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气 (1/2)
长乐宫内, 贾宝玉心情忐忑的行大礼叩头给皇后娘娘请安,听皇后娘娘在上方温和叫起,便目不斜视的起身站直, 眼神直盯着脚下, 眼珠连动都不敢动。
自两年前家里出了事,凤姐姐劝了他那些话注1,他也知道自己是家中长子,爹娘须得他往后奉养,弟妹也得都靠着他,还有祖母疼他那些年, 他总不能让祖母七八十岁了还替他操心。
况且他越长大了几岁,知道得越多, 越发觉现今的朝中并不都是那些国贼禄蠹, 真有不少官员都是做实事儿的, 自圣上登基以来,尸位素餐贪污的官儿一个个都下了马。
他去读书科举进益,往后同僚上官都是楚国公凉国公这样国之功臣,并非他幼时看到的贪官庸人。
从前是老爷太太催逼他读书,他没人解救,不得不读。
自凤姐姐劝了他之后没有半个月, 老爷太太受了苦回来, 没精力再拘着他, 他一日不读书,不等袭人说,自己便先愧疚起来,从此读书上进再不用人催劝。
今年春日他和琮儿一起回乡去考试,他们两个都县试府试院试三场皆过进了学成了秀才, 只他是一等的禀生,琮儿是增生,不领公家的粮食,却也有秀才之名。
他今年十五岁,比琮儿长一岁,开蒙却比琮儿早了两三年。
且因他是从小在祖母身边养大,祖母疼爱,在老爷把他和琮儿环儿兰儿放到一起读书上学之前,独有他是在家里请过先生正经上过学的,琮儿几个都是去的祖宗学堂,乌烟瘴气。
就是和琮儿环儿兰儿一起上学的时候,环儿比琮儿还小两岁,兰儿再比琮儿小一岁,也是他的学问最扎实,再加上他埋了头读书,竟不知琮儿的学问也能考中秀才了。
若叫琮儿明年再来考一次,和他一个年纪来考,是不是琮儿就和他一样是一等的禀生了
贾宝玉和贾琮一起回京船上,夜里读了书后,心里总是想到这桩事。
从小他不认真读书,却有些诗才歪才,做一二句诗也惹得那些清客相公们们赞过一回,和兄弟侄儿们一起上学之后,他也从没想过弟弟侄儿们会有能和他比肩的一天。
贾宝玉这时才真正察觉到,原来他和贾琮贾环贾兰都是贾家的子弟,本没有谁就应该比谁更高贵,更出息。
回想读书这几年,一开始他是仗着小聪明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先生布置的功课做完了就完事儿,能在老爷那里糊弄过去就完了。
后来他认真读书,也就是这两年的功夫,下了狠心一定要今年考上秀才,才死命的学。
可算算他们一起上学已有四五年了,除了他外,琮儿环儿兰儿三个哪个不是从那时起就自清晨读书到深夜哪个不是做完了功课后还要再多学些哪个不是有了不通的地方立时就找人去问
琮儿能今年就考上秀才,原是理所应当。
今年乡试,明年是大比之年,他和琮儿都年纪浅,学问也不够,都不打算去考。
先生建议最好是再等三科,再过六七年,学问扎扎实实再去考试,一举中第,中个二甲也稳当些。
贾宝玉却下了决心,这一科不去,下一科不管怎样他也要去试试的,若能中,三甲就三甲。
今年他十五,下一科乡试便是十八岁,中了进会试是十九,再等一科他就二十一二了。
男子二十弱冠便是成人,两房已经分家,他便是家里唯一的嫡子,又是兄长,合该他撑起门楣。
老爷太太今年都已半百,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老爷太太生养了他,他身为人子,总该好好孝顺父母几年,别让老爷太太头发都花白了还发愁家中如何啊
还有三妹妹,定的是卫家卫若兰,他家哪里都好,就是有叔叔婶子不省心。
人心难测,万一卫家看三妹妹娘家没人,欺辱了她怎么办他做兄长的没个一官半职,怎么为三妹妹出头
总不能一辈子靠着宫里的大姐姐,那宫中又是个什么好地方儿大姐姐说不定自己都煎熬着呢。
人家娘娘家里都是高官,独他们家让大姐姐丢脸。
家里出事这些日子,贾宝玉没少感受到人情冷暖。他自觉还是有祖母护着,尚且这样,万一哪一日没人再护着他,他就要撑起家里的门楣。
既立定了决心,贾宝玉回京之后这几个月比以往还下苦功苦读,就算是沐休假日也捧着书卷。
贾宝玉到底年轻,还没成人,只一心顾着立业,别的都没多想,不知他的母亲和祖母已为他的亲事操碎了心,又起了几回龃龉不快。
去年贾母入宫问过贤妃娘娘,隐晦的说了王氏十分挑剔宝玉婚事,贤妃便说请贾母一力做主宝玉娶妻之事,不必顾忌王氏之意。
哪知那日出宫回府后,贾母得知贾琏并王熙凤捐园子时并未提贤妃之名,眼见是已经和她离了心。
荣国府已是琏儿和凤丫头当家做主,这道理贾母不用多想便已明白。
可心里明白,不代表没有一丝震动。贾母又已是老年人,一时想不开,那日之后,便在床上病了好几个月。
直到春日到了春暖花开,贾母才终于渐渐好转,全都好了后,她便把鸳鸯琥珀几个大丫头都嫁了出去,任由王熙凤心给她挑了新的丫头使,祖孙几口面上相处还是和以前一样。
耽误了这小半年没管宝玉的婚事,他已和贾琮一起坐船回了金陵考试。
从金陵回来后,贾宝玉已是秀才之身,王氏便更觉他身份不同,再加上宫里传出贤妃有了身孕,她比之去年更挑剔上了十倍不止,连四品官儿家的嫡女都看不上了。
如此挑剔了几家后,京中媒人皆对贾家二房避之不及。
他家的二爷倒真是个好的,模样生得那样好,面若银盆色如春晓,人也十分知礼知进退,也确实出息,十五岁就是一等的禀生,怎奈有个难缠的娘。
这女子嫁人,要看的一是男子本人如何,二便是男子家中父母亲人好不好相处。
若是爹娘妯娌小姑子都是难缠挑剔的,任凭那男子本人再好,在嫁娶上也要落下个一二档。
没法子,女子生来弱势,嫁到夫家便成了夫家人,又不似亲儿子一样在公婆膝下养大,疼爱女儿的人家怎么不怕女儿受委屈
贾家二房二爷就算家里爹娘获了罪,好歹有个在
自两年前家里出了事,凤姐姐劝了他那些话注1,他也知道自己是家中长子,爹娘须得他往后奉养,弟妹也得都靠着他,还有祖母疼他那些年, 他总不能让祖母七八十岁了还替他操心。
况且他越长大了几岁,知道得越多, 越发觉现今的朝中并不都是那些国贼禄蠹, 真有不少官员都是做实事儿的, 自圣上登基以来,尸位素餐贪污的官儿一个个都下了马。
他去读书科举进益,往后同僚上官都是楚国公凉国公这样国之功臣,并非他幼时看到的贪官庸人。
从前是老爷太太催逼他读书,他没人解救,不得不读。
自凤姐姐劝了他之后没有半个月, 老爷太太受了苦回来, 没精力再拘着他, 他一日不读书,不等袭人说,自己便先愧疚起来,从此读书上进再不用人催劝。
今年春日他和琮儿一起回乡去考试,他们两个都县试府试院试三场皆过进了学成了秀才, 只他是一等的禀生,琮儿是增生,不领公家的粮食,却也有秀才之名。
他今年十五岁,比琮儿长一岁,开蒙却比琮儿早了两三年。
且因他是从小在祖母身边养大,祖母疼爱,在老爷把他和琮儿环儿兰儿放到一起读书上学之前,独有他是在家里请过先生正经上过学的,琮儿几个都是去的祖宗学堂,乌烟瘴气。
就是和琮儿环儿兰儿一起上学的时候,环儿比琮儿还小两岁,兰儿再比琮儿小一岁,也是他的学问最扎实,再加上他埋了头读书,竟不知琮儿的学问也能考中秀才了。
若叫琮儿明年再来考一次,和他一个年纪来考,是不是琮儿就和他一样是一等的禀生了
贾宝玉和贾琮一起回京船上,夜里读了书后,心里总是想到这桩事。
从小他不认真读书,却有些诗才歪才,做一二句诗也惹得那些清客相公们们赞过一回,和兄弟侄儿们一起上学之后,他也从没想过弟弟侄儿们会有能和他比肩的一天。
贾宝玉这时才真正察觉到,原来他和贾琮贾环贾兰都是贾家的子弟,本没有谁就应该比谁更高贵,更出息。
回想读书这几年,一开始他是仗着小聪明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先生布置的功课做完了就完事儿,能在老爷那里糊弄过去就完了。
后来他认真读书,也就是这两年的功夫,下了狠心一定要今年考上秀才,才死命的学。
可算算他们一起上学已有四五年了,除了他外,琮儿环儿兰儿三个哪个不是从那时起就自清晨读书到深夜哪个不是做完了功课后还要再多学些哪个不是有了不通的地方立时就找人去问
琮儿能今年就考上秀才,原是理所应当。
今年乡试,明年是大比之年,他和琮儿都年纪浅,学问也不够,都不打算去考。
先生建议最好是再等三科,再过六七年,学问扎扎实实再去考试,一举中第,中个二甲也稳当些。
贾宝玉却下了决心,这一科不去,下一科不管怎样他也要去试试的,若能中,三甲就三甲。
今年他十五,下一科乡试便是十八岁,中了进会试是十九,再等一科他就二十一二了。
男子二十弱冠便是成人,两房已经分家,他便是家里唯一的嫡子,又是兄长,合该他撑起门楣。
老爷太太今年都已半百,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老爷太太生养了他,他身为人子,总该好好孝顺父母几年,别让老爷太太头发都花白了还发愁家中如何啊
还有三妹妹,定的是卫家卫若兰,他家哪里都好,就是有叔叔婶子不省心。
人心难测,万一卫家看三妹妹娘家没人,欺辱了她怎么办他做兄长的没个一官半职,怎么为三妹妹出头
总不能一辈子靠着宫里的大姐姐,那宫中又是个什么好地方儿大姐姐说不定自己都煎熬着呢。
人家娘娘家里都是高官,独他们家让大姐姐丢脸。
家里出事这些日子,贾宝玉没少感受到人情冷暖。他自觉还是有祖母护着,尚且这样,万一哪一日没人再护着他,他就要撑起家里的门楣。
既立定了决心,贾宝玉回京之后这几个月比以往还下苦功苦读,就算是沐休假日也捧着书卷。
贾宝玉到底年轻,还没成人,只一心顾着立业,别的都没多想,不知他的母亲和祖母已为他的亲事操碎了心,又起了几回龃龉不快。
去年贾母入宫问过贤妃娘娘,隐晦的说了王氏十分挑剔宝玉婚事,贤妃便说请贾母一力做主宝玉娶妻之事,不必顾忌王氏之意。
哪知那日出宫回府后,贾母得知贾琏并王熙凤捐园子时并未提贤妃之名,眼见是已经和她离了心。
荣国府已是琏儿和凤丫头当家做主,这道理贾母不用多想便已明白。
可心里明白,不代表没有一丝震动。贾母又已是老年人,一时想不开,那日之后,便在床上病了好几个月。
直到春日到了春暖花开,贾母才终于渐渐好转,全都好了后,她便把鸳鸯琥珀几个大丫头都嫁了出去,任由王熙凤心给她挑了新的丫头使,祖孙几口面上相处还是和以前一样。
耽误了这小半年没管宝玉的婚事,他已和贾琮一起坐船回了金陵考试。
从金陵回来后,贾宝玉已是秀才之身,王氏便更觉他身份不同,再加上宫里传出贤妃有了身孕,她比之去年更挑剔上了十倍不止,连四品官儿家的嫡女都看不上了。
如此挑剔了几家后,京中媒人皆对贾家二房避之不及。
他家的二爷倒真是个好的,模样生得那样好,面若银盆色如春晓,人也十分知礼知进退,也确实出息,十五岁就是一等的禀生,怎奈有个难缠的娘。
这女子嫁人,要看的一是男子本人如何,二便是男子家中父母亲人好不好相处。
若是爹娘妯娌小姑子都是难缠挑剔的,任凭那男子本人再好,在嫁娶上也要落下个一二档。
没法子,女子生来弱势,嫁到夫家便成了夫家人,又不似亲儿子一样在公婆膝下养大,疼爱女儿的人家怎么不怕女儿受委屈
贾家二房二爷就算家里爹娘获了罪,好歹有个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