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有火焰故意避开了人群的原因。
红衣人见他们应对危机的反应还算迅速,几个长官也算是临危不乱,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见火已经将之前的植被烧的差不多只剩灰烬了,便扬袖一挥,扬声道
“春风吹又生。”
无边无际的火焰瞬间被熄灭,碧绿的浪涛卷土重来。不过这一次,它们生长的更加茂密、更加旺盛、更加势不可挡。
而原本荒芜的沙漠,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青青草原。
亲眼目睹了这全过程的一众士兵,望向红衣人的眼神恍若神明。
“好了。”那红衣人有些怠懈的垂下眼眸,他体内的灵力已经有些过度透支了,“接下来的事情你们去办吧,我的任务完成了。不过楼兰气候恶劣,这片草原最多只能撑两三个月,记得跟玄武讲让他赶紧把该办的事情办完。”
说完,他就转身消失在了地宫的入口。
马车中。
白衣的男人正靠在车壁上呼呼大睡,蓝衣青年坐姿端正的在中间闭目养神,一身劲装的少女在马车前面忙着赶车。
所以,就我一个人无所事事。
百无聊赖的阿琰嘟起嘴巴,一脸不满的蹲在角落里开始画圈圈。谁叫她昨晚上睡得太饱了现在根本睡不着,但太白和先生又没精力陪她聊天呢
好无聊啊她在心中喊道。
似乎是听到了她内心的呼喊,一旁的诸葛亮缓缓睁开了双眼。他笑着对女孩道“太白他这一路上也睡得够久了,你可以把他叫起来了。”
阿琰一听,顿时双眼放光。她刚准备起身去推他,突然眼珠子咕噜一转,一个坏主意就冒了出来。她嘿嘿的笑着,控制着一缕灵力飘飘悠悠的荡过去,它甚至还在毫无知觉的李白面前俏皮的打了个弯儿,然后
猛的堵住了他的鼻子。
“呼呼呼”
由于呼吸困难,男人原本并不算重的鼻息逐渐变成了如雷的鼾声,此起彼伏的在马车内外响起而直到此时,他都还没有丝毫醒来的迹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听着这一阵阵颇有韵律的鼾声,罪魁祸首忍不住捧腹爆笑起来,阿清也在前面笑得不能自已,浑身颤抖的差点就要把马车的方向带偏。两人的笑声终于惊醒了一无所知的李白,尚处于混沌之中的大脑更是显得他的表情有些呆滞。
他一脸懵逼的问道“怎、怎么了你们笑什么”
诸葛亮笑道“马上就要到长安了,太白,你也该起了。”
“啊是吗。”李白这才稍稍回过神来。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问前面的少女“阿清,还有多远”
阿清想了一下自己刚刚看到的路牌,对他道“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吧。”
“是吗那的确是快了。”
李白说着,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儿。“唉,你不是说要与你那位友人一起办书院吗你还没说是谁呢,说不定我认识啊。”
诸葛亮摇摇头“你应该不认识。他原本是官场中人,但早在几年前就隐退不问世事了,我也是花了大力气才说服他出来的。”
李白眨眨眼睛“哦,还是位隐士呢那你倒是告诉我他姓甚名谁啊。”
诸葛亮笑起来“这个,你还是自己去问他吧。如果是他的话,应该,不,是肯定会出城来迎接我们的。”
“还搞得神秘兮兮的干什么”
阿琰看上去倒是很兴奋“真的吗那太好了”
女孩扒在车窗上,伸着头一个劲儿的望向前方,那迫不及待的模样让李白笑着把她往回拉了一把“小心点儿别掉出去了。”
“才不会呢”阿琰道。片刻之后,她忽然高声叫起来“我看到了,我看到长安城了你们快看,好高的城墙,好多的人啊”
马车周围的道路宽阔平坦,已经隐隐可以看见前方车马排队进城的长龙。
前面的阿清也很激动。“这也是我第一次来长安这么大的城市呢,”她笑道,声音中也不免夹杂了几分难以抑制的激动,“真期待啊。”
然而,李白却只是抱臂靠在车壁上长叹了一口气。“孔明,怎么办,”他有些忧郁的道,“我已经预见到了未来被这两个小丫头拽着去逛街的惨痛景象了。”
诸葛亮失笑。他瞥了一眼故作忧伤的白衣男人,问他“这会儿太白你怎么不近乡心怯了我还以为你会很紧张呢。”
“都到这儿了,紧张有用吗。”李白撑着下巴懒洋洋的回答他。
他向外望了一眼,长安城高耸坚实的城墙一如既往的伫立在那里,宏伟的城门下,列队的官兵正在逐个搜查进城的商贩旅人,城里城外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太平景象。
车轮滚滚,马上就要进城了。但本应一切顺利的过程却似乎出了一点儿小问题,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让前来搜查的士兵们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该将其认定为危险物品没收。阿清在前面着急的在跟他们解释,但看上去成效不大。
就在后面排队的人已经开始不耐烦的叫喊、诸葛亮准备下车和士兵们交涉的时候,一人从远处快步走来,他只是简单的和士兵们讲了两句,便成功让他们放行了。
这人身形瘦削,但却并非是李义山的那种带着病气的瘦弱,反而显得整个人十分英挺。一双眼睛更是明亮而有神,看上去约莫二十六七的样子不过由于灵力的加成,真实年龄还有待考究。
马车在他的帮助下顺利进了城。众人下了车,诸葛亮笑着对李白几人道“这位先生以后就是我们书院的堂长了。他的学识见地远在亮之上,阿清,阿琰,还不快过来行礼”
“唉,”那人笑着打断了他的话,“我可万万当不起孔明如此盛赞,况且在下还未自我介绍,你让这两个小姑娘怎么称呼我呢”
“那倒也是。”诸葛亮点点头,他率先向那人介绍道“这位是亮的至交好友,李白,表字太白,也算是这长安的本土人士了。”李白笑了笑,顺势向他行了一礼“今后书院的事儿就要劳烦兄台了,但如果有需要,尽管开口,白一定会尽力而为。”
那人连忙还礼道“劳烦谈不上。不过我竟不知,太白兄原来是长安人士”
李白叹息一声“那都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我也很久没回来了。”
“那太白兄你可就要大吃一惊了,”那人哈哈一笑,朝着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当今圣人虽然年少,但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因此这长安城,也跟原来是大不一样啦。”
说着,他忽然轻跺了一下脚,懊恼道“看我,说了这么半天,竟都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身着月白长袍的高瘦青年振袖拱手,笑着向众人道
“在下姓白名居易,表字乐天。区区不才,但在这长安城里还算是有几分薄面的。今后诸位若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只管来找我就行了。”
红衣人见他们应对危机的反应还算迅速,几个长官也算是临危不乱,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见火已经将之前的植被烧的差不多只剩灰烬了,便扬袖一挥,扬声道
“春风吹又生。”
无边无际的火焰瞬间被熄灭,碧绿的浪涛卷土重来。不过这一次,它们生长的更加茂密、更加旺盛、更加势不可挡。
而原本荒芜的沙漠,此时已经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青青草原。
亲眼目睹了这全过程的一众士兵,望向红衣人的眼神恍若神明。
“好了。”那红衣人有些怠懈的垂下眼眸,他体内的灵力已经有些过度透支了,“接下来的事情你们去办吧,我的任务完成了。不过楼兰气候恶劣,这片草原最多只能撑两三个月,记得跟玄武讲让他赶紧把该办的事情办完。”
说完,他就转身消失在了地宫的入口。
马车中。
白衣的男人正靠在车壁上呼呼大睡,蓝衣青年坐姿端正的在中间闭目养神,一身劲装的少女在马车前面忙着赶车。
所以,就我一个人无所事事。
百无聊赖的阿琰嘟起嘴巴,一脸不满的蹲在角落里开始画圈圈。谁叫她昨晚上睡得太饱了现在根本睡不着,但太白和先生又没精力陪她聊天呢
好无聊啊她在心中喊道。
似乎是听到了她内心的呼喊,一旁的诸葛亮缓缓睁开了双眼。他笑着对女孩道“太白他这一路上也睡得够久了,你可以把他叫起来了。”
阿琰一听,顿时双眼放光。她刚准备起身去推他,突然眼珠子咕噜一转,一个坏主意就冒了出来。她嘿嘿的笑着,控制着一缕灵力飘飘悠悠的荡过去,它甚至还在毫无知觉的李白面前俏皮的打了个弯儿,然后
猛的堵住了他的鼻子。
“呼呼呼”
由于呼吸困难,男人原本并不算重的鼻息逐渐变成了如雷的鼾声,此起彼伏的在马车内外响起而直到此时,他都还没有丝毫醒来的迹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听着这一阵阵颇有韵律的鼾声,罪魁祸首忍不住捧腹爆笑起来,阿清也在前面笑得不能自已,浑身颤抖的差点就要把马车的方向带偏。两人的笑声终于惊醒了一无所知的李白,尚处于混沌之中的大脑更是显得他的表情有些呆滞。
他一脸懵逼的问道“怎、怎么了你们笑什么”
诸葛亮笑道“马上就要到长安了,太白,你也该起了。”
“啊是吗。”李白这才稍稍回过神来。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问前面的少女“阿清,还有多远”
阿清想了一下自己刚刚看到的路牌,对他道“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吧。”
“是吗那的确是快了。”
李白说着,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儿。“唉,你不是说要与你那位友人一起办书院吗你还没说是谁呢,说不定我认识啊。”
诸葛亮摇摇头“你应该不认识。他原本是官场中人,但早在几年前就隐退不问世事了,我也是花了大力气才说服他出来的。”
李白眨眨眼睛“哦,还是位隐士呢那你倒是告诉我他姓甚名谁啊。”
诸葛亮笑起来“这个,你还是自己去问他吧。如果是他的话,应该,不,是肯定会出城来迎接我们的。”
“还搞得神秘兮兮的干什么”
阿琰看上去倒是很兴奋“真的吗那太好了”
女孩扒在车窗上,伸着头一个劲儿的望向前方,那迫不及待的模样让李白笑着把她往回拉了一把“小心点儿别掉出去了。”
“才不会呢”阿琰道。片刻之后,她忽然高声叫起来“我看到了,我看到长安城了你们快看,好高的城墙,好多的人啊”
马车周围的道路宽阔平坦,已经隐隐可以看见前方车马排队进城的长龙。
前面的阿清也很激动。“这也是我第一次来长安这么大的城市呢,”她笑道,声音中也不免夹杂了几分难以抑制的激动,“真期待啊。”
然而,李白却只是抱臂靠在车壁上长叹了一口气。“孔明,怎么办,”他有些忧郁的道,“我已经预见到了未来被这两个小丫头拽着去逛街的惨痛景象了。”
诸葛亮失笑。他瞥了一眼故作忧伤的白衣男人,问他“这会儿太白你怎么不近乡心怯了我还以为你会很紧张呢。”
“都到这儿了,紧张有用吗。”李白撑着下巴懒洋洋的回答他。
他向外望了一眼,长安城高耸坚实的城墙一如既往的伫立在那里,宏伟的城门下,列队的官兵正在逐个搜查进城的商贩旅人,城里城外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太平景象。
车轮滚滚,马上就要进城了。但本应一切顺利的过程却似乎出了一点儿小问题,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让前来搜查的士兵们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该将其认定为危险物品没收。阿清在前面着急的在跟他们解释,但看上去成效不大。
就在后面排队的人已经开始不耐烦的叫喊、诸葛亮准备下车和士兵们交涉的时候,一人从远处快步走来,他只是简单的和士兵们讲了两句,便成功让他们放行了。
这人身形瘦削,但却并非是李义山的那种带着病气的瘦弱,反而显得整个人十分英挺。一双眼睛更是明亮而有神,看上去约莫二十六七的样子不过由于灵力的加成,真实年龄还有待考究。
马车在他的帮助下顺利进了城。众人下了车,诸葛亮笑着对李白几人道“这位先生以后就是我们书院的堂长了。他的学识见地远在亮之上,阿清,阿琰,还不快过来行礼”
“唉,”那人笑着打断了他的话,“我可万万当不起孔明如此盛赞,况且在下还未自我介绍,你让这两个小姑娘怎么称呼我呢”
“那倒也是。”诸葛亮点点头,他率先向那人介绍道“这位是亮的至交好友,李白,表字太白,也算是这长安的本土人士了。”李白笑了笑,顺势向他行了一礼“今后书院的事儿就要劳烦兄台了,但如果有需要,尽管开口,白一定会尽力而为。”
那人连忙还礼道“劳烦谈不上。不过我竟不知,太白兄原来是长安人士”
李白叹息一声“那都是多年以前的事儿了,我也很久没回来了。”
“那太白兄你可就要大吃一惊了,”那人哈哈一笑,朝着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当今圣人虽然年少,但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因此这长安城,也跟原来是大不一样啦。”
说着,他忽然轻跺了一下脚,懊恼道“看我,说了这么半天,竟都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身着月白长袍的高瘦青年振袖拱手,笑着向众人道
“在下姓白名居易,表字乐天。区区不才,但在这长安城里还算是有几分薄面的。今后诸位若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只管来找我就行了。”