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娘端着一碟子泡菜上桌子上加菜,嘿一下笑了,“这什么毛病,怎么跟你们家小姨子一样来着?”

    “怎么了?”

    “今下午我们家娃娃在外面玩,就他们家那小姨子,破天荒的给掏出来糖。”

    “然后就问我们家娃娃,说是四川娃子哦,好得很。”

    小四川儿子还补充一句,指着自己的头,“还摸了我的头,吓人的很。”

    闹不明白的。

    四川人咋了,四川娃娃咋了嘛,小四川出川时间不长,在这边当兵七八年,也没清楚到底是哪个意思嘛。

    骂自己婆娘,“就挨得这么近,过去问问嘛,男人喝酒,女人就去说话嘛。”

    西爱忙着呢,她晚上看书,一边看,一边要做笔记,手刷刷的,只用铅笔,然后催着甜甜,“快一点,我这只用完了,你那个还没有修好。”

    甜甜你说可怜的,蹲在垃圾桶面前,然后小心的,拿着小刀子,在那里给铅笔芯磨得尖尖的,擦擦鼻涕,“小姨,马上好了,你不是喜欢尖尖的。”

    弟弟小宝手里还掐着一大把呢,西爱等一天了,总算找了俩苦力,晚上就蹲在这里弄铅笔好了,她是不削铅笔的。

    小四川老婆进门,她也没出去,最后还是田叶叶来喊她,“你出来,人家问你个事情。”

    小四川老婆就说了。

    “没别的意思,我们文化低,不懂,就是问问呢,这话是什么意思,四川娃娃咋了?”

    是真好奇,西爱却听得牙疼,这叫什么事儿。

    她并不是很想解释这么平凡的问题,“没什么,不用放在心上,没什么意思。”

    然后起身,去找了一本书出

    来,小四川老婆看的头大,“我不认字儿,写的什么?”

    云里雾里的,觉得跟文化人说话真累。

    西爱也觉得心累,她对四川人很有好感,特别有好感,“有句话儿不知道听过没有,无川不成军——”

    她为什么对四川人好感多啊?

    因为四川人有血性,当初抗战的时候,不看好四川军,川军散漫无纪律,打仗都觉得不行。

    可是最后,抗战的时候,川军参军人数占到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啊?

    就是五个人里面,有一个就是川军,累计出川三百多万人,伤亡六十多万人,家家户户都死人的概率啊。

    壮士出川,失地不复,绝不回川。

    川军打的日本人都害怕,日本人就没进过四川,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川军僵尸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的十分之二,共计六十余万人,居全国之冠。”

    西爱缓缓地读着,“抗战时期国家支出法币一万四千多亿元,四川负担四千亿,出粮最多,约占总量三成。”

    她的眼睛看着小四川的儿子,胖墩墩的一个虎娃娃,脸蛋红红的,里面带着不一样的神情。

    “你是四川人,你得记住,当初三百万川军,穿一双草鞋,扛一只老套筒,共赴国难,以身许国。”

    “你们川人,有血性。”

    那胖娃娃就那样看着西爱,知道你说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实在是听不懂?

    “是夸我吗?”

    “是。”

    西爱顿了顿。

    那胖娃子好多年才懂,为什么电视上很多人打仗里面都是四川口音,都是南边的口音,因为无川不成军,无桂不成国。

    小四川的婆娘,就那样回去了,失魂落魄的红着眼,只对小四川指了指门,“人家是文化人,大学问,平日里眼半拉着瞧不见我,我不怪她了。”

    胸中有丘壑,万事皆洞明。

    她没啥子文化,也没念过书,也不晓得祖辈的荣光了,但是西爱讲很多,她听着,听着听着,感觉就不一样了。

    那种感觉,从来没有人给她带来过,她也从来没有感受到过。

    就跟脑子给人打开了一点儿,塞进去了点不一样的东西,很独特,很清新。

    讲给小四川听,

    小四川懂一些啊,半天没说话,“我当初,我爷爷兄弟八个,老大死在了上海,老二死在了南京,老三死在了重庆,老四没了影子,我爷爷排行老五,四个哥哥走的时候,他才麻杆一样高。”

    “说是那时候,抗战胜利了,家家户户都挂白,家家户户都立新坟。”

    男人都打没了,四川妹子辣,四川婆娘凶,四川的老妈妈亲自送着儿孙上战场。

    他懂了,懂新来的指导员对他的态度了。

    先人做的事情,后人不会忘。

    有良心的,有学识的后人,都不会忘。

    当晚给儿子一顿打,“好好上学,好好念书,听到没有,不然夸你老子你都不晓得,个龟儿子作业还不写。”

    一顿夫妻双打,这次俩人一起打了,以前就是当妈的护着,现在不护着了,觉得有文化是真好,懂得真多,人家那隔壁西爱给说那话的时候,是真漂亮,真让人服气啊。

章节目录

六十年代黑天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张大姑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大姑娘并收藏六十年代黑天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