子唱的评弹,今日是个说书的。说书的这一行也讲究个故事新鲜,任歌行上楼的时
不等李霑答话,他先道“进来说吧。阿来,”他唤那个刚才引三人进来的小厮,“看茶。”
“家父家母被婺州胡氏所杀,”李霑道,“所幸当时任大哥行经浮梁,家父家母临终之际,把晚辈托付给了任大哥。”
“婺州胡氏”邵老爷道,“如此区区小族,李氏虽然没落,居于江右一隅,但到底不至于灭于他手吧”
此话一出,任歌行杨晏初李霑三人齐齐抬头看他,那眼神明摆着就在说您不是看不上江湖人吗,武林之事怎么这么门儿清呢
邵老爷干咳一声,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苦笑道“老朽年轻时也曾云游四方,与浮梁李氏曾经过从甚密,”说到这,他的神情难以言喻地微妙起来,叹道,“十六年前,你两岁的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李霑道“后来您为什么从我家离开了呢”
邵老爷半晌没言语,他看了看任歌行,又看了看李霑,方道“小霑我这样叫你可以吗”
李霑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邵老爷微微叹道“小霑,你昨日说的话很对,老朽很佩服,但是到底是少年心性。世道不是你想让它变好它就会变好的,这世间确乎有侠之大者,可是丹心赤血之人何其寡,蝇营狗苟之人何其众,譬如一滴清水掉进染缸,乱世之中的人心若是坏起来,简直不知道会坏到什么地步。”
他这一席话不仅悲观,而且云山雾绕地避开了李霑的问题,李霑被他说得心中悲凉又不甘,他不想被邵老爷带着打太极,又问了一遍“那您当初为什么要离开我家呢”
邵老爷定定地看了他一眼,道“避祸。”
李霑道“避祸避什么祸”
邵老爷道“老一辈的事情,你不爱听的,不提也罢。”
李霑道“我爱听的,只要是关于家父家母的事,我都爱听的。”
“你这孩子,”邵老爷叹道,“你父母当初唉,李氏没落其实与他们没什么关系,大势已去罢了,可他们总是野心勃勃,所图甚大,与其他世家多有积怨,老朽恐怕不能全身而退,故而就此离开江右,回到了兖州。”
李霑沉默了。邵老爷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着他,李霑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道“邵老爷”
邵老爷道“孩子。你身上这些年,你身上感觉怎么样”
“我身上”李霑对话题的生硬转折感到猝不及防,“我身上很好啊,幼时曾经有一段时间体弱多病,一场大病下来落下了病根,从此家父家母就不再强求我习武了。后来虽然不十分强健,倒也没什么灾殃,您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一场大病”邵老爷反问道。
“是的。”
邵老爷突然意味不明地笑起来“他们是这样和你说的也好,也好。焉知非福啊。”
他看向厅内一角,道“焉知非福。”
杨晏初看向任歌行,两人四目相对,他朝任歌行眨了眨眼,表示疑惑。
这和你跟我说的不一样啊
不是说李家宅心仁厚,只是对孩子过于宠溺才导致李霑不能习武吗
为什么在这位邵老爷嘴里完全不是那回事呢
任歌行微微地对他摇了摇头。
后来邵老爷没有再提其他,只留了三人吃了顿饭,走的时候,送三人直送到大门口。上午的阳光很清亮,空气里的热度还没有扩散,老者花白的头发在光下显得尤其稀薄,随着微风轻轻颤抖。
三人躬身一礼告辞,转身离开,邵老爷看着他们渐渐变远的背影,突然喊了一声“任大侠”
任歌行心下奇怪“邵老爷何事吩咐”
邵老爷屏退了小厮搀扶,自己走过来,一身蓝青色的湖缎锦衣,背着手,走得快了,单手背在身后,让人有一种他穿着道袍的错觉。
邵老爷独自走到他们跟前,开口时带着些微微的喘,他低声道“任大侠打算何时离开兖州”
任歌行答道“本想今日就动身。”
邵老爷抬起头,那是第一次任歌行觉得他的眼神浑浊而年迈。
他道“快走。兖州城要变天了。”
任歌行墨色饱满的眉目沉静如水,他微微颔首,道“多谢您提点。”
三人沉默了一路,待到邵府已经远得看不见了,任歌行道“还走吗”
李霑道“不走。他对我多有隐瞒,关乎我的身世,我不能置若罔闻。”
任歌行应了一声,道“变天了也不怕吗”
李霑沉默片刻,道“无所谓。我的天早就变了。”
任歌行偏头打量了他一眼,微微笑道“我们小李子变了很多。”
李霑苦笑道“是吗”
任歌行点了点头,笑道“你记不记得在婺州,问你要不要去查婺州药人之事,你还哭鼻子来着。”
李霑想了想,道“我现在也挺想哭的其实。”
任歌行笑了,拍了拍他的后背,道“这样很好。你想弄清这件事,任大哥可以帮你去查。”
李霑低着头,道“任大哥,你为什么这样帮我”
任歌行道“我是你义兄嘛。”
李霑沉声道“多”
“不必说谢,或者你要是想表达谢意,可以给我升个辈分,认我当干爹也行。”
杨晏初在旁边溜溜达达地走,接了一句“那正好给我也升个辈分啥的。”
三人对视一眼,一齐笑了出来。
他们在兖州住宿的客栈楼下大堂是沽酒摆宴的酒店,每日中午大堂的固定一隅都会有些表演,昨日是姑苏来的小娘子唱的评弹,今日是个说书的。说书的这一行也讲究个故事新鲜,任歌行上楼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