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揩皇后油 (1/2)
苏亦行走进未央宫中, 皇后正靠着贵妃榻坐着。未施粉黛,看起来气色一般。以前她总是打扮得雍容华贵, 倒也看不出年纪。
可是如今没了那些锦衣华服的支撑, 她看起来干瘪得像是脱了水的枯草。
苏亦行上前福身行礼,皇后略略抬了抬手“平身。”
“听闻母后凤体有恙, 行儿不才,学过些医术,特来为皇后娘娘诊脉。”
“太子妃有心了。”
皇后置了一个小枕头,将手搭了上去。
“你这脉把得似模似样, 不知师承哪位名家”
“回母后,我的医术是跟母亲学的。”
“言氏”皇后似是想起了什么, 嘴角略略扬起,“你或许不知, 你母亲当年在京城也是个风云人物。”
“如何风云, 都比不得母后母仪天下的风光。”
皇后瞧了她一眼, 场面话倒是会说。只是看她的神情,似乎有些心事,眼睛也像是刚哭过。
“本宫的脉象如何”
“母后这是操劳忧心过度引发的气虚体弱,需要好生将养。”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倒是和太医院的诊断一样。”
“女子忧心操劳过度除却气虚体弱之外, 还易引发许多的并发症。譬如下红之症, 时而还会有心绞痛。行走坐卧会觉得骨头酸疼, 腰肢酸软。当然, 饮食不当也易得消渴症。这些母后可有受此困扰”
皇后身子一僵, 良久屏退了众人, 才缓缓道“你如何得知”
“望闻问切,自然是诊出来的。”
皇后明明是养尊处优,可是多年来劳心劳力,确实积累了不少的病症。原本此次是想袖手旁观,看苏亦行的笑话。没想到一歇下来,各种病都来了。
“你可有诊治的法子。”
“急性的病需要药物调理,慢性的疾病便要长期调理,最好是食疗。我可以开几个方子。还有一套五禽戏,每日练着延年益寿,母后若是不弃,我可以教您。”
苏亦行说着让云朵取出了自己带来的笔墨纸砚,她用的纸是特制的,此刻写得一笔乖巧的簪花小楷。皇后瞧着她一笔一划认真写字的模样,恍惚记起她的九公主。
老八出生以后第二年,她诞下了九公主。养到八岁去上蒙学。回来的时候也会这样一笔一划认真地完成夫子布置的功课。
只是长到十二岁,九公主突发急病死了。彼时正值太子之位虚悬,她周旋于众多大臣之间,想要助她亲生的八皇子夺得太子之位。
得知九公主死讯之时,册封太子的诏书也刚下来。双重的重击,让她第一次心痛如绞,那之后心绞痛便时不时发作。
苏亦行写了一会儿,咬着笔头不知在想些什么。认真的模样,像极了九公主。
皇后微微眯起了眼睛,倘若她是老八的人,倘若她不是言心攸的女儿,或许她会待她不同。毕竟苏鸿信和言心攸教养的女儿确实是乖巧可人。但这世上没有如果,她是太子心尖儿上的人。
最近太子异动频频,显然都是冲她而来的。苏鸿信又在此时掌管了刑部,走马上任第一件事便是配合着苏亦行打击了施家父子。那父子三人虽不是什么大官,可是所任之职油水多。每年进贡自然也不在少数。
皇后原是有心想保施良娣,奈何东宫铁桶一块,太子又将苏亦行保护得严实,寻常人根本接触不到。那不成器的侄女儿更是没有指望,以至于苏亦行轻轻松松就收拾了施良娣。
如今最要紧的是,这施家父子若是攀扯到她,事情可就不妙了。
皇后捻着佛珠道“行儿,你娘亲以前可有提过本宫”
苏亦行低头一边写一边答道“娘亲不曾对我提起过母后。她就连以前在京城时候的事情也从未对我说起过,我还是嫁给殿下以后才知道当年容嘉皇后与娘亲的关系。”
“其实本宫与她也算是有缘。当年若不是因为她,本宫或许也不会得到陛下的青睐。”
苏亦行有些惊讶,转头看着皇后。她垂着眼眸,手中的佛珠缓缓拨动着“当年本宫只是东宫之中无人问津的侍妾,最是失意时遇见了她。她原是来见容嘉皇后的,耐不住性子出来玩闹。”皇上抬起眼眸瞧着她,“那年她与你差不多大的年岁,也是这样风华正茂。本宫看着她,便觉得上苍似乎是将所有的美好都赐予了她。”
这一句话,苏亦行倒是颇为赞同。她娘亲就是担得上世间最美好的赞美,只是那日听闻娘亲割了夏棣将军的胡子,让她不由得重新审视起了她。
怪不得她小时候跟二哥一起爬树掏鸟蛋的时候,爹爹气得吹胡子瞪眼,娘亲却只是温柔地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比起被杀敌无数的骠骑大将军追杀,掏个鸟蛋确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本宫那时因为不得宠,受人欺凌。她不但出面为本宫解了围,还为本宫悉心装扮。本宫还记得她在本宫的眉心点了一朵海棠。后来皇上称赞过许多次本宫眉心的海棠。”
皇后说起这些事,眼睛里还能隐约闪过一丝丝甜蜜。只是这些甜蜜在重重黑暗的波涛之中,顷刻间便消失不见了。
苏亦行将写好的药方交给了皇后。她接过来,看也不看便递给了云影。苏亦行微不可查得叹了口气。
她虽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风月波折,却很能分得清真心和假意。倘若今天收到药方的是郡主,她一定会珍而重之地接过来,仔细看一遍。皇后与郡主最大的不同,便是她其实从未将旁人的倾心付出看在眼里。
她方才那样言辞恳切地谈及她的娘亲,多半是对于如今扬眉吐气的痛快,听不出多少的感激之情。当然苏亦行也知道,娘亲帮助什么人从来也不是因为指望谁的感激。那只是顺手为之,只是娘亲为人处世的原则罢了。
皇后握住了苏亦行的手,拉到跟前来“本宫瞧着你
可是如今没了那些锦衣华服的支撑, 她看起来干瘪得像是脱了水的枯草。
苏亦行上前福身行礼,皇后略略抬了抬手“平身。”
“听闻母后凤体有恙, 行儿不才,学过些医术,特来为皇后娘娘诊脉。”
“太子妃有心了。”
皇后置了一个小枕头,将手搭了上去。
“你这脉把得似模似样, 不知师承哪位名家”
“回母后,我的医术是跟母亲学的。”
“言氏”皇后似是想起了什么, 嘴角略略扬起,“你或许不知, 你母亲当年在京城也是个风云人物。”
“如何风云, 都比不得母后母仪天下的风光。”
皇后瞧了她一眼, 场面话倒是会说。只是看她的神情,似乎有些心事,眼睛也像是刚哭过。
“本宫的脉象如何”
“母后这是操劳忧心过度引发的气虚体弱,需要好生将养。”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倒是和太医院的诊断一样。”
“女子忧心操劳过度除却气虚体弱之外, 还易引发许多的并发症。譬如下红之症, 时而还会有心绞痛。行走坐卧会觉得骨头酸疼, 腰肢酸软。当然, 饮食不当也易得消渴症。这些母后可有受此困扰”
皇后身子一僵, 良久屏退了众人, 才缓缓道“你如何得知”
“望闻问切,自然是诊出来的。”
皇后明明是养尊处优,可是多年来劳心劳力,确实积累了不少的病症。原本此次是想袖手旁观,看苏亦行的笑话。没想到一歇下来,各种病都来了。
“你可有诊治的法子。”
“急性的病需要药物调理,慢性的疾病便要长期调理,最好是食疗。我可以开几个方子。还有一套五禽戏,每日练着延年益寿,母后若是不弃,我可以教您。”
苏亦行说着让云朵取出了自己带来的笔墨纸砚,她用的纸是特制的,此刻写得一笔乖巧的簪花小楷。皇后瞧着她一笔一划认真写字的模样,恍惚记起她的九公主。
老八出生以后第二年,她诞下了九公主。养到八岁去上蒙学。回来的时候也会这样一笔一划认真地完成夫子布置的功课。
只是长到十二岁,九公主突发急病死了。彼时正值太子之位虚悬,她周旋于众多大臣之间,想要助她亲生的八皇子夺得太子之位。
得知九公主死讯之时,册封太子的诏书也刚下来。双重的重击,让她第一次心痛如绞,那之后心绞痛便时不时发作。
苏亦行写了一会儿,咬着笔头不知在想些什么。认真的模样,像极了九公主。
皇后微微眯起了眼睛,倘若她是老八的人,倘若她不是言心攸的女儿,或许她会待她不同。毕竟苏鸿信和言心攸教养的女儿确实是乖巧可人。但这世上没有如果,她是太子心尖儿上的人。
最近太子异动频频,显然都是冲她而来的。苏鸿信又在此时掌管了刑部,走马上任第一件事便是配合着苏亦行打击了施家父子。那父子三人虽不是什么大官,可是所任之职油水多。每年进贡自然也不在少数。
皇后原是有心想保施良娣,奈何东宫铁桶一块,太子又将苏亦行保护得严实,寻常人根本接触不到。那不成器的侄女儿更是没有指望,以至于苏亦行轻轻松松就收拾了施良娣。
如今最要紧的是,这施家父子若是攀扯到她,事情可就不妙了。
皇后捻着佛珠道“行儿,你娘亲以前可有提过本宫”
苏亦行低头一边写一边答道“娘亲不曾对我提起过母后。她就连以前在京城时候的事情也从未对我说起过,我还是嫁给殿下以后才知道当年容嘉皇后与娘亲的关系。”
“其实本宫与她也算是有缘。当年若不是因为她,本宫或许也不会得到陛下的青睐。”
苏亦行有些惊讶,转头看着皇后。她垂着眼眸,手中的佛珠缓缓拨动着“当年本宫只是东宫之中无人问津的侍妾,最是失意时遇见了她。她原是来见容嘉皇后的,耐不住性子出来玩闹。”皇上抬起眼眸瞧着她,“那年她与你差不多大的年岁,也是这样风华正茂。本宫看着她,便觉得上苍似乎是将所有的美好都赐予了她。”
这一句话,苏亦行倒是颇为赞同。她娘亲就是担得上世间最美好的赞美,只是那日听闻娘亲割了夏棣将军的胡子,让她不由得重新审视起了她。
怪不得她小时候跟二哥一起爬树掏鸟蛋的时候,爹爹气得吹胡子瞪眼,娘亲却只是温柔地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比起被杀敌无数的骠骑大将军追杀,掏个鸟蛋确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本宫那时因为不得宠,受人欺凌。她不但出面为本宫解了围,还为本宫悉心装扮。本宫还记得她在本宫的眉心点了一朵海棠。后来皇上称赞过许多次本宫眉心的海棠。”
皇后说起这些事,眼睛里还能隐约闪过一丝丝甜蜜。只是这些甜蜜在重重黑暗的波涛之中,顷刻间便消失不见了。
苏亦行将写好的药方交给了皇后。她接过来,看也不看便递给了云影。苏亦行微不可查得叹了口气。
她虽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风月波折,却很能分得清真心和假意。倘若今天收到药方的是郡主,她一定会珍而重之地接过来,仔细看一遍。皇后与郡主最大的不同,便是她其实从未将旁人的倾心付出看在眼里。
她方才那样言辞恳切地谈及她的娘亲,多半是对于如今扬眉吐气的痛快,听不出多少的感激之情。当然苏亦行也知道,娘亲帮助什么人从来也不是因为指望谁的感激。那只是顺手为之,只是娘亲为人处世的原则罢了。
皇后握住了苏亦行的手,拉到跟前来“本宫瞧着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