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学员信息,您可以先了解一下
本来是在录制前一天才给您纸质版的,我担心您想提前看,让他们发了电子档
紧接着,下条消息就是一份文档。
刚想要点开来看,手机又震动两下。
余菀书简单给齐笙回了个“好”,暂且将文档放到一边,退出对话框,看见被顶到列表顶端的人。
温时禹。
余菀书点进去。
温时禹什么都没说,也发来份文档。
是他先前说要整合好的契约。
余菀书打开文档简略浏览了一遍,和下午看见的基本没什么不同。
她给温时禹回复ok。
然后将收到的两份文档打印出来。
契约基本没什么用处了,只等着下次和温时禹见面的时候签个字。
余菀书拿着另一叠厚厚的资料,盘腿在地毯上坐下,快速翻阅了一遍。
这是她即将要参与录制的那档综艺的学员名单,以及他们的一些背景资料。
封面印着大大的“器乐之声” 四个字,是综艺的名称。
器乐演奏类综艺之所以一直做不起来,主要是受众不广的原因。
像唱歌之类的综艺,虽然专业上的东西大多数人也不懂,但至少人人都可以张口随便哼两句,便会让大伙儿认为这东西没那么难以接触,而且有一种自己也有能力发表看法和点评的感觉。
所以,要想让观众愿意看这档节目,首先它定位不能太高大上,得让普通人也看得懂。
其次,任何节目都得有其观赏性。
最好还能像电视剧那样有点儿冲突和悬念,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果台的策划一向很好,这档被电视台寄予厚望的节目当然也费了很多心思。
“器乐之声”既保留了传统演奏类音乐综艺中的专业性,又另辟蹊径,增加了选秀节目中所具有的娱乐性。
有人,有比赛,有晋级与淘汰,自然就会有冲突与悬念。
接受果台节目组的邀约,余菀书其实遇到过不小的阻力。
那时候她和原来经纪公司的合约还没到期,当时的经纪人与很多其他同事都极力反对,觉得她这个做法简直就是亲自从神坛跳入泥淖,一定会受到很多谩骂与攻击。
甚至老师都有打电话来劝她,说参加这种作秀节目,是会被所有学院派鄙视的。
但余菀书还是固执地选择参加。
老师因此气得一个月不想理她。
余菀书轻轻叹了口气,翻开第一页。
学员的资料原本是按照名字首字母来排序的,但她刚刚装订的时候没拿稳,资料散落一地,再捡起来已经乱了。
所以第一页是个原本排在很后面的学员,名叫沅池。
这资料其实就是简历,每一页的格式都不一样,看样子应该还是学员自己写的。
说不定就是当初海选的时候收集而来。
沅池这页简历写得很详细,右上角有他的一寸照片。
小男生长了双挺可爱的鹿眼,眼角还有一枚泪痣,整张脸有着清淡的美感,像从画册里走出来的日系少年。
余菀书正要再详细地看一看,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忽地又震动起来。
她本想任由它去,可手机震个不停,她只好拿起手机看了眼。
是个群。
群名叫“器乐之声节目组临时工作群”。
群的下方,还有刚刚齐笙发来的消息
书书姐,节目组那边说拉个群,方便大家有效率地沟通,我把你拉进去了哈
这群刚拉起来,大伙儿新鲜劲还没过去,正在刷屏聊天。
余菀书点进去,想开个“消息免打扰”。
设置好后,刚退出来,她便看见群里连续好几条意思一样的消息
温总呢
温总进来了吗
谁再去催下秘书
“”
余菀书眉头一跳,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她就看见上方显示
“温时禹” 加入了群聊
余菀书“”
群里人还在刷“温总进来了”之类的话,但温时禹一个字都没说。
两秒后,余菀书的手机振动。
温时禹器乐之声
虽然群里人很多,但余菀书并不意外他能这么快发现自己。
毕竟那群人问“温总怎么没来”之前不久,就是在问“余菀书怎么没来”。
余菀书没想到自己和温总居然还能有这种缘分,慢吞吞回道是我
温时禹挺巧
余菀书温总怎么会
温时禹旗下某品牌冠名
余菀书哦
那边安静片刻。
余菀书以为他不会再回了,正想认真看资料,谁知手机又开始震动。
温时禹只是某个品牌冠名而已,平时都是底下人处理,我没关注这节目有哪些嘉宾
温时禹这次拉群我也只是进去走个形式,你们讨论我不会参与
余菀书“”
这是在跟她解释
微信上,温总还是头一次发这么长的消息。
从之前他直接说“见面聊”来看,估计温总原本不喜欢打字。
没想到愿意打这么多字来跟她解释。
余菀书有点儿受宠若惊。
没等她回复,对方再次发来消息。
温时禹如果有需要
温时禹我们的关系可以公开
本来是在录制前一天才给您纸质版的,我担心您想提前看,让他们发了电子档
紧接着,下条消息就是一份文档。
刚想要点开来看,手机又震动两下。
余菀书简单给齐笙回了个“好”,暂且将文档放到一边,退出对话框,看见被顶到列表顶端的人。
温时禹。
余菀书点进去。
温时禹什么都没说,也发来份文档。
是他先前说要整合好的契约。
余菀书打开文档简略浏览了一遍,和下午看见的基本没什么不同。
她给温时禹回复ok。
然后将收到的两份文档打印出来。
契约基本没什么用处了,只等着下次和温时禹见面的时候签个字。
余菀书拿着另一叠厚厚的资料,盘腿在地毯上坐下,快速翻阅了一遍。
这是她即将要参与录制的那档综艺的学员名单,以及他们的一些背景资料。
封面印着大大的“器乐之声” 四个字,是综艺的名称。
器乐演奏类综艺之所以一直做不起来,主要是受众不广的原因。
像唱歌之类的综艺,虽然专业上的东西大多数人也不懂,但至少人人都可以张口随便哼两句,便会让大伙儿认为这东西没那么难以接触,而且有一种自己也有能力发表看法和点评的感觉。
所以,要想让观众愿意看这档节目,首先它定位不能太高大上,得让普通人也看得懂。
其次,任何节目都得有其观赏性。
最好还能像电视剧那样有点儿冲突和悬念,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果台的策划一向很好,这档被电视台寄予厚望的节目当然也费了很多心思。
“器乐之声”既保留了传统演奏类音乐综艺中的专业性,又另辟蹊径,增加了选秀节目中所具有的娱乐性。
有人,有比赛,有晋级与淘汰,自然就会有冲突与悬念。
接受果台节目组的邀约,余菀书其实遇到过不小的阻力。
那时候她和原来经纪公司的合约还没到期,当时的经纪人与很多其他同事都极力反对,觉得她这个做法简直就是亲自从神坛跳入泥淖,一定会受到很多谩骂与攻击。
甚至老师都有打电话来劝她,说参加这种作秀节目,是会被所有学院派鄙视的。
但余菀书还是固执地选择参加。
老师因此气得一个月不想理她。
余菀书轻轻叹了口气,翻开第一页。
学员的资料原本是按照名字首字母来排序的,但她刚刚装订的时候没拿稳,资料散落一地,再捡起来已经乱了。
所以第一页是个原本排在很后面的学员,名叫沅池。
这资料其实就是简历,每一页的格式都不一样,看样子应该还是学员自己写的。
说不定就是当初海选的时候收集而来。
沅池这页简历写得很详细,右上角有他的一寸照片。
小男生长了双挺可爱的鹿眼,眼角还有一枚泪痣,整张脸有着清淡的美感,像从画册里走出来的日系少年。
余菀书正要再详细地看一看,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忽地又震动起来。
她本想任由它去,可手机震个不停,她只好拿起手机看了眼。
是个群。
群名叫“器乐之声节目组临时工作群”。
群的下方,还有刚刚齐笙发来的消息
书书姐,节目组那边说拉个群,方便大家有效率地沟通,我把你拉进去了哈
这群刚拉起来,大伙儿新鲜劲还没过去,正在刷屏聊天。
余菀书点进去,想开个“消息免打扰”。
设置好后,刚退出来,她便看见群里连续好几条意思一样的消息
温总呢
温总进来了吗
谁再去催下秘书
“”
余菀书眉头一跳,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她就看见上方显示
“温时禹” 加入了群聊
余菀书“”
群里人还在刷“温总进来了”之类的话,但温时禹一个字都没说。
两秒后,余菀书的手机振动。
温时禹器乐之声
虽然群里人很多,但余菀书并不意外他能这么快发现自己。
毕竟那群人问“温总怎么没来”之前不久,就是在问“余菀书怎么没来”。
余菀书没想到自己和温总居然还能有这种缘分,慢吞吞回道是我
温时禹挺巧
余菀书温总怎么会
温时禹旗下某品牌冠名
余菀书哦
那边安静片刻。
余菀书以为他不会再回了,正想认真看资料,谁知手机又开始震动。
温时禹只是某个品牌冠名而已,平时都是底下人处理,我没关注这节目有哪些嘉宾
温时禹这次拉群我也只是进去走个形式,你们讨论我不会参与
余菀书“”
这是在跟她解释
微信上,温总还是头一次发这么长的消息。
从之前他直接说“见面聊”来看,估计温总原本不喜欢打字。
没想到愿意打这么多字来跟她解释。
余菀书有点儿受宠若惊。
没等她回复,对方再次发来消息。
温时禹如果有需要
温时禹我们的关系可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