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破了, 初儿就可以安心了对吗你最大的秘密都已经为我知道,为我所容, 往后你自可安心。”李治笑着说起,李初更想捂脸了
    “父亲为什么要让我安心”不对啊,李初安心对李治来说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李治突然起念要让李初安心
    “想让你帮着弘儿, 有些话我不能直接同弘儿说的,你可以。”李治将话说明白。
    李初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什么话是父亲对哥哥不能说的”
    李治正色而道“比如君臣间的博弈, 太子也可以是一枚棋子, 不能成为皇帝的棋子, 就会成为臣子的棋子。自古以来的太子为何难以登上皇位,你知道为什么”
    李初想都没想地答道“因为太子站在臣子的一旁,并不是和身为父亲和皇帝的君王站在一起。有时候太子自身没有问题, 因为君臣博弈,太子身后追随的人多,想从太子身上得到东西的臣子一多, 多到可以动摇国之根本,皇帝纵然一开始不想动太子,最后都不得不动。”
    点点头,李治很欣慰李初能够一点即通, “所以有些话,朕同弘儿说起,弘儿未必愿意听朕的, 有些话得你来说。因你自小和弘儿一起长大,更因为你一向直言,有话即说,无论好话或是难听的话,你能让弘儿听进去。”
    没错,李初的话,别说李弘会听进去,难道李治不曾听进去
    连李治都会听进去的话,李治会担心李初劝不住一个李弘
    “父亲对我寄以厚望。”李初明白李治的要求了,李治真听进李初的话了,变得有话直说,想让李初做什么都已经直接说出,没有像以前一样总是用一些举动让人猜,算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是吧
    李治道“一家米养百样人,可惜你不是男儿。”
    一叹中有多少不舍,多少的失望且不说,李初赶紧的道“父亲,有些话不能说,说出口对大家都不好,尤其是对父亲你而言。”
    别坑别坑,千万别坑李初,她一点都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武媚娘眼下的处置已经很难,她做不到雪中送炭,最起码别火上浇油。
    一个公主比太子厉害,得皇帝的夸赞,那是想让她和李弘起间隙吗
    不要忘了皇帝陛下刚刚说明的目的,皇帝想做的事更是想让李初去做的,什么情况下会让李弘对李初失去信任李治不能成为让他们兄妹关系起变化的第一人吧
    李治不傻,立刻明白李初的用意何在,笑出声来,“初儿谨慎,很好”
    “父亲通过布料一事看出我有秘密,有那么明显吗”李初听到李治说起谨慎二字,倒是细细想自己的所做所为,暗想李治都看出她有秘密,会有多少人看出来,武媚娘会不会也看出来了
    “不是人人都能看出来,初儿没想过我在诈你”李治风轻云淡地说起。
    所以说皇帝陛下只是看出一些端倪,但是凭着一些端倪套住李初,让李初自己在不自觉间承认自己是个有秘密的人
    李初昂头看天,完全不想说话了,群中的太后们何尝不是沉默半响,最终萧太后吐槽“终于明白一句至理名言了。”
    正常来说一个个都不怎么愿意接萧太后的话茬,但是现在萧太后的话茬不接都不行。
    宣太后“什么至理名言”
    萧太后凉凉的说起,“恶人自有恶人磨。先前群主搓揉李贤的时候我们高兴吧现在轮到高宗出手磨搓我们群主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皇帝不是正常人,斗不过斗不过。”
    吕太后不屑“斗不过斗不过,谁让你跟皇帝斗了也不对,你一直都致力让群主和皇帝斗起来,斗得水深火热最好。”
    是啊,李初打从一开始没想和谁斗啊,她可从来都是站在李治身边的人,武媚娘那一边也站,她的目的是让李治夫妻二人能够一直站在同一阵线上,只要他们不分立场,一直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她就不用选择。
    只有一个萧太后终日只想如何千方百计的挑起李初和李治还有武媚娘的争斗,心里有鬼,认为斗不过李治的人只有萧太后一个人吧。
    萧太后“我”
    她是想让李初和李治斗起来吗分明不是那个意思,她只是适时的提醒李初关于李治和武媚娘的冷酷,不要在他们的身上投入太多的情感,因为那情感对他们来说就是最无用,最可以轻易舍弃的东西。
    孝庄太后“若没有多年来群主真心实意付出,高宗能和群主说出眼下一番心里话能愿意和群主剖心掏肺的说真话”
    适时的出现再一次论证起当年她同意李初以真心待人的方法是正确的,不像某个人,一天到晚只想对付人,算计人,完全忘记真心难求,真心难得。
    萧太后
    她就不该说话了,黑历史留下来那么多,一人捅她一记都够让她好受的了,更别说太后们从来不是口下留情的主儿。
    李治感受到李初的忧伤,伸手抚过李初的头轻声地道“初儿是个好孩子,待人以诚,你明白世间人心丑陋,依然愿意待人以真心,恰恰正是你最难得可贵的地方。”
    懂得人心,会利用人心,李初正所谓做得炉火纯青,恰恰一个懂得人心的人,明知李治作为一个帝王存的一颗什么样的心,依然愿意用真心相待,相信李治,依赖李治,帮助李治,点醒李治,何其难得
    李初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父亲,我没想那么多。”
    饶是萧太后总是提醒她李治是皇帝,更是一个难得睿智,洞察人心的皇帝,李初如果不想自己落入李治的手里,成为李治的棋子,最好离得李治远一些,更别掏心掏肺的为李治做事,李治不见得会领情。
    李初并没有听,她虽然有着上辈子的记忆,但此生到此,护着她的人是李治和武媚娘,因为有着从前的记忆,作为一个成年人,她尤其的明白能有人护着你是多不容易,恰恰正因如此,她也想将来有机会可以尽心地护着他们,还他们相护的恩情。
    人心之始不在于索取,而是付出,天长日久的相处下来逐渐的生出真正的骨肉亲情,到头来便再也割舍不下。
    李初喜欢现在一家人的气氛,虽然或许各有各的算计,到头来殊途同归,本质总是一样的。
    要是李治可以一直像现在这样,有话直说,有什么打算也都明言,相信他们一家人能够一直走下去的,不会中途各自变了脸,面目全非。
    “你从来不多想,那是好事,朕都明白。你以诚心待人,很好。”李治赞着很好,因他从来不是那样的人,做的一些事,做即做了,从来不去想那会损及多少人的心,他在意的是江山,是天下的安宁。
    可是李初不同,她不是不在意天下江山社稷,但她更在意身边的人,父母双亲,兄弟姐妹,他们都是一家人,她想让一家人都好。
    “初儿,以后不要变,就像这样,一直的这样。”有些温暖没有拥有过便以为世上没有,也从来不想去拥有,可是得到了,便不想再失去,而是想要牢牢的,一生握住,不愿意他的消失。
    李初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读懂李治话里的意思,可是李治说了,李初便只管点头,算是答应下此事。
    李治很欢喜李初的听话,拍拍她的头,“末儿以后也要长成像你一样的公主啊”
    “父亲真贪心,有我一个还觉得不够,竟然想让末儿像我。”李初控诉,她一个伪儿童是容易得的吗李治在异想天开。
    “朕从未想过有一日朕能得你这般的公主,可朕得到了,想再得一个有何不可”李治笑着问起,他从未奢望过的温暖得到了,为何不能再盼着将来可以得到更多
    李初无可反驳,按李治的道理可以说得通的。
    只是系统“皇帝好想法,真以为他家祖宗有那功德能再讨一个哼”
    咦,信息量好像有点大啊,是不是终于知道李初为何能来到大唐了
    有此想法的何止一个,四位太后安静半响,最终是萧太后出言相询,“系统的意思是说,群主是李家的祖宗用功德求换来的”
    系统半响没吱声,在所有人都以为它又想装死的时候,系统“要不然你们以为人人都能求得一次机会。”
    所谓机会,都是什么样的机会
    有心想再问个仔细点,不能也不可再那么高高拿起,轻轻放下,那得多坑
    系统却已经出言相告“不该你们问的事别问,不管宿主因何而来,她既然来了就是你们的机会,你们只要帮助群主做到她要做的事,自然一切都会如你们所愿。”
    重生卡在那儿,看看她们的积分,赶紧捉住机会好好表现,什么时候她们帮李初实现她到这里的目的了,自然一切都会好。
    李初不知群里一下子透露那么多的信息量,倒是冲李治道“希望父亲得偿所愿。”
    李治笑了笑,“已经有了一个,再来一个只是锦上添花,朕不强求。不日我们将往泰山去,你果真不去”
    点点头,李初肯定地回答道“不去不去,封禅一事于父亲来说是对你功绩的肯定,我也想闯下一番功绩,将来有机会得到父亲的夸赞,所以不去,不陪父亲去。”
    捉紧时间挣钱,哪怕已经得到李治的鼎力相助,那也不能打盹,君不见群里的太后时常寻李初都会念叨起让李初赶紧利落的发家致富,提高影响力威望什么的
    李初倒是想放慢一点的行事,看看李治的情况,再看看武媚娘的情况,算了,她还是加油争取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份量的人,若依然无足轻重,将来要是各方起了冲突,她完全没有说话的份儿。
    李治心下一声轻叹,“你是怕将来我会待你母亲不好”
    今天的李治是撞邪了吗听听他问出来的个又一个的问题,吓死人不偿命吗
    “父亲。你自己刚刚说的话我都记着。只是你想让母亲变成一个谁都不相信的人,母亲将来能相信你吗”李初忍来忍去终是没能忍住,李治捉着话题不放,不知存的什么心,好吧,她即说,问出李治的诸多打算,且听听李治到底是何想法。
    李治听着笑了,“信与不信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我需要你母亲的信任”
    所谓的信任,李治只是想毁掉武媚娘对人的信任,并没有想过让武媚娘相信他的啊
    “父亲究竟对母亲是什么样的感情母亲原本的身份,你为她大费周章,可是你又想毁掉她对人的希望,我闹不明白。”
    李初想来想去就是想不明白,李治一番举动到底想做什么,他要把武媚娘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喜欢你母亲,勿庸置疑,但再是喜欢,我是皇帝,而且你母亲聪慧,她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别人的人。从前或许是,可是从感业寺出来以后的她再也不是。我和你母亲是互惠互利,相互的喜欢只是开始,并不是让我们一直走下去,走到今天的原因。初儿,我们李家没那么多规矩,父死子继,不仅包括皇位,更包括女人。”
    对,李治并不认为武媚娘曾为李世民的才人是一件多大不了的事,相比之下有些身份更能引起人的愤怒,他想给人出手的机会,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给由头。
    武媚娘曾经的身份很合适,他就是想看前朝的人急,想让外面的人都以为他已经色迷心窍,他的机会便悄然而至。
    “初儿要明白,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皇权旁落,世族口口声声喊着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所谓共治,实则更是他们搅动风云,意在令天下成为他们的。皇帝可以随时更换,他们世族屹立不倒,那就是他们的希望。”
    李治说起臣子们的心思,不要以为世族和皇族是一伙的,一如皇帝和臣子从来都不见得就是一伙的。
    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的一伙或许只是有时候利益相同,可要是不同了,他们随时都可以翻脸。
    “自汉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臣间的博弈从来没有停过,贵族,世族,他们手里有人才,正是因为有人才,所以他们有恃无恐,更想将天下握在手里,多年以来为君者谁人不想成为一个说话算数,做得天下主,做得自己主的皇帝,直到我,直到我才算是真正打开了局面。”
    “科举之制,提拔庶士,让庶士和世族相斗制衡,更要小心庶士会和世族同心,诸事等为而不易,用人防人,从来不能分开。”
    一些李治自己亲手提拔起来的人,未必见得即是李治可以全然信得过的人。
    李治教着李初,更是希望李初可以牢牢的记住,一生都记着,用人,用之也得防之,全然的信任最后的结果只会自伤。
    李初道“可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起疑心,用之而起,只怕”
    “你啊,信与不信你心里有数即可,不必告诉任何人不是”信与不信自己心里有数足以,不必告诉别的人,李初难道认为自己信与不信一个人要告诉别人。
    说出口让人听到的是信得过的话,不说的话即是藏在心里,有数即可,有什么不好
    李初已经默默不作声,所以说当皇帝的人,尤其像李治如此皇帝,帮着武媚娘斩断红尘,不再相信任何人,着实是
    “心里在偷偷地骂我”李治突然问起李初,想知道此时的李初到底在想什么,可是在骂他呢
    李初答道“骂父亲我能偷偷的骂要骂也得光明正大的骂。孩儿只是想起韩非子里说过的一句话,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我们现在算是哪一种”
    李治答道“不能三者相结合于人要求道德,于己要求智谋,对敌只要力气”
    李初能想到有一天李治会作答至此上下打量李治,“父亲,孩儿要学的东西多着。”
    “你才知道,学无止境,朕今日何尝不是同你一般需要学习,学习,学会了一样,总要学另一样,永远都学不完。”李治说到这里指了指李初,“我儿难道不曾教我”
    教了啊,教着李治有话直说,尤其对武媚娘的要求,不想让武媚娘碰解的事,不想让武媚娘多管的事,李治适才已经告诉武媚娘,武媚娘应该是听进去了吧。
    李初并不能确定但是眼下李治说到学习,“父亲,往后我都不太确定要不要跟你学了。”
    吕太后着急啊,“群主莫说气话,李治如此心智谋略,不和他学怎么能行,学会了将来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千万别意气用事。”
    李治笑了,“看来吓着初儿了,初儿不想成为像我一样的人可是像我这样有什么不好”
    没事的时候他会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只有在有事的情况下他会让自己站在大唐皇帝的立场,做出的都是利于大唐,利于天下人的决定,有什么不好的
    李初道“于父亲来说没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意元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意元宝并收藏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